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5月始,華為被扼殺已一年有餘。斷晶片、斷訂單、斷人才……在幾乎沒有人看好華為未來的背景下,華為卻越挫越勇,屢次翻盤。
8月28日,華為上半年財報出爐:營業收入4507億元,同比增長13.67%;淨利潤431億元,同比增長23.49%。換算成一天的話,每天賺錢2.4億!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逆境變順境,危險變機會,厲害了我的大華為!
放眼海內外,搜索古與今,以區區一家民營企業,能和一個龐大的發達帝國叫板,糾纏廝殺一兩年卻依舊不落下風,除了華為,難尋二家。
比實力?不差。比勇氣?更多。比血性?五千年的浸潤與生俱來。不求饒,不服輸,正面剛,滿腔的熱血,看了就讓人沸騰。
「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幹不掉我的樣子」,這句話估計就是為華為量身定製的,每個真正的中國人,估計心裡只有三個字:我驕傲!
自大的叫囂顯得可笑,有實力的對決才有意義。華為的實力,來自於對研發刻骨的偏執。
華為2020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華為的研發支出超672億元,約佔上半年總營收的14.9%,佔比創歷史新高。
越艱難,越心穩,研究室是兵工廠,黑科技是堅船利炮,你有你的圍堵,我有我的節奏,who怕who?
我們的民族,對勝利有種超越理性的崇拜感,成王敗寇,歷史只為勝利者書寫,但在華為身上,可能誰都不會如此勢利。
如若勝利,那是14億人組成的堅實後盾爆發的超能量;如若失利,不是技不如人,而是這個世界的潛規則太多、霸王條款防不勝防。
不管怎麼說,面對強敵攔路,明知力不從心,依然昂首亮劍,這份膽略豪情,足以讓人動容。配以民族氣節的恢弘畫卷,青史註定留名。
那時那刻,誰還會吝惜自己的大拇指?
中華有為,終成華為。
但英雄多是孤膽,時至今日,華為依然顯得形單影隻:浩瀚的海外市場,缺少兄弟企業的並肩戰鬥;複雜的產業鏈中,也難有實力朋友推上一把、送上一程。
360行,華為選了一條最難走的路,但,可惜的是,大家都比它聰明。
如果,聯想選擇了當初的「技工貿」,中興的學費可以不交,研究光刻機技術有那麼一兩家,房地產企業、PPT企業不炙手可熱……現在的中國,誰又敢小覷?
只是,沒有如果。所以,難免遺憾。
8月29日,上海交大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如果有人擰熄了燈塔,我們怎麼航行——任正非在高校座談時的發言紀要》,醍醐灌頂,擲地有聲。只是,能叫得起裝睡的人嗎?
以研發起家,視研發為命,靠研發賺錢,在重重逆境之中,依然可以日賺2個億,華為的勵志故事,能激勵更多的商人、生意人、企業家群起而效仿,讓「科技強則中國強」麼?
「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會讓你更強大!」當華為遭難,高考成績優異的省市狀元、象牙塔裡的青年才俊、立志施展人生抱負的技術達人,又會聯袂華為一起「中華有為」嗎?
異常期待,更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