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3年自然災害致1851人死亡 近4億人次受災

2021-01-05 中國新聞網

中國2013年自然災害致1851人死亡 近4億人次受災

  中新網1月4日電 據民政部網站消息,民政部國家減災辦近日發布2013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2013年,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38818.7萬人次受災,1851人死亡,433人失蹤,1215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直接經濟損失5808.4億元。

  近日,民政部、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土資源部、交通運輸部、鐵道部、水利部、農業部、衛生部、統計局、林業局、地震局、氣象局、保監會、海洋局、總參謀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等部門對2013年全國自然災害情況進行了會商分析。經核定,2013年,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38818.7萬人次受災,1851人死亡,433人失蹤,1215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87.5萬間房屋倒塌,770.3萬間房屋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31349.8千公頃,其中絕收3844.4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5808.4億元。

  總體上,2013年中國自然災害情況較2012年明顯偏重,屬於2000年以來中等偏重年份。自然災害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汛期呈現南旱北澇格局。2013年,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災害異常性特徵明顯,汛期災害呈現南旱北澇的格局。7月初至8月中旬,江南、江淮、江漢和西南地區東部遭遇歷史罕見高溫乾旱,湖南、浙江部分地區連續30天日最高氣溫超過35度,局地日最高氣溫超過40度,浙贛皖鄂湘黔渝7省(直轄市)區域平均降水量僅為135.2毫米,區域平均無降水日數有39天,最長連續無降水日數達15.6天,均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極值。溫高雨少疊加,給上述地區水電供應、農業生產和群眾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7月中旬,四川盆地、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南部及黃淮北部遭遇強降雨過程,多地降雨量超歷史極值,四川都江堰市幸福鎮7日晚至11日累計降雨量達1105.9毫米,相當於當地年均降雨量。7月,陝西省延安市平均降水量427.5毫米,是常年同期降水量的近4倍。7-8月,松花江、黑龍江發生流域性大洪水,遼河流域渾河上遊發生超50年一遇特大洪水,東北地區出現1998年以來最嚴重洪澇災害。

  二是中強震異常活躍,地質災害損失較重。2013年,中國大陸地區共發生5.0級以上(含5.0級)地震43次(其中含黃海2次),遠超常年年均20次水平。地震災害造成的倒損房屋數量佔全年各類自然災害造成倒損房屋數量的4成左右。其中,四川蘆山7.0級地震和甘肅岷縣漳縣交界6.6級地震震級高、破壞性強,兩次地震造成死亡失蹤人口、倒塌房屋間數和直接經濟損失佔全年地震總損失9成以上。全年因洪澇、颱風、地震等引發多起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的地質災害。其中,1月11日雲南鎮雄縣、3月29日西藏墨竹工卡縣和7月10日四川都江堰市發生的嚴重山體滑坡共造成近300人死亡或失蹤。

  三是颱風數量偏多損失集中,風雹災害影響偏輕。2013年,中國先後受到13個颱風影響,其中有9個在我國大陸登陸。總體來看,颱風登陸位置偏南,登陸強度偏強,影響次數偏多,秋臺異常偏重。其中,8月14日在廣東陽西沿海登陸的強颱風「尤特」是造成死亡失蹤人口最多的颱風,共導致廣東、廣西、湖南3省(自治區)95人死亡或失蹤;9月22日在廣東汕尾登陸的強颱風「天兔」是今年登陸我國大陸最強颱風,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速達45米/秒;10月7日在福建福鼎登陸的強颱風「菲特」是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最大的颱風,造成浙江等地直接經濟損失達631.4億元;颱風「海燕」為新中國成立以來11月份登陸或擦過海南的最強颱風,造成海南、廣西、廣東3省(自治區)23人死亡或失蹤。颱風造成的損失中,華南地區死亡失蹤人口、倒塌房屋數量佔全國颱風災害總損失7成以上。2013年,全國平均強對流日數為40.1天,比常年偏少12.2天。風雹災害造成影響偏輕。

  四是低溫雪災總體偏輕,中東部地區霧霾嚴重。2013年,中國低溫冷凍和雪災影響總體偏輕。年初,南方地區接連遭遇兩次低溫雨雪過程,貴州中西部、湖南中南部和江西中部等地出現凍雨天氣,當地交通、通信及農業生產受到較大影響。4月,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先後出現3次強降溫過程,局部地區出現早霜凍現象,處於拔節至孕穗期的冬小麥生長受到一定影響。11月下旬,東北地區出現兩次強降雪過程,黑龍江和吉林局部地區遭遇雪災。年末,西南部分地區出現低溫冷凍災害。2013年,中東部地區霧霾天氣多發、頻發。除8月外,各月霧霾日數均較歷史同期偏多,其中,1-3月、9-12月霧霾天氣尤其嚴重。

  五是林業災害形勢平穩,海洋災害損失偏重。2013年,全國林業有害生物災害和森林火災總體發生平穩,沒有發生重大或特別重大森林火災。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災害發生面積12002.3千公頃,其中重度發生863.1千公頃。2013年,中國海洋災害損失偏重,主要災害為風暴潮、海浪和海冰,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60.9億元。其中,颱風風暴潮災害嚴重,全年發生3次達到紅色預警級別的颱風風暴潮過程,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同期最多;災害性海浪過程較常年偏重,全年近海共出現40次有效波高4米以上災害性海浪過程;年初遼東灣海域海冰影響較重,盛冰期長達53天。

  六是貧困地區災頻災重,城市災害影響突出。2013年,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累計遭受3700餘次自然災害影響(以縣級行政單位為統計單元),造成的倒塌房屋和嚴重損壞房屋間數佔全國總損失4成以上。6成以上扶貧重點縣重複受災超過5次,災貧因素疊加,災害救助任務較重。同時,東部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和中小城鎮也頻繁遭受災害影響,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突出。如,受颱風暴雨洪澇影響,廣東汕頭、浙江餘姚等城市主城區一度進水受淹,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嚴重受損,群眾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相關焦點

  • 2013年中國洪澇災害致774人死亡 1.2億人受災
    2013年中國洪澇災害致774人死亡 1.2億人受災 洪澇災害受災人口達1.2億人,因災死亡774人、失蹤374人,縣級以上城市受淹234個,洪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3146億元。  2013年,中國東北、華北大部、西北東部和西部、西南東北部、華南大部降雨量較常年偏多1-2成,黑龍江、松花江流域汛期平均降雨量較常年偏多3-4成。先後有9個颱風在我國登陸。
  • 應急管理部:上半年全國自然災害造成271人死亡失蹤
    應急管理部今日在官網發布2020年上半年全國自然災害情況。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4960.9萬人次受災,271人死亡失蹤,91.3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
  • 暴雨致陝西佛坪4人死亡12人失蹤 近兩萬人受災
    暴雨致陝西佛坪4人死亡12人失蹤 近兩萬人受災 2015-07-01 13:36:47來源:西安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 2015年07月01日 13:36 來源:西安晚報
  • 【工作動態】民政部國家減災辦發布2015年8月份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
    8月份災情會商會經民政部、國家減災委辦公室會同國土資源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部、衛生計生委、統計局、林業局、地震局、氣象局、海洋局、總政治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等部門會商分析,2015年8月份,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和乾旱災害為主,風雹、地震、低溫冷凍、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森林火災等災害也均有不同程度發生。
  • 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公布
    ,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億人次受災,909人死亡失蹤,12.6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19256.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270.9億元。據統計,超強颱風「利奇馬」是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大陸地區強度第五位超強颱風,共造成浙江、山東、江蘇、安徽、遼寧、上海、福建、河北、吉林9省(市)64市403個縣(市、區)1402.4萬人受災,因災死亡66人,失蹤4人,緊急轉移安置209.7萬人;1.5萬間房屋倒塌,13.3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137千公頃,其中絕收93.5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515.3億元。
  • 應急管理部:11月份我國自然災害災情總體偏輕 受災人次同比下降83.1%
    近日,應急管理部會同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氣象局等部門對11月份全國自然災害情況進行了會商分析。11月份,我國自然災害災情總體偏輕,以低溫冷凍和雪災為主,洪澇、乾旱、森林火災、風雹、颱風、地質災害等也有發生。
  • 2020年自然災害造成貴州475.69萬人次受災
    中新網貴陽12月23日電 (周燕玲)2020年以來,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貴州省475.69萬人次受災,直接經濟損失90.43億元(人民幣,下同)。面對60年未遇的災情,貴州加大對貧困地區和受災困難民眾的救災救助力度,未讓一人「因災致貧、因災返貧」。    記者23日從貴州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上述消息。  2020年,貴州全省遭受了60年不遇的雨情、水情、汛情、災情,87個縣(市、區)不同程度遭受暴雨洪澇、風雹、滑坡等自然災害。
  • 應急管理部公布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
    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乾旱、地震、地質災害為主,森林草原火災和風雹、低溫冷凍、雪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經應急管理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等國家減災委成員單位會商核定,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億人次受災,909人死亡失蹤,12.6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19256.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270.9億元。
  • 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發布,直接經濟損失3270.9億元
    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億人次受災,909人死亡失蹤,12.6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19256.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270.9億元。據統計,超強颱風「利奇馬」是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大陸地區強度第五位超強颱風,共造成浙江、山東、江蘇、安徽、遼寧、上海、福建、河北、吉林9省(市)64市403個縣(市、區)1402.4萬人受災,因災死亡66人,失蹤4人,緊急轉移安置209.7萬人;1.5萬間房屋倒塌,13.3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137千公頃,其中絕收93.5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515.3億元。
  • 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公布
    、水利部、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統計局、氣象局、銀保監會、糧食和儲備局、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和政治工作部、紅十字會總會、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等國家減災委成員單位會商核定,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億人次受災,909人死亡失蹤,12.6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19256.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270.9億元。
  • 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公布,超強颱風「利奇馬」列第一
    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乾旱、地震、地質災害為主,森林草原火災和風雹、低溫冷凍、雪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經應急管理部會同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紅十字會總會、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等國家減災委成員單位會商核定,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億人次受災,909人死亡失蹤,12.6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19256.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270.9
  • 2020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發布 - 時政新聞 -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591人因災死亡失蹤,589.1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0萬間房屋倒塌,30.3萬間嚴重損壞,145.7萬間一般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9957.7千公頃,其中絕收2706.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701.5億元。
  • 2019全國十大自然災害公布,颱風「利奇馬」在列
    經應急管理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等國家減災委成員單位會商核定,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億人次受災,909人死亡失蹤,12.6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19256.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270.9億元。
  • 今年中國洪澇災害共造成7047.1萬人次受災
    中新社記者 劉忠俊 攝 中新社北京9月3日電 (記者 陳溯)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兼水利部副部長周學文3日表示,今年中國洪澇災害較為嚴重,共造成7047.1萬人次受災。9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防汛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工作情況。
  • 應急管理部公布2019年十大自然災害 超強颱風「利奇馬」等上榜
    經應急管理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統計局、氣象局、銀保監會、糧食和儲備局、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和政治工作部、紅十字會總會、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等國家減災委成員單位會商核定,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億人次受災,909人死亡失蹤,12.6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19256.9千公頃,
  • 應急管理部發布2019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
    經應急管理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統計局、氣象局、銀保監會、糧食和儲備局、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和政治工作部、紅十字會總會、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等國家減災委成員單位會商核定,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億人次受災,909人死亡失蹤,528.6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2.6萬間房屋倒塌,28.4萬間嚴重損壞,98.4萬間一般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
  • 應急管理部公布2019年十大自然災害發布
    原標題:應急管理部公布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乾旱、地震、地質災害為主,森林草原火災和風雹、低溫冷凍、雪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經應急管理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等國家減災委成員單位會商核定,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億人次受災,909人死亡失蹤,12.6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19256.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270.9億元。
  • 2020年591人因災死亡失蹤,較近5年均值下降43%
    、糧儲局、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和政治工作部、紅十字會總會、國鐵集團等國家減災委成員單位會商核定,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591人死亡失蹤,10萬間房屋倒塌,176萬間房屋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9957.7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701.5億元。
  • 應急管理部發布2020年一季度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 以森林火災...
    中國氣象網訊來自應急管理部網站消息,近日,應急管理部會同自然資源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氣象局等部門和單位對2020年一季度全國自然災害情況進行了會商分析。一季度,全國自然災害以森林火災、風雹、低溫冷凍和雪災為主,洪澇和地質災害、乾旱、地震等也有不同程度發生。
  • 2020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發布
    ,經應急管理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統計局、氣象局、銀保監會、糧儲局、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和政治工作部、紅十字會總會、國鐵集團等國家減災委成員單位會商核定,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591人死亡失蹤,10萬間房屋倒塌,176萬間房屋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9957.7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70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