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隨著天氣轉晴,水位下降,防汛形勢日漸趨緩。可是,吳正忠的車後備箱裡仍然放著一雙滿是泥濘的雨靴。
「水位正在下降,但頭腦裡的防汛弦還不能放鬆。」皮膚曬得黝黑的吳正忠說,他隨時做好戰鬥準備。
吳正忠是蕪湖市弋江區總工會主席。7月上旬,長江蕪湖段水位上漲較快,防汛形勢驟然緊張。在弋江區直機關工委募集防汛志願者時,吳正忠主動請纓。「他們都說我是『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吳正忠說,「在關鍵時刻,要盡最大努力發揮工會職能,尤其是要加強和企業工會的聯繫,形成合力。」
7月13日,是吳正忠防汛值班的第一天。當天,他與街道、村居幹部群眾共同巡堤查險,他拿著手電筒、踩著泥濘、扛著鐵鍬,走完4公裡,對大塘排灌站、鬥門等重點區域進行地毯式排查。
7月15日,被暴雨驚醒的吳正忠再也無法入眠。「一些年久的工程設備,萬一生鏽導致江水回滲,河水會暴漲甚至危及兩岸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看到暴雨從前一個晚上就一直下個不停,吳正忠心急如焚。他立即起身,冒雨來到大堤,查看水情、巡視河堤,了解貧困戶的房屋防水情況。
7月16日10時20分,雨勢減小,得空的吳正忠通知大家到各點排查安全隱患,督促街道工會幹部堅守防汛一線,緊盯河流水位。在發現值守點生活物資緊缺時,他立即聯繫街道總工會及時補充。
這些天來,吳正忠與志願者們連續作戰,累了就在大壩上坐一會,渴了喝上幾口水,餓了用方便麵充飢。「我是黨員又是一名工會幹部,防汛救災是我應該做的。」作為第一批上堤的志願者,吳正忠在多天的一線巡堤中已經眼圈發紅,聲音也有些沙啞。
「不僅要巡堤查險,還要聽聽村民的聲音,看他們最擔心什麼,有沒有好的防洪建議。」在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後,吳正忠和大家商量決定除了24小時輪值巡堤,還要加高堤壩。
與此同時,弋江區總工會號召轄區工會組織成立防汛搶險突擊隊,多家企業工會積極響應。新亞特電纜股份公司成立抗洪搶險突擊隊以及「紅芯」突擊隊支援高溝鎮;中夢集團成立抗洪小分隊支援劉渡中心小學……
記者採訪期間,正好遇到蕪湖市濱江4050工程公司負責人吳相標聯合幾個企業負責人,冒雨將幾車救援物資送到白馬街道防汛抗洪指揮中心。這位企業家說,「我們公司很早就成立了工會。這次工會發出號召,我肯定要儘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