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動我的奶酪!特斯拉和拼多多「開戰」

2020-09-05 汽車市場觀注

拼多多和特斯拉開撕了!

前幾天,拼多多團購活動中,湖北一消費者團購特斯拉Model 3後,特斯拉拒絕交付,並回應「特斯拉支持因被團購活動誤導而無法交車的消費者向活動方維權,並將盡所能的為消費者提供所需的法律援助,我們也非常希望並真誠的歡迎消費者能夠繼續選擇特斯拉,成為我們的車主。」

對此,拼多多方面表示很不理解,並聲稱:我們支持消費者依法維權,並積極落實車輛交付工作。

到底是拼多多自擺烏龍,還是特斯拉的固執倔強,反正兩家都說自己是對的。

最新消息顯示,武漢消費者準備起訴特斯拉。

因為2萬元的拼多多補貼,取消武漢消費者提車資格,還鬧得如此不可開交,值不值得?

對於拼多多來說,肯定值得!2萬元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但是買到了市場關注和話題流量,這一波話題不管是即刻偃旗息鼓,還是持久下去,能把特斯拉狠狠「擼」了一頓,真的是超值的傳播。

如果特斯拉最終因為武漢消費者起訴並最終敗訴,拼多多更加能夠證明自己的江湖地位了。

對於特斯拉來說,有此舉動,自然也不是因為這點兒小錢。試想,特斯拉市值3420億美元(8月17日),馬斯克的身家848億美元,拔根汗毛都比一般人大腿粗得多。

強勢的背後,是特斯拉對市場規則的掌控欲,特斯拉的營銷模式不能隨意打破,更不能別人打破。

因此,在特斯拉看來,這樣的強硬態度是必要且必須的反應,完全值得這樣做。

這一次拼多多以2萬元補貼為「誘餌」,開展針對特斯拉Model 3團購活動,無疑是觸動了特斯拉的奶酪。

用5臺車的補貼10萬元,消費了特斯拉,為自己贏得上萬潛在中高端消費者信息,拼多多的這波騷操作,自然讓特斯拉感到非常的不爽。

用特斯拉的話來說,堅持直營銷售模式,讓消費者享受到這種更加公平,透明,便利的購買體驗。顯然,電商平臺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借我的名聲,收割我的流量,掌握我的客戶信息。於是,為了維護自身尊嚴,特斯拉終於行動了,拒絕交車或許只是第一步。

如何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才是特斯拉未來重點考慮的。畢竟,在中國市場上打拼,不管是誰,都可能要遇到薅羊毛的,更何況是當紅的特斯拉,不薅你薅誰啊?

這次,武漢消費者因為誠實的告知特斯拉自己接受了拼多多的補貼,導致了提車被拒。可想而知,之前成功提車的上海車主,應該沒有告訴特斯拉自己獲得了拼多多的補貼,否則也逃不了被拒絕提車的結果。

其實,7月21日拼多多推出「特斯拉Model 3 2019款標準續航後驅升級版」的萬人團購活動時,特斯拉就已經對此作出回應,表示未與宜買車或拼多多就該團購活動有任何合作,也未與宜買車或拼多多有過任何形式的委託銷售服務,亦未就此次團購活動向宜買車或拼多多銷售過任何本司生產車輛。

對於特斯拉來說,以補貼來集客,完成流量轉化的拼多多,來者不善。再說,以往割「韭菜」這活兒自己幹的得心應手,如今被拼多多橫插一槓,「韭菜」地被扒出了豁口,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事情。

對於同業的競爭,特斯拉早已無所畏懼,並用強勁的銷量表現確立了自己的江湖地位。但是,對於拼多多跨界來切割流量,特斯拉之前沒有遇到過,難免有些表現過激。

作為拼多多來說,在電商界也不是一個善茬。在淘寶、京東兩家徵戰不休之時,社交新電商品牌拼多多於2015年正式上線,通過發起和朋友、家人、鄰居等的拼團,以更低的價格,拼團購買需要的商品,由此異軍突起。這種先聚人、再議價的購物方式,令拼多多帶來用戶量和交易量不斷突破,成為市場的攪局者。

日前,拼多多的市值已經達到1068億美元(8月17日),京東市值1041億美元(8月17日),二者的位次爭奪此起彼伏,市場及客戶的爭奪更是愈演愈烈。

這次,拼多多瞄準特斯拉開啟了萬人團購,可以視為一次「積極」的試探,摸一摸特斯拉的底限,看能否在特斯拉堅持的直營模式上切一個口子,為自己導入更多的流量和人氣。顯然,拼多多在這次團購事件中也不是輸家,你有割韭菜的自由,我有建蓄水池的自由。

對於特斯拉來說,拼多多的補貼團購行為,已經影響了自身的定價權,這種有「中間商」參與的營銷是難以接受的。只不過,在中國市場上,特斯拉的直營模式,能夠堅持多久,其實也要打上一個問號。

未來,特斯拉或者主動求變,或者被動求變,兩者皆有可能。以前是井水不犯河水,現在是勺子終於碰到鍋沿,磕磕碰碰在所難免,或許習慣了就好了。

只能對消費者說:

都是你的錯,

輕易愛上我,

讓我不知不覺滿足被愛的虛榮……

相關焦點

  • 青藍互動:拼多多動了特斯拉的奶酪?
    近期持續了大半個月的事情就是拼多多和特斯拉開撕,一方強賣一方不交貨引人爭議,付了款的消費者表示夾在中間很為難,怕自己的錢付出去了,最後拿不到東西。網友的一邊倒更是讓雙方上升到了要開戰的地步,態度就擺在那,大家都不後退一步,現在鬧得不可開交。
  • 深度觀察丨拼多多為何要動特斯拉的奶酪
    [愛卡汽車 深度觀察原創]拼多多,這個自出生以來就充滿了話題感的電商平臺,便隨著那首洗腦的廣告歌,已逐漸深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不久前,特斯拉和拼多多圍繞一名武漢的消費者而進行的長達1個月的拉鋸戰,再次將拼多多推到了舞臺中央。
  • 拼多多搶走特斯拉奶酪,並反手潑上一盆髒水
    看似一舉三得的事情,消費者省了錢,拼多多得了名聲,特斯拉提高了銷量,可是最大的受益者特斯拉卻否認三連,我沒有,我不是,大家別上當!特斯拉認為,訂單是拼多多用消費者個人信息代為定下的,違反了特斯拉訂購條款中明確規定的禁止轉賣條款。拼多多則認為,訂購協議上是消費者和特斯拉籤的,自己只是補貼方,這是特斯拉拒絕履行與消費者訂立的合同。
  • 拼多多到底動了特斯拉的哪塊「奶酪」?
    ,未與易買車或拼多多就此團購有任何合作,也未與易買車或拼多多有過任何形式的委託銷售服務。在這一體系內,特斯拉能夠極大的削弱了供應商和顧客的議價能力,構建屬於自己的品牌價值和價格體系,形成強勁的品牌力。現在特斯拉和拼多多各執一詞,網友們也議論紛紛,甚至在法律問題上,也引起了較大爭議。
  • Howard專欄 | 特斯拉和拼多多:誰動了誰的奶酪?
    但是,特斯拉很快就發表聲明,重申並沒有和拼多多及宜買車就該項團購有任何合作。但當他於8月13日取車時,特斯拉卻拒絕交付,理由是特斯拉規定不得對其出品的車輛進行轉賣。特斯拉和拼多多這兩家企業之間,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 「拒交門」事件發酵,拼多多動了特斯拉的奶酪?
    「拒交門」事件發酵,拼多多動了特斯拉的奶酪?原創 沃晟法商來源: 沃晟法商 繼騰訊和老乾媽的烏龍案之後,新近又發生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特斯拉和拼多多打起來了......一、特斯拉vs拼多多上次,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企業論戰還歷歷在目。此次,特斯拉和拼多多之間糾葛再起。
  • 特斯拉拼多多「交戰」誰動了誰的「奶酪」
    文/羊城晚報記者 張愛麗特斯拉與拼多多的「拒交門」事件愈演愈烈,截至目前,雙方已經來回進行了多輪隔空對話,並頻上熱搜。對於雙方的「交惡」,近日有業內人士接受採訪時認為,車輛在未經相關生產廠商許可的情況下被電商平臺轉售是不合適的,而特斯拉「死嗆」拼多多,是因為其直營模式受到挑戰。
  • 拼多多是否觸及了特斯拉的底線?
    這幾天,特斯拉和拼多多的事件持續發酵。先是拼多多弄了個團購特斯拉活動,特斯拉發表聲明與拼多多沒有合作,拼多多被打臉。 然後是拼多多讓用戶直接在官網下單,拼多多把補貼的錢打給用戶,特斯拉以違反公司「禁止轉賣」條例為藉口拒絕交車。
  • 特斯拉與拼多多掐架,誰是贏家?
    而與上海車主形成對比的是,8月14日,一名參與團購活動的湖北武漢消費者在領取補貼、完成全部支付並向特斯拉進行提車時,遭遇特斯拉「強行取消訂單」。據特斯拉稱,取消原因是拼多多上團購Model 3的消費者涉嫌違反了特斯拉「禁止轉賣」條款。
  • 拼多多VS特斯拉
    特斯拉稱,拼多多上團購Model 3的消費者涉嫌違反了特斯拉「禁止轉賣」條款。 隨後,「秒拼」事業群小二樂福立即站出來回應稱:消費者本人自用且無任何轉賣意願和意圖,特斯拉不應該店大欺客。 8月15日,特斯拉則針對「5輛特斯拉」事件再度發聲:已認定拼多多的團購構成轉賣,支持消費者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並為客戶維權提供必須的支持。 雙方你來我往,毫不示弱,都擺明了——「我們支持消費者依法維權、並願意為消費者提供支持和幫助的意願。」
  • 特斯拉和拼多多硬剛,特斯拉: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拼多多補貼消費者購買特斯拉,卻被特斯拉官方「砍單」的事件,流出了更多細節。事情是這樣的:上個月,不少網友們發現了一家名為「宜買車旗艦店」的拼多多商家上線了特斯拉Model 3的「團購」,特斯拉Model 3 2019款的拼多多補貼後秒殺價格為25.18萬,比官方的27.18萬直接便宜了兩萬。
  • 拼多多一不小心踩到了特斯拉的「敏感神經」
    備受關注的「拼多多萬人團購特斯拉活動」精彩繼續。特斯拉官方也發表過聲明稱,活動與特斯拉無關。當在拼多多上拼團成功的消費者日前準備提車時,特斯拉卻拒絕交付,原因是:活動不符合特斯拉的交付政策,涉及轉賣,依據公司規定取消該訂單。拼多多回應稱,該車輛系消費者本人與特斯拉籤訂了訂購協議,消費者本人自用,且無任何轉賣意願和意圖。特斯拉和拼多多雙方「各執一詞」,我們可以試圖從兩者不同的角度來看一看。
  • 特斯拉和拼多多,「槓」上了
    這兩天,特斯拉和拼多多是真的死磕上了。事情是這樣的:近期,拼多多推出特斯拉團購活動,結果特斯拉不認,說兩家公司並無任何合作,堅持直營模式。於是特斯拉不給武漢的車主交付車輛,武漢車主怒了,說要起訴特斯拉。
  • 車主在拼多多團購特斯拉,提車卻被拒
    但特斯拉知道這事兒後,不樂意了。7月21日特斯拉發聲明稱,未與宜買車或拼多多合作,也沒有委託對方銷售車輛,更沒有就這次活動向對方賣過車。「如消費者因上述團購活動產生任何爭議或權益受損,我司不承擔任何責任。」
  • 拼多多對不起,這次我站特斯拉
    最近發生了一件特別離譜的事情,特斯拉和拼多多竟然公開「撕」了起來...眾所周知,特斯拉,電動車裡的豪華品牌,科技新貴的心頭好,極客們的大玩具。秦先生表示,自己是授權拼多多,以他自己的郵箱與個人身份信息,在特斯拉官網下單。
  • 對不起,拼多多,這次我站特斯拉
    這些說明本身就是欺騙消費者,因為官方並沒有授權.....這個拼多多賣家太胡鬧了。有人說,特斯拉是傳統高端範兒,不喜歡拼多多平臺,我卻不認同。特斯拉捍衛的是自己的渠道政策,為了做到服務體驗一致性,而並不是歧視拼多多平臺或消費者。
  • 拼多多:我想和你雙贏。特斯拉:不,你想要我的命!
    特斯拉有沒有贏不好說,反正人家底氣足,架子硬,不差關注。我們只知道,拼多多很聰明!藉此機會贏了一把,這波營銷是相當成功的。一輛車補貼2萬,結果是用戶沒有提車成功,2萬元省進,賺了幾億個眼球。太划算了。也打破了大家對拼多多的鄉村評價:瞧瞧,人家不是只有拼9.9的臉盆,還有高大上的汽車呢!咱用咱自豪!今後誰還敢說用拼多多跌份?
  • 睡前經濟學|拼多多團購「碰瓷」,特斯拉為何一槓到底
    其實就是拼多多「倒貼錢」也要強行「碰瓷」特斯拉,而這名意向車主,可能是被拼多多當槍使了。和其他汽車品牌不一樣,特斯拉只做直營,沒有代理經銷商,自然也就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對特斯拉來說,其最看重的還是渠道管理。對中高端品牌來說,渠道管理極為重要,包括對終端價格、服務、選址都有明確要求。這是因為對這些品牌來說,銷售需要服務的支持,而且線下承擔著品牌建設的重要功能。
  • 「拼多多轉售特斯拉事件」之我見
    事情的大概,相信大家都通過雙方官媒發聲而知道大概了——消費者通過拼多多的補貼從特斯拉正規銷售渠道購買車輛,交定金籤合同後,特斯拉以消費者存在轉售嫌疑不退定金不交車。特斯拉除了自動駕駛,在電芯電控電池各方面真的不比比亞迪有優勢。在此不囉嗦,就事論事。 這件事的「攪屎棍」是拼多多,我的觀點就是——拼多多表面上在補貼消費者,一副善意吃相,本質上是在碰瓷消費特斯拉的品牌效應,從而賺取平臺熱度和衍生流量。
  • 特斯拉拒絕團購者提車,拼多多動了誰的奶酪?以後還能蹭大牌嗎?
    團購是參加了,提車成問題之前咱們說過拼多多「碰瓷」特斯拉,上線了萬人團購活動,拼多多當時一臺特斯拉直降4萬塊,讓一眾消費者很心動,所以一時間團購人數直接超過了五萬。對此,特斯拉官方當時給出的解釋是,沒有參與這項活動,而且對拼多多售出的車輛概不負責售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