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超磁智造機器人「中國芯」

2021-01-04 電子信息產業網

近日,深圳超磁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超磁)在機器人核心部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利用自主專利技術所研製的磁懸浮減速機,無機械接觸無齒面嚙合,理論上零背隙,精度始終不會下降,完全可以替代RV、諧波,基於磁懸浮減速機的機器人動力模組將成為機器人核心的另一種模式。

需求井噴,技術待突破,機器人行業困境

近年來,世界範圍內機器人的需求日益增長,機器人已普及到各行各業。據2017年IFR預測,未來三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年銷量將保持近15%的增長率。2017年國內市場增長率為32%,銷量達11.5萬臺之多。在未來三年內,預計中國市場的工業機器人銷量年增長率將超過20%,有望佔比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的40%。非工業機器人發展的速度更加迅猛。

然而,儘管機器人產業發展迅速,機器人產業鏈仍有不足,某些方面落後於整體發展水平。其中,減速器便是制約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機器人主要由機械減速機、伺服系統、控制器、本體、執行機構組成,僅減速機與伺服系統便佔整體成本的55%。機器人雖誕生至今已有幾十年,卻始終無法擺脫機械摩擦帶來的精度下降問題。減速機作為機器人動力系統的重要核心部件,國內目前90%以上依賴於進口,光是成本便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機器人在國內的普及度。雖然需求井噴,但難以突破的技術成為機器人行業的整體困境。

探索全新領域,基於磁懸浮減速機的一體化模組將成為「中國芯」

2010年,在磁力泵的啟發下,深圳超磁公司開始研發磁懸浮減速機,試圖打破常規,用磁場來製造無磨損的減速機。

這是一個全新的技術領域。為此,深圳超磁的研究人員廣泛拜訪國內外各大院校教授及行業頂尖技術人才,想要鑽研出一套電磁動力學方程式,試圖從理論上證明這個想法的可行性。2016年6月,第一臺原型磁減速機研製成功,這款原型機已具備減速的功能,首次證明了電磁動力學方程式的可行性。2017年7月,深圳超磁研發出第一代精準磁減速樣機,之後不久,高精度的磁減速機樣機相繼問世。

現在,深圳超磁的磁減速機第二代樣機已開發問世。磁懸浮減速機沒有齒面嚙合,可以任意直徑、減速比、力矩,長期使用精度不會下降。機器人的製造不再需要基於原來的架構,非常節省成本,機器人只有模組和骨架即可完成。此舉可以推動各種機器人在各行各業的迅速落地,應用前景廣闊。這樣的變革對生產商、集成商、銷售商以及用戶而言,無疑是一個改變機器人整個產業鏈結構的變革。

據深圳超磁負責人介紹,第二代磁懸浮減速機的體積相對於第一代縮小了2/3,成本下降了1/3,精度達到了3 arcsec以下(精度單位:角秒,一度的三千六百分之一)。現今,該樣機已在檢測行業進入測試階段。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完全擁有自有產權技術,已經申請了10項PCT、多項國內發明專利,產品交付期僅需兩周,而市面上的國產減速器從訂單到生產要3到6個月,進口減速器則需要6個月到1年。交付期的銳減更進一步推動了國內機器人的產業變革。

解決了核心部件減速器的技術問題,深圳超磁開始考慮如何產品化,應用場景是什麼。深圳超磁負責人張天洪介紹,為了解決產品化的問題,只賣減速器肯定不行,需要給用戶更簡便的產品。為此,基於磁懸浮減速機結構的變化,深圳超磁又自主研發了一體化動力模組,將磁懸浮減速機、驅動器、編碼器、電機集成一體。張天洪表示,「我們超磁的目標就是做機器人行業的「高通」或者「三星」,用超磁的一體化模組搭機器人就像搭積木一樣,只需幾分鐘就可以組裝一臺。」

深圳超磁的磁懸浮減速機和一體化動力模組,繞開了機械減速機的技術壁壘,一體化動力模組更是填補了國際、國內行業空白,降低了機器人產業的成本和用戶使用門檻,可以說是機器人產業發展史上重大的突破。

目前,深圳超磁已經圍繞磁懸浮減速機申請各類專利百餘項,和耶魯大學、匹茲堡大學、哈工大、哈理工、西交大、華中、北理工等都有深度的合作。今後深圳超磁公司將在醫療、教育和服務行業,開發具體應用場景下的一體化動力模組,讓機器人行業擁有名符其實的「中國芯」。

深圳超磁在減速機、伺服電機、驅動器這些基礎零部件上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有多項自主產權,特別是研發的磁懸浮減速機,就是獨創性的技術。超磁的一體化模組搭建的機器人機身小巧,線路和管路不會外露,磁減速機精度永不下降。在檢測機構、實驗室這樣的勞動密集型行業,超磁的一體化模組一旦推廣,會拉動整個行業機器人應用的增量,市場容量巨大。

深圳超磁研製成功的磁懸浮減速機這一核心技術,完全解決機器人減速機摩擦精度下降的痛點,為機器人行業的「彎道超車」提供了可能。而於今年研製成功的一體化動力模組更是對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機器人行業的健康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為機器人的應用落地提供了更為堅實的基礎。未來機器人市場將是萬億市場,一體化模組將佔據半壁江山,重新定義機器人成本和產業鏈結構。攻破機器人核心技術世界難題,深圳超磁智造機器人「中國芯」,插上羽翼的機器人行業到底能飛多高,我們可以給予更多的期待。

相關焦點

  • 國產雙臂排爆機器人亮瞎眼,沒想到居然是「深圳造」
    機器人技術最先進的是美國和以色列,然而,最近記者在2018中國國際電子信息博覽會發現了一款先進的雙臂排爆機器人,像人的雙臂一樣既靈活又有力量,沒想到的是它居然是「深圳造」。  排爆是一項非常危險的工作,稍有不慎就會危及生命,排爆機器人因此應運而生。
  • 深圳造Dobot機械臂亮相RoboCup機器人世界盃
    深圳2017年3月29日電 /美通社/ -- 3月25日,新加坡國家科學館,連續舉辦三天的RoboCup機器人世界盃新加坡區域賽正式落幕。在閉幕式及頒獎禮現場,一家深圳公司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作為贊助和承辦單位,獲得主辦方現場頒發的一塊獎牌。
  • 華為到底為何造不出「芯」?
    哈嘍大家好,我今天在這裡給大家用最簡單的話來說一下華為為什麼造不出來手機晶片首先,華為可以自己設置晶片(簡單來說就是可以畫圖紙,),但是沒有光刻機(造晶片的機器)華為為什麼造不出來晶片總之就一句話,他可以設計出來晶片圖紙
  • 中國造「芯」的難題在哪?任正非的分析一針見血
    中國芯一直以來,國內的晶片事業都是備受關注的話題,因為晶片在一個國家的發展進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各種電子產品和機器設備都離不開它!或者說中國造「芯」的難題在哪?為什麼國內花了這麼長時間,都造不出先進的晶片?針對這些問題,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分析可以說是一針見血!他表示,華為最大的問題是設計好的晶片在國內造不出來,因為國內的基礎工業還不夠發達!
  • 機器人產業局級 深圳科衛機器人帶來無限可能
    布局機器人產業 成效顯著獲社會認可近兩年在機器人領域脫穎而出的深圳科衛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深圳科衛)是一家提供機器人租售與資訊服務的網際網路平臺公司。對此,深圳科衛用敢「闖」的精神、勇「創」的勁頭、實「幹」的作風,積極搭建機器人租售與資訊服務的網際網路平臺,產生機器人行業的示範效應,立足深圳,再從服務深圳到服務全國。
  • 中國芯需要多久才能造出來?中間的空白期怎麼辦?
    審題:中國芯還沒有造出來,需多久;中間出現了無中國芯可用的空白期,怎麼辦,這是個焦點問題。晶片中國造:即製造中國芯採用的是中國自己研發出來的技術,也就是在不再使用美國及其控制國的晶片製造和光刻設備技術的情況下,造出了中國自己的晶片,包括高、中、低端的。
  • 中國造芯爛尾層出不窮,看似繁榮的局面下,卻是「爛芯」現象
    於是,打造「中國芯」這一詞就開始在網上流行,也被更多的網友關注以及熱議,畢竟只有將核心的技術牢牢掌握在手中,才能避免被扼制住喉嚨,全國各地也是開啟了一波半導體建設熱潮。可就是這樣一幅極為熱鬧的場景之下,卻是讓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畫面,甚至有些價值千億的項目已經開始爛尾,和現在掀起的製造中國芯的熱潮形成一幅完全相反的局面。
  • 「深度分析」網際網路巨頭造「芯」現狀
    但是造芯非易事,多少企業在跨界造芯的道路上折戟沉沙,那麼目前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們的造芯現狀如何?阿里巴巴▶打造雲端一體在國內的網際網路企業中,造芯聲勢最為浩大的莫過於阿里巴巴。起初,阿里巴巴在晶片領域的布局主要體現在投資上。
  • 網際網路巨頭造「芯」,阿里騰訊百度等有何不同?
    但是造芯非易事,多少企業在跨界造芯的道路上折戟沉沙,那麼目前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們的造芯現狀如何?百度▶從結盟合作到自研作為中國網際網路三大巨頭之一,百度亦早早加入到造芯隊伍中來谷歌▶造芯之路越走越遠縱觀全球範圍,在網際網路企業造芯這條道路上,谷歌無疑是走在前方的。它的造芯之路可從2016年那一場全球矚目的「圍棋人機大戰」說起。
  • 物聯網的「造芯」盛況,是一個泡沫嗎?
    智能相對論嘗試著從一個立體的角度來剖析「晶片突圍」的方方面面,此為「晶片突圍」專題的第五篇文章,物聯網領域的「造芯」盛況怎麼看?本文核心要點:●為什麼國產「造芯」要主攻物聯網領域?●在物聯網領域「造芯」的玩家有哪些?
  • 深圳機器人集結!第六屆國際機器人博覽會開幕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8月14日上午,2020第六屆深圳國際機器人與智能系統博覽會(下稱「機器人博覽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4號館正式啟幕。博覽會由深圳市機器人協會、深圳中電國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辦。
  • 「芯對話,芯姿態」智能表芯深圳鐘錶展新品發布會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深圳智能終端沙龍了解最新行業資訊,添加微信:dc_289466629 深圳展會、沙龍、論壇等線下活動免費推廣。▼Date | 7月13日2016年6月25日,「芯對話·芯姿態——中國鐘錶產業藍圖的芯規劃」的智能表芯新品發布會在深圳會展中心梅花廳舉行。
  • 「造芯」騙子不止,中國科技就出不了核心
    「造芯」騙子不止,中國科技就出不了核心事實上,面對斷芯的困局,中國和華為都在做努力。晶片設計成問題,華為海思就來湊。地方政府與企業紛紛聯手,掀起轟轟烈烈的「造芯」運動!動不動就是千億級晶片產業規劃,動不動就是半導體產業園,動不動就是種類繁多的補貼。據21世紀經濟報導的不完全統計,目前9個省公布了1.42萬億的晶片產業規劃小目標。可是,2019年,中國整體集成電路產業銷售也才0.75萬億。
  • 深圳造機器人亮相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
    深圳企業優必選科技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Walker作為中國前沿原創科技代表應邀現身北京主場,為青少年普及了一場有關人工智慧和人形機器人的科學知識。Walker機器人與主持人互動Walker的出場被安排在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開講前。
  • 這家物流機器人公司如何代表「中國智造」,成為全球機器人50強?
    RBR50名單之所以備受矚目,原因在於《機器人商業評論》是基於整個年度的企業表現,進行動態調整,每年都會更新名單,以此指明全球機器人產業的整體方向。智能物流機器人企業極智嘉(Geek+)繼2019年獲獎後蟬聯RBR TOP50,更是今年唯一登榜的中國企業,代表了「中國智造」在機器人領域的最強實力。
  • 深圳電視臺深圳直通車報導—走進深圳市功夫機器人有限公司
    在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深圳作為經濟特區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在智能製造方面又有哪些創新技術呢?今天深圳直通車「科技創新助力中國智造」主題節目將聚焦的是一家專注於智慧工廠解決方案的深圳市功夫機器人有限公司。
  • 自主造芯有多難?五位本科生不是都造出來了嗎?
    據說他們正在深圳,參與新的更高性能晶片的設計。有人就納悶了,五個本科畢業生,二十歲出頭,然後晶片就造成了,為何最近這麼多人在唱衰中國自主造芯呢。 言下之意,造芯太難了,我們一個國家搞不定。關於副理事長的言論,大家有興趣可以自行搜索一下。
  • 美媒:中國投入9.5萬億造芯,拿出當年造原子彈的氣勢
    2019年,我國70%左右的晶片依賴於進口,因此才給了半導體行業具有顯著優勢的美國一個可以對中國「卡脖子」的機會。雖然可以說是被美國堵得水洩不通,但是路都是人走出來的。中國現在正不遺餘力地扶持本國晶片行業的發展。彭博社對此的評價是,中國的晶片計劃就如同當年造原子彈一樣具有高度優先權。
  • 2020華南工業智造展及智造會議成功舉辦 大咖雲集共譜「智造」發展
    2020華南工業智造展及智造會議成功舉辦,聚焦5G、新常態、新基建下的智能製造發展,締造更多商機 (2020年12月28日,中國廣州)2020華南工業智造展及「智造會議」已於12月2-4日在中國深圳會展中心(福田)成功舉辦。
  • 如果「造芯」騙子不止,中國科技就出不了核心
    「造芯」騙子不止,中國科技就出不了核心事實上,面對斷芯的困局,中國和華為都在做努力。晶片設計成問題,華為海思就來湊。地方政府與企業紛紛聯手,掀起轟轟烈烈的「造芯」運動!動不動就是千億級晶片產業規劃,動不動就是半導體產業園,動不動就是種類繁多的補貼。據21世紀經濟報導的不完全統計,目前9個省公布了1.42萬億的晶片產業規劃小目標。可是,2019年,中國整體集成電路產業銷售也才0.75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