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再次回到國內,來談談全球 500 強之一的國內大廠——華為。
華為,早在中國手機市場仍處於「中華酷聯」的時代就已經存在。這也是早期「中華酷聯」裡,今天在手機市場混得最好的一個廠商。
而談到華為,我們不得不提及到一直以來都很火的他:
華為終端公司董事長——餘承東
說起餘承東,業內給他的愛稱是「餘大嘴」
皆因其個性高調張揚,在發布會上吹得一口流利的牛逼。當然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華為手機確實在餘承東的帶領下在云云國產手機當中破荊前進。
說回「吹牛」,回顧2015年全年,餘承東確實是吹了整整一年的牛,包括有產品、銷量還有華為未來發展動態。其中就不乏有已經實現的、即將會實現的還有說不會實現但最後又實現了的。
今晚,小安就和大家一起回顧下餘承東當年吹過的牛到底實現了沒有吧!
2015 年 3 月,餘承東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首開「金嘴」,一句話捅破了天。
3~5年,手機市場將只剩下三大廠商,其中一個是華為
最早是在 2015 年 3 月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餘承東表示智慧型手機行業將重新洗牌。在未來 3~5 年,世界只會剩下三大手機廠商,而在國內僅僅只會剩下華為一家手機廠商。
按照2015年的市場排序來看,餘承東言下之意大概就是全球手機商只剩下華為、三星以及蘋果了。
這可是要讓小米、魅族、OPPO、vivo、HTC等國內大廠全都給「毒奶」至倒閉了的節奏呀!這比昨天小安說的賈伯斯咒死四家要強大太多了,可怕!
這一點小安做不了多少評論,畢竟結果沒可能在短期內出現。
你要篤定餘承東說這個是在吹牛吧,手機的發展,誰都說不準。
歷史上,像諾基亞、黑莓這種創下各種經典產品的品牌一樣會隕落,他們有的是因為過於保守,有的是缺乏創新,有的是消費者不買單銷售策略。
當然,小安也不希望全世界只剩下三個品牌的手機可選,不然小安每天都只能圍著這三個品牌團團轉了!
如果說由於別人銷量不怎麼景氣就會倒閉,像錘子這樣一年賣不出多少量的廠商也仍然「屹立不倒」。這不,錘子 T3 又快來了!
這些都是指不定的,只能說餘承東這話吹得有水準。畢竟「3~5年」這時間距離太長了,說不定未來很多人都會忘了餘承東說過的這句話。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給出類似說法的是 HTC 董事長王雪紅,這位就更厲害了,直接說「如果未來世界上只剩下 2 家手機廠商,HTC 必是其一」。
然而,在 3 月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開了「金口」以後,餘承東似乎再也停不下來了。
2K 屏用在手機上完全就是忽悠人
這句話最早是出現在餘承東的個人微博上,但真正公開說的是在華為 P8 中國區發布會上。
在回應華為 P8 為何不用 2K 屏幕時,餘承東表示:
作為理工男出身的他認為 2K 屏用在手機上完全就是忽悠人,用戶並不需要這麼高解析度的屏幕。同時他認為 2K 屏的解析度雖然很高,但卻白白浪費了手機電池的續航能力。
在友商們紛紛在自家旗艦中拿出 2K 解析度顯示屏的時候,餘承東卻在微博上洋洋灑灑寫下了幾句「手機上 2K 並無意義」的言論。
在2015年,這無疑是讓友商群起而攻的一大言論。但是,餘承東依然堅持著自己的觀點:2K 屏會影響電池續航體驗!
然而,這話沒多久就被打臉了。
今年華為旗下的榮耀品牌發布了 2K 顯示屏的榮耀 V8,當時全網都在想方設法打餘承東的臉。
不過,餘承東當年的原話是這個樣子的:
最近看到一些國內廠商在新手機上使用2K解析度屏,感覺有點荒唐。
6英寸及以下尺寸的屏,普通人眼睛幾乎無法區分出 FHD 與 2K,2K 屏聽起來解析度高,卻白白增加手機功耗,影響手機電池續航能力,這恐怕不是真正用戶體驗導向吧?!
甚至對於5英寸以下尺寸,FHD 與 HD 解析度,普通人眼看也沒有很明顯差異。
雖然餘承東的這段話並非代表所有人的觀點,也在當時成為不少網友抨擊的對象,不過細想似乎又挺有道理的樣子。
在 2015 年,1080P 解析度顯示屏夠用的這一點是得到充分的認可的。直到 2015 年中下旬,2K 屏幕逐漸出現在各家廠商的旗艦機型上。
但後來由於 2K 屏應用技術在上一年尚未真正成熟,很多當年選擇了 2K 顯示屏的廠商都紛紛在後期的產品裡回到了更經濟的 1080P 解析度顯示屏。
就連在上一年發布了 4K 顯示屏的索尼大法,也壓不住屏幕的耗電問題,在今年全盤用上 1080P 顯示屏。
直到現在,2K 顯示屏仍然沒能徹底統治市場,只有部分廠商還在繼續用這一超前的解析度。
對於榮耀V8,餘承東今年解釋到,華為對2K屏的功耗控制已經達到可以接受的標準。
換句話說就是:咱麒麟處理器帶得動 2K 屏了!耗電控得住這塊顯示屏了!所以我們用 2K 是可以的!
然而,在這樣的前提下,華為非榮耀的高端產品仍然以 1080P 解析度作為主流,未曾涉足 2K 屏。慢慢的,消費者對於 2K 屏的熱度也逐漸下降。
事實證明,餘承東的「2K 屏無意義論」在一定意義上是個正確的說法,當然這也並非是代表了所有廠商、用戶的看法。
所以在這次的事件裡,餘承東做了一個看起來非常明智的選擇。
2015 年 10 月,餘承東分別在「京東集團與騰訊集團合作發布會」和「華為 Mate 8 發布會」中再次誇下海口。
這下餘承東可厲害了,一次說出了三個天大的牛逼:
華為手機 2015 年銷量將過億
不少人談及餘承東的時候,都會記得這麼一句口頭禪。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
這是餘承東制定銷售目標的一個方針,大概就是——起勁往大吹。
從華為 P6 開始,餘承東就為每一款旗艦手機都定下了賣出 1000 萬臺的銷量。儘管最後或許只能賣個 500~600 萬臺,但餘承東也算贏了。畢竟「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嘛。
吹個千萬臺,賣出的數量折中也就差不多啦。但是餘承東這麼一吹,卻有一個意外的收穫。憑藉他的一張嘴,不費錢,隨便都能給華為製造那麼一點話題,想了下又挺划算的。
好比黃章在魅族論壇留下的一句「不喜歡就滾」,一旦鬧起來,總有人認為那是霸氣、對口!這就是粉絲經濟的來源。能夠造就話題,至今都是一件非常牛逼的事情。
去年,餘承東給華為手機定下了出貨量過億,收入 160 億美元的目標,無疑讓業界震驚。
一億臺大概是個多大的量呢?
大多數用戶認為小米去年賣的不錯,但是小米全年的銷量大概是 7000 萬臺左右。
加上國內手機市場增幅直線下降,從 2014 年的 14% 左右,下滑到僅有個位數增長。
在這個時間點,餘承東定下了一億臺的銷售目標,無疑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然而,今年年初,知名數據統計公司 IDC 公布了2015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華為排在蘋果三星之後,位列全球第三。在這份報告裡,IDC 提到,華為 2015 年全年的銷量達到了 1.066 億臺。
這個成績使得華為成為了繼蘋果、三星、諾基亞之後全球第四家年銷量過億的手機廠商。餘承東的過億銷量,就這樣實現了,雖然未能達到預期所「吹」的 1.2 億的銷量,但卻足以讓友商側目了。
「除了銷量,那年餘承東還開始吹超越XX品牌。」
三到五年,華為要超越蘋果三星。
兩到三年,華為要超越蘋果三星。
小安基本已經可以預料,明年的某場大會上,餘承東就會說出「還有一到兩年,華為即將要超過蘋果三星」這樣的說辭來了。
這麼吹出來的牛逼,到底實際不實際呢?小安得到了這麼一些數據,大家先看看。
在國內市場,根據幾個調研機構的數據顯示,華為佔據著國內市場的銷量第一位,直接在主場壓制了蘋果以及三星的銷量。而在全球市場上僅次於蘋果和三星,位居第三。
憑藉著海外市場的優勢,華為有 50% 的銷量都源於海外市場,這是直接開始搶三星以及蘋果的老本。
還是列一組數據比較有說服力:
三年前全球手機市場份額
2016全球手機市場份額
華為
4.9%
9.4%
三星
31.3%
22.4%
蘋果
15.3%
11.8%
從數據可以看出,這幾年來,華為的全球份額不斷地在增長。
而三星以及蘋果的銷量卻在整體的下滑,雖說不是所有下滑的量都是華為侵蝕的。但無可否認華為在近兩年來在全球的銷量持續上揚。
按照這樣的增長趨勢,華為確實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至於何時能超越三星,能否超越三星,誰說的準呢?
此外,餘承東在專訪中還提到:榮耀品牌的銷量將超越小米手機。榮耀以及小米都是主打線上市場的手機品牌,而小米在市場上做了五年,成功統治了國內手機的線上商城。
小安認為,榮耀這個後期之秀,要在短時間內超越小米手機可能是個比較難以實現的點。不過從帳面上看,榮耀手機呈現出了「急起直追」的架勢,緊追小米手機:
小米手機 2015 年全年的銷量是 7000 萬臺左右。
而直到 2015 年年底,榮耀手機的銷量已經超越了 4000 萬臺。
從今年的表現來看,小米能不能維持去年 7000 萬臺的銷量都是一個迷。反觀榮耀,榮耀手機不斷在「雙11」、「雙12」等各大電商的銷量榜中露臉了。
當然,紅米手機還是佔據了 1000 元以下手機市場的「半壁江山」。
去年榮耀「雙12」 的粉絲狂歡上,榮耀總裁趙明明確表示「2016 年的手機銷售量預計將是 2015 年基礎的兩倍」,也就是 8000 萬臺。
總結起來就是,一個是老前輩難以為繼,一個是新秀強勢崛起。
根據從以上的種種現實,小安發現:
餘大嘴吹是吹,但是吹得還是比較靠譜的。
講事實,華為近幾年的銷量也確實讓餘承東有了再吹牛的資本。
再者,餘承東作為一個「商人」,吹牛似乎是一件合乎情理的事。
誰做生意又不吹自家的產品好呢?
羅永浩曾經這麼說過:
商業不是做慈善,吹牛是成功企業家的必備條件。
況且,餘承東這麼一吹,還真的有不少是已經實現了的,比方說產品和銷量。你可以說餘承東只會吹,但如果要忽視華為這幾年的成就,揪著餘承東吹過的牛逼來開刀。編者會說,你還是有點嫩了。|最新最全手機科技數碼資訊,盡在安卓中國! 關注微信公眾號:安卓論壇(anzhuo-cn)、好機友(jiyou3g)|登陸安卓中國官網瀏覽更多精彩資訊(http://www.anzhu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