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凱旋勇士,告訴你「雷神山奇蹟」的背後多企業用科技戰「疫」

2020-12-21 合肥高新發布

前往武漢援建雷神山醫院的35名中建八局安徽分公司員工在圓滿完成「雷神山」援建全部任務後,於2月13日返回合肥,並按照相關要求,在合肥高新區進行隔離醫學觀察。

中建八一黨員突擊隊合影

12小時集結 安徽突擊隊馳援「雷神山」

昨天下午,央廣網記者對話中建八局安徽分公司華中片區經理方磊,一探「雷神山奇蹟」背後的故事。用於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雷神山醫院,是武漢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堡壘。從1月25日決定建造,到2月8日交付使用,這座國內首屈一指的呼吸系統傳染病醫院的建設,僅用了不到半個月時間。這其中,也包括安徽英雄的巨大貢獻。

施工隊連夜施工

Q:央廣網記者:安徽援建組是怎麼選拔出來的?做了什麼準備?

A:方磊:從2月3號上午8點接到任務,到晚上8點抵達武漢,整個隊伍的召集過程非常迅速。我接到通知時人還在淮南,就回合肥的路上在微信群裡問了句,誰願意去雷神山援建?不到一會,人就召齊了。

隊伍召集齊後,其中包括一線工人和管理人員。當時大家忙著最快速度準備好相關物資。下午4點,我們就出發了。

Q:央廣網記者:援建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難?

A:方磊:困難還是挺多的。一到那裡發現最大的問題就是物資比較缺乏,也沒有辦公室作為指揮部。我們公司在武漢有項目組,除了從安徽召集的突擊隊員,還有從河南和湖北等地前來匯合的夥伴,隊伍總人數大概有140個人。由於是突發任務,加上又在春節期間,現場的施工材料和工人的防護用品都很缺,我們在當地的項目承包商幫了大忙,提供了材料,一解燃眉之急。

中建八一黨員突擊隊對著黨旗宣誓

工地上的元宵節

2月4日,中建八一援建雷神山醫院項目正式開工,負責部分病房區的電氣、給排水、通風等機電安裝等施工任務。

2月6日上午,武漢突然下起大雨,但安徽雷神山突擊隊沒有停下工作,而是披上雨衣,繼續投入戰鬥。他們承擔著施工難度最大的公共區域內通風空調系統。

Q:央廣網記者:能不能給大家介紹下這次施工的一些情況?

A:方磊:由於整體工期短,施工現場必須採取交叉作業,常常一個過道上就有60多個工人。交叉作業需要工序倒置,必須做好非常準確的協調工作,「我們先把工序的流水線做出來,先做什麼再做什麼,這樣才能保證即便是交叉作業也不會混亂。

Q:央廣網記者:通風空調系統非常重要,這一塊是怎麼進行的?

A:方磊:鑑於病毒和感染病院的特殊性,公共區域的空調不能用中央空調,而只能用分體式空調,保證病房送風和排風時的空氣清潔。我們去的時候空調已經準備到位,可以直接開始裝,這還是比較省時間的。

Q:央廣網記者:今年的元宵節時怎麼過的?A:方磊:你不提我都沒意識到,的確有一天我們公司書記給大家帶來了湯圓,現在想想那天應該是元宵節。8號是我們負責的A1區的收工節點,大家都想又好又快地完成國家任務,這對每一名突擊隊員來說是比過節更重要的事。

已初步成型的病房

留守到最後一刻

每天18個小時日夜趕工,由於施工速度快、質量高,獲得相關部門的高度認可,突擊隊負責的施工內容也增加了新的區域。

Q:央廣網記者:你們本來就是計劃13號完工回程的嗎?

A:方磊:不是的,我們本來負責的A1區8號就完工了。但後來臨時接到通知,施工內容擴大至A1到A3的整個區域。地面加上屋面的建築面積,大概有3000平方米。」

Q:央廣網記者:接到增額任務,你們是怎麼完成的?

A:方磊:包括管理人員和工人,全員都留了下來。大家既然在這種情況下來了,就都不是奔著工錢來的,索性就留到最後吧。我們還承擔了維保工作,最後一天的時候已經開始有護士進駐了,我們要在現場調試好設備,確保水暖電不出任何差錯。因為醫院一旦出現停電,後果不堪設想。

集結完成的安徽雷神山突擊隊

9天來,中建八局安徽分公司的突擊隊克服了現場材料稀缺、天氣多變、工序穿插多、後勤保障難等種種困難,圓滿完成了雷神山援建的全部任務。

「隔離也是一種休息」

35名中建八局安徽分公司員工返回合肥後,將在合肥高新區進行隔離醫學觀察14天。

Q:央廣網記者:對於要隔離14天,大家有什麼想法?

A:方磊:大家都很放心接下來的隔離生活。連幹9天,也算是可以休息一下了。

協調有序的交叉作業現場

對於英雄的歸來,安徽人民表達了極大的敬意和關懷。合肥高新區防控辦主任周玥說,合肥高新區為英雄們精心選擇了用於隔離的酒店,並請疾控部門進行專業消毒,還開展了心理健康諮詢等。「我們前期做了充足的準備,後期也會根據實際情況繼續優化,要讓英雄們在高新區感受家的溫暖。」

助力抗疫,英雄歸來,

眾多媒體紛紛報導這一消息。

安徽日報
市場星報
安徽網
合肥新聞聯播
中安新聞
安徽新聞網
新安晚報
合肥日報
安徽商報
鳳凰網安徽
看點快報

以上媒體報導為不完全統計,且排名不分先後

素材來源|央廣網、各媒體報導截圖

相關焦點

  • 安徽合肥:戰「疫」硬核政策背後的科技力量
    在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合肥,越來越多的科技力量在行動。同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連日來,眾多合肥科技一一「亮劍」,為打贏這場戰「疫」釋放出硬核力量,在全國的這場戰「疫」中,彰顯著創新之都的實力。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戰「疫」中,每一個在假日裡迅速歸隊的合肥科技人,都用行動書寫了大大的「義」字。「大數據」 助力精準防疫 背後的合肥力量隨著人們對病毒認識的加深,相關的疫苗和特效藥的研發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 服貿會用科技講述戰「疫」故事
    可以對醫院等場所進行7×24小時消毒的智能消殺機器人、通過紅外測溫和人像對比能篩查疑似發熱人員的AI智能測溫系統、代替人工全自動進行靜脈採血的穿刺採血機器人……這些科技戰「疫」利器的集中亮相,成為本屆服貿會的一大亮點。而在這些機器的背後,是一個個戰「疫」故事。
  • ...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員凱旋|疫情防控|雷神山醫院|朝陽市|凌源市...
    A、35位勇士凱旋B、熱切期待C、歡迎的隊伍排成長龍燕都晨報本報記者肖景昕攝本報訊(記者孫健) 春暖花開,英雄歸來!4月1日,我市第三批馳援武漢醫療隊35名隊員順利返程,家鄉人民用最高禮遇迎接勇士。至此,朝陽市共計三批45名援鄂醫務人員全部安全歸來。
  • 戰「疫」,科技企業在行動
    其中,迅速成長的一批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特別是信息技術企業發揮重要作用。它們憑藉自身科技創新優勢,圍繞疫情防控核心需求,克服時間緊、任務重的巨大壓力,向全國各地尤其是疫情防控重點地區湖北省和武漢市提供過硬的相關產品和服務。  科技企業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支撐力量。
  • 「聚焦服貿會」服貿會用科技講述戰「疫」故事
    可以對醫院等場所進行7×24小時消毒的智能消殺機器人、通過紅外測溫和人像對比能篩查疑似發熱人員的AI智能測溫系統、代替人工全自動進行靜脈採血的穿刺採血機器人……這些科技戰「疫」利器的集中亮相,成為本屆服貿會的一大亮點。而在這些機器的背後,是一個個戰「疫」故事。
  • 特刊︱77天,勇士凱旋!
    特刊︱77天,勇士凱旋!疫」他們始終堅守崗位築牢高牆防控堡壘守衛泰安監獄安全穩定此刻,藏藍勇士勝利凱旋致敬 · 英雄歸來換防 · 接力再戰 4月12日下午,泰安監獄順利完成第三批封閉值勤人員輪換工作。
  • 雷神山「大連戰隊」接管的8個病區,全部開放!
    2020-02-19 17:02 來源: 大觀新聞 大觀新聞 昨日武漢雷神山醫院B區兩個病區也都開始接收患者截至目前大連援雷神山醫療隊所接管的讓我們再多看看前線傳回來的英雄們的消息吧……↓↓↓眾所周知雷神山醫院是邊建設邊收治病人雷神山醫院B3病區經過全體醫護人員緊鑼密鼓的準備於2月18日
  • 同戰「疫」,卓寶在行動!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後,卓寶一直密切關注,全力馳援,眾志成城,共同戰「疫」。1月25日凌晨,農曆正月初一。大多數人在鞭炮聲中剛剛入眠,火神山醫院工地卻亮如白晝,火神山醫院建設項目正式開工。同一天雷神山醫院確定建設,1月29日正式開工,計劃於2月5日交付使用。為了支持武漢抗擊疫情,卓寶科技成立緊急工作小組,主動聯繫武漢雷神山醫院承建單位——中建三局,捐贈該項目所需的防水材料並參與防水工程建設。1月29日,卓寶科技捐贈的第一批防水材料——JS聚合物防水塗料、JS(PMC)專用粉料已抵達。
  • 古有常山趙子龍,今有雷神山趙子龍
    趙子龍不知道怎麼跟媽媽說,當天晚上,他在微信裡留下了一封信—— 「媽媽: 我的媽媽,當你看到這封信時,我已奔赴到雷神山醫院。與許多白衣天使及最可愛的人抗戰一線。因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接管雷神山後,急需醫護和行政管理人員。急國家之難解救疫情中的患者,我志願報名到一線,為國為黨為民貢獻一點力量。
  • 海報直擊|對話中建八一雷神山突擊隊隊長,聽他講述「雷神山奇蹟...
    所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通過電話採訪了中建八局一公司雷神山突擊隊隊長張鑫,聽他講述了建設雷神山醫院這11天的經歷和感受。「2月3日上午11點左右,我們接到了火速馳援武漢雷神山醫院任務,公司員工踴躍請戰,不到4個小時,就組建完成了一支超過百人的突擊隊,同時籌備了必要的施工物資和防護物資。」張鑫回憶起當時的情形,仍然記憶尤新。
  • 「疫」線上,有一家家惠州企業的身影
    上個月,國內知名的紅外測溫儀製造企業——杭州海康威視科技有限公司特意給勝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寫了封感謝信,感謝勝宏科技在保障海康快速交付防疫產品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原來,杭州海康威視是一家專門為戰「疫」一線生產熱成像測溫儀等防疫產品的企業。當疫情發生後,該企業日夜趕工緊急向武漢供應熱成像測溫儀等產品。
  • 戰「疫」黑科技⑤莞產排痰神器火神山雷神山用上了
    莞產醫療器械,連火神山、雷神山也用上了,從而用「東莞製造」踐行「國家所需,東莞所能」的使命和擔當。記者今(4)日從東莞市松山湖高新區獲悉,園區企業普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門科技),加班加點生產高頻排痰儀、可篩查新冠病毒的特定蛋白分析儀等醫療設備馳援武漢疫區,同時企業還向武漢協和醫院、武漢中南醫院等捐贈百萬元醫療器械,火神山、雷神山也用上了這一治療效果突出的排痰「神器」。
  • 愛心戰「疫」 助力復產 ——電源行業在行動
    各級會員單位用實際行動體現了電源行業的使命擔當,湧現出了許多感人事跡。中國電源學會通過官網、微信、通訊等多種形式,記錄和宣傳學會各級會員單位在這場戰「疫」中所表現出的奉獻精神和大愛之舉。中國電源學會副理事長單位深圳市匯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攜全體員工向武漢捐款700萬元;副理事長單位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捐贈300萬元支援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副理事長單位科華恆盛股份有限公司捐贈200萬元支持當地疫情防控;理事單位廣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捐款100萬元支援湖北多地疫情防控;常務理事單位深圳科士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累計捐贈各地疫情防控資金70萬元;會員單位四川英傑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捐款
  • 大連529名援鄂白衣勇士平安凱旋
    當日下午,周水子機場寬闊的停機坪上,鮮豔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歡迎白衣勇士回家!」「向英雄致敬!」等大幅標語格外醒目。我市前來迎接英雄凱旋的隊員家屬和各界代表滿懷深情、分外喜悅。下午2時36分至3時許,當載著我市529名醫療隊員和兩名志願者的5架包機陸續抵達周水子國際機場停機坪時,機場用民航界的最高禮儀「過水門」為最美逆行者「接風洗塵」。伴著醫療隊員陸續走下飛機,早已等候在這裡的各界代表和機場員工用怒放的鮮花、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歡迎英雄們回家。現場200名鑼鼓隊員用歡快激昂的鑼鼓表達家鄉人民對白衣勇士平安回家的喜悅與敬意。
  • 一名「60後」入黨積極分子的戰「疫」記
    就在李振方成為入黨積極分子的第二個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疫情防控工作讓他面臨著一次的嚴峻考驗,關鍵時刻李振方全副武裝,帶上口罩、袖章,開始了不停歇的戰「疫」之旅。  李振方一頭扎進戰「疫」中。  2月5日以來,隨著春節假期結束,面對更加複雜的防控形勢,轄區以24小時守衛模式築牢防疫「生命線」,李振方主動向社區說明:「我自己一個人住,請多給我排一些夜班,讓其他同志值白班,我不怕冷,我睡帳篷沒問題!」在挑戰面前,他又一次選擇迎難而上,李振方用最樸實的語言和最實在的行動詮釋著一名「準」共產黨員的使命和擔當。
  • 我們不會忘記,廣大蘇商蘇企挺身而出、「以義戰疫」的情懷擔當...
    在疫情最緊急階段,前線的抗疫物資,不論是環保設備、建築材料,還是醫療器械、家電家具,背後都有江蘇企業和江蘇工人的身影。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得知籌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消息,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立刻組織馳援。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民說:「徐工第一時間組織施工機械52臺套、超過60名操作人員支援武漢,24小時不間斷施工。
  • 中國科技賦能——戰「疫」機器人的故事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展館中的消毒機器人、物流配送機器人、智能護理機器人等戰「疫」機器人,備受國內外觀眾矚目。「疫情期間,這幾個機器人和家裡的『兄弟姐妹們』每天都要忙壞了。」坎德拉(深圳)科技創新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張文藝說,今年疫情初期,該公司派出多臺名為「燭光」的醫療多功能機器人,趕赴位於武漢的火神山、雷神山和金銀潭醫院,深入「紅區」抗擊疫情。
  • 助力戰「疫」,正心智能遠程心電支援雷神山醫院
    3月中旬,正心科技通過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定向捐贈價值32萬元的智能遠程心電系統給湖北雷神山醫院前線支援的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醫療隊,為一線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
  • 雅士林欣城白衣執甲,今朝凱旋丨雅士林房地產歡迎戰「疫」英雄回家!
    雅士林房地產員工及雅士林欣城、雅士林御苑業主自發組織來到街頭歡迎戰「疫」英雄們回家!白衣執甲,今朝凱旋,衡陽交警以最高禮遇護航白衣戰士們的歸來,雁城人民以最深敬意迎接戰「疫」英雄回家!  歲月靜好的背後,鐫刻下白衣戰士們負重前行的腳步。
  • 說說火神山和雷神山「光速建設」背後的那些「小人物」
    但是忙起來,也基本上休息不了2、3個小時,打個盹,就再上車,大家都是呼之即來,來之能戰,為武漢『戰疫』全力以赴。」安源 攝 雷神山醫院隔離病區病房。這也讓我始終抱有一絲愧疚,覺得自己為受災群眾做得不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