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不怕虎狼當面坐」,下半句是什麼?老祖宗說透人性現實

2020-12-14 鄧朝芬說歷史

中華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勤勞又智慧的老祖先,利用了自身的經歷創造出了許許多多優秀的文化,它們一經誕出便受到了世人的矚目,歷千年而不衰,各領風騷數百年,特別是誕生於農村的俗語,更是深受廣大勞動者的喜愛,一句句堪稱經典至極,像什麼「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以此來告訴人們,兄弟不管如何打架,一旦受到外人的欺負,都要兄弟同心,聯手起來抵禦外人才是。

過去的時候,老虎和狼是非常兇狠的動物,是會吃人的。但是為什麼過去的時候會有「不怕虎狼當面坐」這樣一句俗語呢?那時因為,虎狼雖然兇惡,但卻是可以防備的。可以避免的危險就不算是危險,有些東西比虎狼更加兇惡。那就是人性。因此「不怕虎狼當面坐」這句俗語的下句就是「只怕人前兩面刀」。這句話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因為人雖然是地球上最高等最聰明的生物,但是有時候卻是最兇險狡詐的,簡直防不勝防。很多人都是表面一套,背面一套,也就是人們經常說的兩面三刀。你永遠不會知道,眼前對你笑臉相向的人,背後究竟會怎麼對你。對於這類人,相信很多人都能遇到過,特別是在職場中,一些同事表面上看,與你非常的要好,整日戲耍甜言蜜語的,豪情萬丈,可背後卻在上級領導面前不斷的詆毀你,說你的壞話,這種人是最危險的,就像古人所說的「殺人不見血」,更令人膽顫心驚。

古人的智慧值得我們學習

一個兩面三刀的人有多可怕,大家暫時可以親切的稱為笑面虎。這種人表面上是恭敬謙卑的,句句是讚揚,恭維你的背後往往藏著兇殘狡詐。所以老祖宗說了:不怕虎狼當面坐,就怕人前兩面刀。古人的這一句俗語真的是說透了人性現實,生存在江湖上,不怕沒有朋友,就怕身邊的人全是兩面三刀,曾國藩曾經說,對待小人,敬而遠之小上上策。我們要是在生活中遇見了,一定要遠離!

可見古人的一句俗語就說透了為人處世的智慧,作為後人,我們多學習一些,便能少走很多彎路,少吃很多虧!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用以前聖賢們的言論,來諄諄教誨你。廣泛搜集押韻的文字彙編成「增廣」,使你見多識廣。應該借鑑古人的經驗教訓,來指導今天的行為,因為今天是古代的延續。「欲知大道,必先學史」,讀史使人明智,了解歷史可以增加我們的智慧。至於要看什麼書,才能收穫到重多「金句」,收錄了從古至今非常多俗語、名言的《增廣賢文》,就是一本不錯的讀物。

《增廣賢文》以有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選編而成,其內容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語句簡練,通俗易懂。中心內容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其中大部分諺語、俗語、對聯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前人總結下來的經驗、智慧,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這一本《增廣賢文》是白話文,因為文言文實在是晦澀難懂,大家看不懂文言文的就看白話文版本的就行了。一整本智慧才49元,就能讓你受益終生!真的非常值!

點擊下圖購買:

相關焦點

  • 「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是什麼比老虎還可怕?
    這樣做主要是為了後人能夠吸取經驗教訓,所以這些俗語通常是很有道理的,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這樣一句俗語:「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也許很多人沒有聽過這句話,我先來給大家簡單的解釋這句俗語的意思。先來看「不怕虎狼當面做」,我們都知道虎和狼都是極為兇殘的動物,一隻狼我們都難以對付,更何況狼出沒的時候,都是成群結隊的,而老虎雖然通常單獨行動,但是以老虎的實力也不是人可以抗衡的,可是這樣都不怕它們當面坐,後者是什麼才比它們還要可怕呢?
  • 老祖宗十句經典名言,說透人性的現實,讓你少走許多彎路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祖宗留下來的話看似簡單,卻真的很現實,而且多是他們生活總結出來的,蘊含了他們無窮的人生智慧。今天帶來十句流傳千年的民間俗語,說透人性的現實。如果能領悟他們的智慧,必定能讓我們少走許多彎路。一、鬥米養恩,擔米養仇「鬥米養恩,擔米養仇」,也可稱作「升米恩,鬥米仇」。
  • 古人說:「勸賭不勸嫖」,精華在下半句,老祖宗揭露「人性」二字
    比如有句俗語叫做「勸賭不勸嫖」,在農村廣為流傳,其實後面還有半句,大多數人不知道。02勸賭不勸嫖對於現代人來說,賭和嫖都不應該去做,為什麼說勸賭不勸嫖呢?古人難得還勸別人賭博嗎?其實不然,這句話應該這樣去理解,寧可勸別人賭也不能勸別人嫖。
  • 「久病床前無孝子」讓人心酸,下半句更經典,古人說透人性太現實
    把人生經歷匯總成一句句膾炙人口,通俗但又充滿大智慧的語言。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句俗語,除了智慧,古人的俗語裡更是充滿了人生,說透了人性。對於子女和父母來說,你讓我長大,我養你變老,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很難,一天、一個月、一年很容易,但如果是一輩子呢?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敗給了自己不能對病榻上的父母盡心伺候,而是敗給了現實生活。
  • 《人性的弱點》10句經典語錄,把現實說得太透了,值得一生收藏
    《人性的弱點》匯集了「成人教育之父」的戴爾·卡耐基的思想精華,內容非常乾貨,包括與人相處的基本技巧、六種使別人喜歡你的方法、讓人認可你的十二種方法、使人接受你觀點的九種方法等,把現實說得太透了。《人性的弱點》就像是一把利劍,深深地「刺」透每一個人的心。
  • 俗語:「烈女怕纏郎」這句話有道理嗎?後面一句更經典,道出人性
    這裡的後半句正好和上半句進行的呼應,看起來也是十分的有趣,可以說充分發揮了古人的智慧。老祖宗經驗之談古人云「男女授受不親」下半句才是經典所在,古人說得有道理嗎?古人說:「勸賭不勸嫖」,殊不知下半句才是經典,道出人性險惡
  • 古人說:「勸賭不勸嫖」,殊不知下半句才是經典,道出人性險惡
    他們雖然沒有什麼著作和論文發表,但是他們可以在生活中總結出很多經驗,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從這個角度來講,俗語是值得人們學習的文化知識。前幾天回老家,聽到村裡老人談到了這麼一句俗語——「勸賭不勸嫖,勸嫖兩不交。」從表面上理解,可能很多人有疑問,但是深入分析一下,你就會明白了。對於人們來說,知道上半句的可能多一些,下半句少有人知。
  • 老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後半句卻很少有人知道
    老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後半句才是精華,卻很少有人知道。大家都有聽過一句老話吧,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只知道前半句,後半句是什麼,你們知道嗎?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是一個保存古代文明比較完整的一個國家了,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東西不計其數,都是精華,一直流傳至今。就說老祖宗就我們流傳下來的一些名句,一直到現在,我們都會當作口頭禪或者警醒自己或者是世人,就像我剛剛說的那句舉頭三尺有神明。
  • 農村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下半句少有人知,老祖宗道盡人間百態
    農村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下半句少有人知,老祖宗道盡人間百態馬在古代作為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是很多遊子旅途中唯一的夥伴,在很長時間裡,馬不僅對個人來說是生活必須品,對國家而言也是重要的戰略資源。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先人們總會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各種膾炙人口的俗語和佳話,對於馬匹農村就有一句老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下半句卻少有人知。首先從俗語的表面意識出發,為什麼說:好馬不會去吃回頭草呢?
  • 老話說:「有 錢能使鬼推磨」,下半句更耐人尋味,至今鮮有人知
    老祖宗為了提醒後人,總結出廣為人知的諺語,並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傳承下來。這些民間諺語都是口頭流傳下來的,卻總是在時間的長河中遺失遺忘。明朝時,有位馮夢龍先生,集半生心血,寫了一本《智囊全集》。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話的意思還要從一個故事說起:南朝時一個村莊裡,有一個叫榆苗的人,他40歲了卻還是很貧窮,靠著磨豆子賣豆腐贍養母親,有一天晚上鬼魂來索命說他壽元已盡,榆苗是個極孝順的孩子,苦苦哀求著鬼魂說:「我還有母親要服侍,請放我一馬,等我把這一點磨推完再跟你走吧,不然我娘之後怎麼活啊?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才是精華所在,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但是我們的老祖宗也告訴我們相由心生,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如何,和他的樣貌是有分不開的聯繫的。所以說我們在觀察一個人是否可交的時候,要儘可能的客觀的去對待,千萬不要以偏概全。 不過一個人的樣貌,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饋出這個人的人品如何,老祖宗也因此總結出許多有用的俗語,比如這句「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俗語是在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的兩腮沒有什麼肉,這樣的人是不值得交往的。
  • 俗語說:「財不走急,富不去偏」,下句由來已久,老祖宗經驗之談
    俗語說:「財不走急,富不去偏」,下句由來已久,老祖宗經驗之談有道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世界上的多數人還是物質的,賺錢幾乎是我們每一個人生活的主旋律。有一說一,錢的確是個好東西,有很多難辦的事情通過錢都能變得更容易,不過賺錢也得注意方法,走對了方向很重要,就像那句俗語說的,「財不走急,富不去偏」,大家知道它的意思嗎?所謂的「財不走急」道理很簡單,有句老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大概就是這個意思。老祖宗這句話就是要告訴我們,在賺錢這件事上千萬不要心急、不要急功近利,這話在古代適用,在現代社會更合適。
  • 老祖宗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更精彩,處世智慧值得學習
    老祖宗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更精彩,處世智慧值得學習老話說:「人在做,天在看」,人們總是相信天道有輪迴、風水輪流轉,「現世報應」是佛家的說法,是在人們無力改變所面臨現狀時只能從精神上尋求自我安慰的一種暗示。
  • 老祖宗看透人性的忠告
    而像這樣的俗語還有很多,幾千年來,老祖宗用智慧把他們的生活經歷,編成了通俗易懂的俗語,一代又一代的流傳下來。這些俗語,便是他們看透人性,看透人心的總結,老祖宗用這些話來忠告我們,生活中那些事能做那些事不能做,那些人可交,哪些人不可交。
  • 古人說「牆上加牆,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這句話如今仍然適用
    我們經常有聽說「牆上加牆,家破人亡」這句俗語,其實這就是古代百姓教育自己孩子時經常說的話,雖然說現在看來屬於迷信的說法,但是窺見其中蘊含的道理,也是有著很好的警醒意義的,那麼這句俗語有什麼含義呢?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人的智慧總結吧。
  • 古人言:「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智囊全集》中就有一些觀人方法,被稱作"半個聖人"的曾國藩早年研究《智囊全集》,並結合書中內容加以應用,最終寫了一本觀人看人的《冰鑑》。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古時的有一句非常經典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 俗語:「窮不走親,富不還鄉」,老祖宗留下的三句俗語,說透人性
    俗語:「窮不走親,富不還鄉」,老祖宗留下的三句俗語,說透人性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似乎越來越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了,現在人手一部手機,對於身邊的人關心更少了。很多人常說,人心,越來越看不懂了。但是真是這樣嗎?或許是我們對於人性的了解,越來越少了吧。
  • 老祖宗常說:「門口有橫路,子孫多富貴」,是什麼道理?
    俗語,又稱為諺語或者老話,我們在小的時候,經常聽老人說起很多「俏皮話」,當時不理解是什麼意思,等到長大了細細品味,才發現背後的真實含義。俗語來源於民間,是十分接地氣的一種民俗文化,之所以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其根本原因是俗語貼合我們的生活,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隨處可見。
  • 老祖宗提醒:「兄弟盼窮,親家盼富」,簡單一句話,道出人性黑暗
    老祖宗提醒:「兄弟盼窮,親家盼富」,簡單一句話,道出人性黑暗如今社會發展神速,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生活質量也越來越高,和古時候人們的生活相比,我們現在的生活可以說是幸福無比了。今天,小編就來說一個老祖宗說過的關於親情的俗語。這句俗語是這樣的:「兄弟盼窮,親家盼富」。這句話具體有何含義呢?別急,且聽小編細細道來。從字面上看,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前半句是指親兄弟之間,並不希望彼此過得很好,而是希望兄弟們都變得很窮。這句話乍一聽好像並不合理,但事實上卻體現了人性的殘酷。在現實社會中,兄弟之間反目成仇的故事並不在少數。
  • 古人說「餵狗別餵飽」,下半句才是關鍵,5個字送給心善的老實人
    自古以來,人們對六畜中的狗最欣賞,因為狗能看家護院,對主人忠誠,人們說「貓戀食,狗戀恩」,在農村幾乎每家都養狗,在民間還流傳「窮死不賣看家狗」之說。現在城裡也有很多人養狗,並不是要讓狗看家,而是一種對寵物的喜愛。不少年輕人或老人, 已經把狗或貓當成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