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 張屏 通訊員 梁晗笛 謝科
全校284名學生,每人給父母寫一封信;父母讀信後回信一封——這是期中考試後,武漢市光谷第四初級中學為學生和家長「布置」的特殊作業。該校課程管理中心主任陳小林說,期中考試後,許多學生成績不如意,他們害怕父母責怪,學校希望用親子間寫信、回信的方式,疏導雙方情緒,促進親子有效交流。
家長回信普遍更長
記者19日在光谷四初發現,從已收上信件的班級看,孩子在信裡主要是談「為什麼考得這麼差」「下一步要提高哪些學科的分數」,家長的回信的關注領域明顯更寬泛,許多人在信中與孩子談習慣談理想談人生,篇幅普遍更長。
該校701班學生管長樂在信件中對每科做了反思,並附上各科分數與普高線的差距。他的媽媽在回信中寫下幽默的開頭「在手機上看到你的期中成績後,我立刻給自己倒了一杯冰水,因為到了媽媽這個年紀需要把生命放在第一位,所以你回到家後依然能看到和藹可親的老母親」,接下來便提議孩子認真審視自己,父母會和他一起改進,並借用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現在就去做」結尾。
管同學去信以及他媽媽的回信
703班的高同學首先在信中匯報歷史考得不錯,接著又說數學不行,準備下次再考高一點,他的媽媽在回信中寫道:「因為學校布置的作業,我第一次和你書信交流,很新鮮……媽媽現在還記得你出生時的樣子,什麼優不優秀,漂不漂亮都不重要,只希望你健康平安,但現在是我的要求變高了嗎?是因為媽媽希望你不要在可以奮鬥的年齡選擇安逸,不要因虛度青春到老獨自悔恨。」
女兒的去信,母親的回信
像這樣的心平氣和地交流不少:有孩子寫「心痛的不止你一個人,我的痛苦在你之上」,憧憬著自己如苔花一樣,能學牡丹開,家長則回復「一份付出一份收穫,希望你正確看待學習,現在讓你爽的東西,也許日後讓你更痛苦。」也有家長直接落款「希望你越來越好的人」。
一名男生的去信,他媽媽的回信
怨氣少了理解多了
此次寫信活動,學生、家長都非常積極,沒有一個人說不願意寫。
同時是706班班主任的陳小林特意在網上給學生們買了信紙,一人三張,有學生又要走了5張,說要寫8頁紙的長信;學生梁悅心每當下課就奮筆疾書,很快就寫完了三頁紙。「我告訴他們可以談學習,也可以對父母提要求,把平時不敢、不好對父母說的話都寫上去。有學生問能不能要求每周末延長半小時遊戲時間,能不能要求爸媽少應酬多陪他,我都鼓勵他們去寫、去交流。」陳小林說。
一名男生的去信,他媽媽的回信
家長們則更認真,許多人字斟句酌,先打草稿,再謄寫到信紙上。一位媽媽說,從女兒的信中得知她覺得父母不怎麼愛她了,因為父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一歲多的小弟弟身上,對她不耐煩,這次考試又沒考好,心理壓力更大了。她看後不僅寫信反思自己忽略了關心女兒,還買來兩套新衣服給孩子,希望孩子明白父母對她的愛。
一名男生的去信,他媽媽的回信
這次「期中親子互寫信」活動,對於今年新投用的光谷四初是第一次,但對發起人陳小林來說,卻是個推行了16年的老活動。「多年來,不管在哪個學校做這個活動,效果都非常好:從前我會在家長會上,每個學生的桌上擺上這封信,家長現場讀信都會讀哭。」陳小林說,看到孩子的期中考試成績後,不少家長心中都升起怒火,但若只是簡單關注分數,甚至為此打罵孩子,不僅不能解決學習問題,更會傷害親子關係,對此不妨換個角度,利用考試後孩子希望向父母解釋的契機,讓雙方用信件交流,不僅為家長降火的效果佳,還可幫助家長走進孩子心裡。
兩名學生未寫完的信
光谷四初校長伍學明說,他也會向全校家長寫一封信,引導家長真正靜下心來關注孩子,去理解、靠近、幫助孩子。
光谷四初701班老師和家長在群裡分享此次活動的感想
【來源:楚天都市報-看楚天】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