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市長、市規劃委員會主任、市城市提升領導小組組長唐良智主持召開市規劃委員會和市城市提升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重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等。
市領導吳存榮、王賦、陸克華、熊雪、鄭向東等參加。
會議指出,我市緊緊圍繞把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這條主線,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廣泛調研對接,深入論證優化,不斷提升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前瞻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會議強調,要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要突出比較優勢,構建「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格局。主城都市區要突出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核心引擎定位,強核提能級、擴容提品質,構建網絡城市群,提升人口、經濟承載力和綜合競爭力,建設全市產業升級引領區、科技創新策源地、改革開放試驗田、高品質生活宜居區。
要突出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示範區定位、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定位,支持區域中心城市和資源環境承載力強的區縣城、重點鎮發展,加快發展生態旅遊、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等綠色產業,走深走實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路徑。
會議審議了《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國土空間規劃(2020-2035年)》。
會議指出,科學城東銜中梁山、西攬縉雲山、南接長江、北擁嘉陵江,涉及北碚、沙坪垻、九龍坡、江津、璧山五區,其中重慶高新區直管園313平方公裡。要對標中央要求找準定位、明確方位,以「一城多園」模式加強與四川合作共建,提高區域協同創新發展能力,建設科學之城、創新高地,努力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
要加強規劃銜接,注重科學城規劃與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十四五」規劃和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等的銜接。要聚焦科學主題「鑄魂」,在科學研究、科學實驗、科學設施、科學機構、科技人才、科技企業等方面持續用力,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空間體系。要面向未來發展「築城」,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強化功能配套,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增加優質公共服務供給。要儘快啟動科學大道、科學公園、科學會堂等重大項目,推動科學城建設開好局、起好步。
會議還審議了《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實施方案》《長江文化藝術灣區國土空間規劃》《曾家巖大橋色彩及橋頭景觀方案》等。
科學城國土空間規劃的審議,又將是重慶高新區發展過程中一個重要歷史節點。目前,科學城規劃編制初具成果,重點工程、重大項目有序推進,各項事業穩步發展。
高小新相信,繼往開來的重慶高新區將不斷構築「創新高地」——統籌全域集中布局大裝置、大平臺、大院所、大產業,推動國際大開放,優化創新大環境,以新科學創造新技術,以新技術孵化新產業,以新產業引領新發展,打造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核心承載區。
展望未來的重慶高新區將躍然崛起「科學之城」——集聚未來科技,發展未來產業,創造未來生活,展現未來風景,建設一座一流人才嚮往、創新資源集聚、科技成果迸發、科學精神彰顯的未來新城。
原標題:《重磅!這個重要會議審議了《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國土空間規劃(2020-20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