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媒體消息,格力集團出資35. 45 億元參與投資小米集團。
小米集團總裁王翔表示,相信在格力集團的強大助力下,小米集團在產業投資領域將取得新突破、收穫新成績。
而董明珠與雷軍不約而同似的對此事均未發聲。
從七年前的賭約,到如今的投資,不難看出董明珠對小米的覬覦。
2013年,雷軍與董明珠打賭5年內小米超過格力營業額,雙方約定以10億為定金。
那一年,小米營收才200多億,格力是1200億元;
2018年,小米營收1749億元,格力是1981億元;
2019年,小米營收2060億元反超格力,格力則幾乎沒有增長1982億元。
今年8月,雷軍在小米10周年大會上對賭約一事做了回應,「賭一塊錢是玩笑,但10個億就變成了社會話題,我沒當真」。
無獨有偶,9月,格力董明珠參加了央視《我的藝術清單》節目中表示,「這筆錢我沒要他也沒給」。
小米與格力,本不是一個領域,可在戰略擴張之後,兩者從行業滲透、互相競爭,漸漸發展到了合作共贏。雷軍與董明珠也隨著企業的發展,從「相殺」漸漸走到「相愛」。
除了賭約之外,雷軍在小米十周年演講中表示自己創業者十年,最為後悔的事就是惹了不該惹的人,惹不起,真的惹不起。從當時的情況來看,他說的這個人暗指董明珠。
根據雷軍秀出的PPT顯示,過去幾年董明珠評價小米的文章非常多,而且多數都偏負面。
不止營銷層面,不服輸的雷軍遇到硬碰硬的董小姐,兩者在產品競爭上也較量許久。
格力要做手機,打進小米的世界,而小米也一樣要做空調,切入格力的地盤。為此,董明珠沒少喊話,還在某年兩會上向雷軍展示格力手機,兩年後,小米也悄悄推出第一款米家空調。
對于格力手機,雷軍一貫淡定的回覆「很好」。
而對於小米跟美的合作推出的空調,董小姐則是毫不留情,放出狠話,其中就有一篇聞名的網絡稿件《董明珠談美的和小米:兩家「小偷」公司》。
不過,兩方做產品不是賭氣之舉。畢竟,對企業而言,版圖擴張,生態鏈合理布局是極重要的。
結果顯示,兩家的產品都未在對方領域激起浪花,董明珠不懂大眾買手機到底出於什麼心理與需求,同樣,小米也難搞掂空調一系列複雜的安裝售後服務。
那麼迎來此次的合作,則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必然結果。
期待格力與小米雙方戰略合作早日結出碩果,也期待雷軍和董明珠有下一個5年的共同目標,就像雷軍今天發的「未來的日子,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