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保險箱安全,然後所有人發現,失竊的都是保險箱。現在所有人都說Apple Pay安全,然後……
如果說金融和技術之間隔著一條蘇州河,那麼文字和技術之間就隔著一條尼羅河,所以,我們先來看一張Apple Pay線下支付流程圖,普及一下知識。
看懂了嗎?希望你沒看懂,然後接著往下看
支付流程的第一條就指出,Apple Pay的支付安全性擁有兩層保護膜。
先來看第一層保護膜。支持ApplePay的蘋果終端設備中內置有SE(SecureElement)即安全模組,該安全模組同信用卡的類別相同,因此安全程度也與信用卡處於同一級別。當不同的銀行卡同蘋果終端設備相關聯時,其本質就是將該終端設備進行了一次虛擬化,以蘋果手機為例,iphone6就變成了一張虛擬卡,當iPhone6靠近pos機消費時,並沒有傳輸卡的信息。
在支付的過程中Apple Pay行為被token(支付標記)化,每一次發送一個不同的指令到收銀系統進行識別,SE安全模組存儲產生了token秘鑰,每個人存儲的秘鑰均不相同,在支付傳輸信息中並不含有交易信息,只有代表卡信息的token,每次交易都使用一次性的唯一動態安全碼進行授權。
相比Apple Pay的支付方式,支付寶、微信等二維碼支付方式,需要將銀行卡帳號和支付帳號相關聯,用卡的關聯性依託於支付寶帳號或微信帳號的關聯性。因此,支付寶和財付通屬於第三方支付公司,所有的用戶都可以用支付帳號進行支付。
第二層保護膜則是伴隨消費所需的touchID,即用戶指紋,而支付寶、微信等掃碼支付,並不具備這層保護膜。
話又說回來,不支持指紋,但是支持Apple Pay的iwatch怎麼辦?當然不會沒有,安全膜則是在表後以藍寶石水晶覆蓋的四個感應器上,當 Apple Watch 配戴到手上時,屏幕上會要求輸入一組四位數的 PIN 來進行用戶認證。
高安全性自然伴隨著高成本,Apple Pay所擁有的支付技術是離網的NFC,該技術在Apple Pay入華前曾有過一輪大規模的推廣,但是最後以不了了之收場,原因在於參與其中的利益鏈條過長,當銀行和運營商這兩大2C的機構對壘時,都認為客戶是自己的。
但是NFC的淡季江湖並沒有讓銀聯放棄,閃付終端的布局始終沒有停下腳步。截至目前,銀聯在市場布局的閃付終端已達18000萬臺,其中1000萬臺支持閃付,覆蓋率超過三分之二。
但是,機具鋪設並不是「小錢」,移動pos機具分不同檔級,低級的約為1500元左右一臺,而高級的達到3000元左右。一出手就不是小數目,當然這筆錢並不由蘋果來承擔。那麼誰來承擔,你猜呢?
來看看蘋果2016年一季度的戰報,收入759 億美元,淨利潤高達 184 億美元。
————— END —————
王瑩(公號ID:yingshuojinrong),系《第一財經日報》非資深記者一枚,關注一切與錢相關的事,正經的不正經的都可以,歡迎各位男女老少勾搭。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人士,有老鄉的來一起嘮嘮,老鄉範圍可以擴大至黃河以北。非老鄉可以換一個藉口搭訕,藉口好壞直接決定我對你的第一印象,直接叫我笨笨未免不是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