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充電器電路設計與BOM全攻略

2020-11-21 電子產品世界

  無線電技術用於通信,已經在全世界流行了近一百年。從當初的無線電廣播和無線電報,發展到現在的衛星和微波通信,以及普及到全球幾乎每一個個人的移動通信、無線網絡、GPS等。無線通信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沒有無線通信,信息化社會的目標是不可議的。然而,無線通信傳送的都是微弱的信息,而不是功率較大的/能量。因此許多使用極為方便的可攜式的移動產品,都要不定期地連接電網進行充電,也因此不得不留下各種插口和連接電纜。這就很難實現具有防水性能的密封工藝,而且這種個性化的線纜使得不同產品的充電器很難通用。如果徹底去掉這些尾巴, 移動終端設備就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也易於實現密封和防水。這個目標必須要求能量也像信息一樣實現無線傳輸。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9103.htm

  能量的傳送和信號的傳輸要求顯然不同,後者要求其內容的完整和真實,不太要求效率,而前者要求的是功率和效率。雖然能量的無線傳送的想法早已有之,但因為一直無法突破效率這個瓶頸,使它一直不能進入實用領域目前,這個瓶頸仍然沒有實質性的突破。但是如果對傳輸距離沒有嚴格要求(不跟無線通信比),比如在數cm(本文稱微距)的範圍內,其傳輸效率就很容易提高到滿意的程度。如果能用比較簡單的設備實現微距條件下的無線傳能,並形成商業化的推廣應用,當今社會隨處可見的移動電子設備將有可能面臨一次新的變革。

  工作原理

  將直流電轉換成高頻交流電,然後通過沒有任何有有線連接的原、副線圈之間的互感耦合實現電能的無線饋送。基本方案如圖1所示。

  

  本無線充電器由電能發送電路和電能接收與充電控制電路兩部分構成。

  電能發送部分

  如圖2,無線電能發送單元的供電電源有兩種:220V交流和24V直流(如汽車電源),由繼電器J選擇。按照交流優先的原則,圖中繼電器J的常閉觸點與直流(電池BT1)連接。正常情況下S3處於接通狀態。

  無線充電模塊

  當有交流供電時,整流濾波後的約26V直流使繼電器J吸合,發送電路單元便工作於交流供電方式,此時直流電源BT1與電能發送電路斷開,同時LED1(綠色)發光顯示這一狀態。經繼電器J選擇的+24V直流電主要為發射線圈L1供電,此外,經IC1(78L12)降壓後為集成電路IC2供電,為保證J的動作不影響發送電路的穩定工作,電容C3的容量不得小於2200uF。

  

  圖2無線電能發送單元電路圖

  電能的無線傳送實際上是通過發射線圈L1和接收線圈L2的互感作用實現的,這裡L1與L2構成一個無磁芯的變壓器的原、副線圈。為保證足夠的功率和儘可能高的效率,應選擇較高的調製頻率,同時要考慮到器件的高頻特性,經實驗選擇1.6MHz較為合適。IC1為CMOS六非門CD4069($0.1125),這裡只用了三個非門,由F1,F2構成方波振蕩器,產生約1.6MHz的方波,經F3緩衝並整形,得到幅度約11V的方波來激勵VMOS功放管IRF640($0.4600).足以使其工作在開關狀態(丁類),以保證儘可能高的轉換效率。為保證它與L1C8迴路的諧振頻率一致。可將C4定為100pF,R1待調。為此將R1暫定為3K,並串入可調電阻RP1。在諧振狀態,儘管激勵是方波,但L1中的電壓是同頻正弦波。由此可見,這一部分實際上是個變頻器,它將50Hz的正弦轉變成1.6MHz的正弦。

  電能接收與充電控制部分

  正常情況下,接收線圈L2與發射線圈L1相距不過幾cm,且接近同軸,此時可獲得較高的傳輸效率。電能接收與充電控制電路單元的原理如圖3所示。L2感應得到的1.6MHz的正弦電壓有效值約有16V(空載)。經橋式整流(由4隻1N4148($0.0054)高頻開關二極體構成)和C5濾波,得到約20V的直流。作為充電控制部分的唯一電源。

  由R4,RP2和TL431($0.0625)構成精密參考電壓4.15V(鋰離子電池的充電終止電壓)經R12接到運放IC的同相輸入端3。當IC2的反相輸入端2低於4.15V時(充電過程中),IC3輸出的高電位一方面使Q4飽和從而在LED2兩端得到約2V的穩定電壓(LED的正嚮導通具有穩壓特性),Q5與R6、R7便據此構成恆流電路I0=2-0.7R6+R7。另一方面R5使Q3截止,LED3不亮。

  

  圖3無線電能接收器電路圖

  當電池充滿(略大於4.15V)時,IC3的反相輸入端2略高於4.15V。運放便輸出低電位,此時Q4截止,恆流管Q5因完全得不到偏流而截止,因而停止充電。同時運放輸出的低電位經R8使Q3導通,點亮LED3作為充滿狀態指示。兩種充電模式由R6、R7決定。這個非序列值可以在E24序列電阻的標稱值為918的電阻中找到,就用918的也行。如果作為產品設計,這部分電路應當儘可能微型化(電流表電壓表只是在實驗品中調試時用,產品中不需要),最好成為電池的附屬電路。

  主要元器件選擇

  電源變壓器T1:5VA18V,這裡利用現有的雙18V的,經整流濾波後得到約24V的直流繼電器J:DC24V,經測量其可靠吸合電流為13mA,保險管FUSE:快速反應的1A,可調電阻RP1和RP2:用精密可調的,諧振電容C8:瓷介電容耐壓不小於63V,整流橋D5-D8:用高頻開關管1N4148,精密電壓源:TL431,運放IC3:OPA335($1.1875),TI公司的軌對軌精密單運放,電晶體Q3、Q4和Q5:要求漏電流小於0.1uA,放大倍數大於200,圖中已標型號,發光管LED2:普亮(紅),正向VA特性儘可能陡直(動態電阻小,穩壓特性好),發送線圈L1:用U1mm的漆包線在U66mm的圓柱體(易拉罐正好)上密繞20匝,用502膠適當粘接,脫胎成桶形線圈,接收線圈L2:用U0.4mm的漆包線在同樣的圓柱體上密繞20匝,脫胎後整理成密圈形然後粘接固定。這是為了使接收單元儘可能薄型化。

  調試要點

  作為可行性探索實驗的樣機,本設計僅針對100mAh左右的小容量鋰離子電池和鋰聚合物電池,適用於MP3、MP4和藍牙耳機等袖珍式數碼產品。將它推廣到大容量電池,並不存在原則性的障礙。當然,從實驗室的樣機到市場中的產品,可能還有比較漫長和艱難的工作,如電磁輻射的洩漏問題,成本控制與產品工藝,以及市場切入與消費啟動等。


相關焦點

  • 關於經典無線充電器電路模塊的分析和設計
    打開APP 關於經典無線充電器電路模塊的分析和設計 發表於 2019-08-22 11:30:39 設計了一種簡單實用的無線傳能充電器
  • 電磁感應式無線充電器電路設計—電路圖天天讀(251)
    因不同的類型電子產品需要使用不同的充電 器,充電時還要尋找合適的插口和理順接線,筆者利用電磁感應原理,設計了智能無線充電器。
  • 實用無線充電器設計[附電路圖]
    基本功能是通過線圈將電能以無線方式傳輸給電池。只需把電池和接收設備放在充電平臺上即可對其進行充電。實驗證明.雖然該系統還不能充電於無形之中.但已能做到將多個校電器放置於同一充電平臺上同時充電。免去接線的煩惱。
  • 基於電磁感應原理的無線充電器電路設計
    1 無線充電器原理與結構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46453.htm無線充電系統主要採用電磁感應
  • 手機無線充電器功放電路中MOS管的解決方案
    手機無線充電器功放電路中MOS管的解決手機無線充電器和十年前相比,手機在我們生活時間中的佔比已經翻了不止一倍。無線充電設備以其便攜性及適配度佳,而備受市場青睞。手機無線充電系統參數及電路原理圖2019年,You Qin Hua設計了一種基於磁共振的手機無線充電器,並提出了提高無線充電傳輸效率的有效方法。
  • 基於DW540通用Qi無線充電器的設計*
    盧翠珍(百色學院,廣西 百色 533000)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6/414844.htm  摘 要:本設計是以DW540無線充電專用IC為核心的通用無線充電器,主要由主控IC模塊、電源輸入模塊、電流檢測模塊
  • 智能無線充電系統電路設計詳解 —電路圖天天讀(180)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9098.htm  智能無線充電器利用電磁感應原理,是非接觸充電系統,不再通過導線(充電線)傳輸電能,而是無線傳輸方式充電。
  • 電磁感應式智能無線充電器設計方案
    ,筆者利用電磁感應原理,設計了智能無線充電器。該無線充電器具有自動感應充電和充滿電後智能斷電功能,不僅適用於各種不同充電電壓和容量的電子產品,而且能夠對多臺不同的電子產品同時進行充電。作品採用智能無線充電的設計思想,具有使用方便、適用面廣的優點,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
  • 15W無線充電器拆解
    近期MOMAX摩米士推出了一款15W無線充電器,產品採用圓盤造型設計,小巧扁平不佔地,底部金屬機身耐磨損並增加產品質感和穩定。產品支持15W輸出,向下兼容10W、5W等無線充電模式,並通過了FCC、CE、RoHS認證。下面充電頭網就對這款產品進行拆解,看看其內部設計做工如何。
  • 宜家LIVBOJ 無線充電器拆解,這設計一目了然
    最近充電頭網拿到了IKEA宜家一款LIVBOJ品牌無線充電器,機身為圓盤設計,扁平輕便,支持5V2A輸入以及最大5W無線充輸出,並且還通過了Qi、CE和CP認證。下面我們就對這款產品進行拆解,看看其內部做工用料如何。
  • 解析:一種無線充電識別電路的設計
    解析:一種無線充電識別電路的設計 秩名 發表於 2015-07-02 10:54:59   隨著用電設備對供電品質的不斷提高,以及對特殊場合、特殊地理環境的供電,使得接觸式電能傳輸方式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 簡單的無線充電器電路圖
    打開APP 簡單的無線充電器電路圖 機電匠 發表於 2020-04-11 11:42:34   電感L1和電容C1的諧振頻率為1MHz,因為電路是諧振的,所以當接收線圈沒有靠近發射線圈時,空載電流很小。   接收端同樣也採用諧振的方式,這樣能使能量的傳輸效率達到最大,肖特基二極體進行整流後經過濾波電容得到直流電,直接給電池充電,充電電流在0.6A以上。   如果將線圈做成桶形,則傳輸效率會更高。
  • 無線充電器原理與結構
    因此.非接觸式感應充電器在上個世紀末期誕生.憑藉其攜帶方便、成本低、無需布線等優勢迅速受到各界關注。因此,實現無線充電,能量傳輸效率高,便於攜帶成為充電系統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5038.htm本文設計了一種簡單實用的無線傳能充電器,通過線圈將電能以無線方式傳輸給電池。
  • 可傳輸音頻信號的簡易無線充電器設計
    摘要:無線充電技術是近年新出現的一種充電方式,其極大的方便性在很多方面有重要的應用,所以擴展無線充電器的應用功能必不可少,基於電磁耦合共振原理設計一種充電過程中可同時進行音頻信號傳輸的無線充電裝置,實現信號、能量同時傳遞的多功能化,針對無線充電器的電磁場分布和發射電路的設計,從工作原理到電路逐步分析
  • 汽車溫度控制系統連接器電路設計攻略 —電路圖天天讀(96)
    打開APP 汽車溫度控制系統連接器電路設計攻略 —電路圖天天讀(96) Dick 發表於 2015-01-26 11:43:18
  • 電源工程師設計全攻略:電源電路圖錦集
    UC3842各點時序如圖所示,只有當E點為高電平時才有信號輸出 ,並且a、b點全為高電平時,d點才送出高電平,c點送出低電平,否則d點送出低電平,c點送出高電平。②腳一般接輸出電壓取樣信號,也稱反饋信號。當② 腳電壓上升時,①腳電壓將下降,R端電壓亦隨之下降,於是⑥腳脈衝變窄;反之,⑥腳脈衝變寬。
  • 電路圖天天讀(28):無線LED照明供電系統電路模塊設計
    無線供電的無接觸結構使得其與傳統的供電方式相比有以下特點:供電系統和負載之間無任何接觸,無磨擦,易維護;不受負載運動速度的限制;無噪聲汙染;能在各種惡劣的條件下工作(如水下、冰雪天氣和地下等);由於頻率高,因此體積小。這種近距離無線供電技術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比如無線充電器,只需將手機、PDA等行動裝置放上去,無需插拔連線就可以充電,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 realme真我無線充電器拆解,內部竟設計得如此簡潔
    最近充電頭網拿到了realme真我一款無線充電器,產品支持5V2A或9V2A輸入以及可以進行最大10W 無線充輸出,機身為圓盤設計,扁平輕便。下面我們就對這款產品進行拆解,看看其內部做工用料如何。一、realme真我無線充電器外觀realme真我無線充電套裝包括灰色無線充電器和白色
  • 拆解報告:CYSPO三合一無線充電器T3
    在蘋果宣布AirPower項目失敗之後,不少第三方廠商紛紛推出三合一無線充電器,為擁有蘋果無線充電三件套的用戶提供了諸多非常不錯選擇。近日,充電頭網拿到一款由將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開發的三合一無線充電器T3,與常規產品不同的是 ,這款無線充結構設計非常巧妙,不佔空間。看似是一個手機支架,實則集成了手機無線充電器、手錶無線充電器、耳機無線充電器三個功能。
  • 經典微距離無線充電器創新設計方案詳解
    經典微距離無線充電器創新設計方案詳解 秩名 發表於 2013-08-15 11:49:12   1 引言   無線電技術用於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