紅薯也叫甘薯、蕃薯、地瓜,野生紅薯品種最早產於美洲,並且於明萬曆二十一年,也就是在公元1593年,16世紀中末期的時候,由西班牙人攜紅薯種至菲律賓等國栽種,然後進入中國。紅薯的品種有許多種,國內農民常種植的紅薯品種有白心紅薯、紅心紅薯、紫心紅薯、黃心紅薯等四個品種。
其中紅心紅薯口感清脆、味道甘甜、含糖量較高;白心紅薯較粉糯,澱粉含量充足;黃心紅薯澱粉含量少,適合煮粥與蒸炒;紫心紅薯是國內的本地品種紅薯,產量較低,銷量很高,暢銷國內外,富含豐富的硒元素,具有預防癌症的功效。國內紅薯主要產地在河北、河南、雲南、海南、內蒙古、山東、福建、四川、江蘇等地。那麼,許多農民每年種植的紅薯豐收之後,卻很難賣出去,如何才能打開紅薯的銷售之路呢。
一,江蘇省泗洪縣農民種植的紅薯畝產量5000斤左右,一波三折,卻難賣出,如何讓農戶擺脫紅薯滯銷的局面呢
江蘇省泗洪縣是一個紅薯種植大縣,當地以紅薯龍頭加工企業加紅薯種植合作社,以及對農戶紅薯種植提供薯苗,讓農戶紅薯土地入股加最低保底價回收紅薯的模式,進行經營與紅薯種植。今年農戶種植的紅薯雖然豐收,畝產量達到了5000斤左右,紅薯市場價卻相比往年價跌,當地紅薯龍頭企業遲遲不來回收紅薯,土地入股分紅也未支付。讓當地農民非常地不滿,許多農戶把紅薯賣給了當地的紅薯收購商。一部分農戶準備制薯粉進行外賣,來擺脫紅薯滯銷的局面,以提高紅薯種植的經濟收入。但當地的政府卻以紅薯制粉廢水汙染河道為由,禁止農戶自製薯粉,同時也幹擾當地農戶把紅薯賣到縣外。
對於江蘇泗洪縣農民所種植紅薯滯銷的情況,該如何擺脫這種局面呢。在我觀察看來,當地的紅薯種植大戶可以首先與當地社區,或者村居委會協調溝通,與紅薯加工企業,以及合作社協商紅薯保底收購事宜。或者與當地政府農業主管部門進行紅薯保底收購的商談,由政府出面,讓紅薯加工企業收購農戶的紅薯。農戶與村委會也可以依照紅薯加工企業當初所籤寫的合同,依合同辦事,當然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村民也可以聯名上訴司法機關,討回村民自己應有的利益。因為,農戶的紅薯一旦被收購完了,農民就不會自己製作薯粉,產生大量的廢水而影響環境保護啦。只有專業的制粉加工企業,才有大規模製薯粉處理好汙水環保的能力,紅薯一旦收購了,農民大規模自製薯粉就得到減少,我想,當地政府也不會再以環保幹擾農戶了吧。
二,農戶種植出來的紅薯,該怎麼打開銷售之路,以及處理好紅薯製作澱粉產生廢水的環保措施呢
在老家四川廣安這邊,農民每年種植的紅薯,一般立冬前就會挖取,然後再下地窖封存,可以減少紅薯的潰爛。餵豬與人吃的紅薯就放一部份在家裡面,拿的時候就會非常方便,而立冬前保存在地窖裡的紅薯,一般可以放上6到8個月之久。且過了冬天,到了第二年二三份的時候,地窖裡面的紅薯就會非常清甜,市場零售價格高達2.5元到3元一斤,市裡批發價格也能達到1.5元到2元不等。不管是農村場鎮上或者城市裡的朋友,都非常喜歡吃,供不應求,所以地窖封存保管紅薯,來年批發與零賣,是打開紅薯銷路銷量很好的一種方法。
三,紅薯銷路的第二種方法,就是農民可以組建一個團體,利用網絡電商平臺,與物流運輸公司掛靠,制定發貨包裝,把紅薯成品或者與附近的紅薯加工企業,以及合作社合作。把紅薯加工成紅薯澱粉、紅薯粉條、紅薯乾等發往全國各地,採用互惠、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去挖掘紅薯的價值,從而打開紅薯的銷售之路。當然,紅薯的銷路還有許多,比如可以把紅薯用來進行規模化的一些家禽養殖,通過家禽養殖的轉化來提高紅薯的價值,也是可取的。
但許多農村地區,紅薯種植產量高,農民們就會自己製作加工一些紅薯粉,用來自己吃,送親朋好友,以及附近的集市上零售等,那麼,制紅薯粉過程產生的廢水又該怎麼處理它呢。首先應該知道紅薯制粉的簡單流程是,鮮薯、清洗、粉碎、篩濾、澱粉提取、薯粉沉澱分離、溼澱粉、最後曬乾紅薯澱粉這麼一個過程。其實紅薯制粉加工產生的汙染不是化學汙染,主要是由於紅薯制粉的廢水中殘存有少量的澱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腐化變質,致使水質變黑變臭,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汙染。
四,常用的紅薯澱粉廢水加工有以下幾種方法:一,紅薯澱粉的廢水是一種高濃渡的有機廢水,農戶在加工紅薯澱粉時,可以把紅薯澱粉廢水直接排入稻田、農田裡面,作為稻穀種植的有機肥使用。二,農戶可以尋找當地的加工企業,或者團體組建購買設備,把紅薯進行深度加工,比如製作成薯幹、薯片,這樣可以抑制或減少紅薯製作澱粉所產生的廢水。三,改進以往的製作薯粉與加工技術,包括紅薯浸泡與清洗所用水的循環使用,以及分離、打漿、沉澱薯粉時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可以提高紅薯的澱粉率,從而降低減少廢水的排放。
當然,還有一些生物科技,經過一系列複雜的廢水發酵,與化學反應處理紅薯澱粉廢水的方法。比如紅薯制粉廢水可以用生物發酵的方法,採用一種「產油真菌發酵法」,以紅薯制粉的廢水為發酵之源,可以篩選出一種產油的真菌,它可以低成本地用來生產微生物油脂,是廉價生物柴油的油脂來源。但這種方法並沒有得到普及,一般是一些專業的制粉加工公司,在降低環保與廢水處理達標時所採用的一種生物技術方法。
對於農戶紅薯制粉降低廢水的排放,與如何控制好環保,在我看來,還是更多地採用廢水循環再利用較好。因為不需要太多的成本,且用於來年的農業生產種植提供有機肥料,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制粉的成本與購買莊稼肥料的錢,以及少施農家肥。同時也減少了勞動力,間接地提高了農業種植的轉化率與紅薯的產量,何樂而不為呢。
小濤的農村生活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