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我是大橘,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經常關注半導體行業的小夥伴都知道,臺積電是一家很有名氣的晶片代加工廠商,是全球第一家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企業,在領域內有較大的影響力,蘋果,華為等公司都要通過臺積電來生產晶片。
華為和蘋果每年都會為臺積電貢獻比較多的營收,光是華為在去年僅就給臺積電貢獻了361億的營收,但是自從去年臺積電拿下了高通驍龍865的訂單後,三星就一直對此耿耿於懷,畢竟之前高通的高端晶片都是三星代加工的,臺積電的出現讓他的業績變得沒有以前好了。
現在三星只能加工驍龍765G晶片,這也是無奈之舉,不過臺積電本身確實是有實力,7nm的優化完全不必三星7nm EUV差,不過根據韓媒透露,高通的驍龍875和一些中低端晶片很可能會交給三星代加工,這也出乎了臺積電的意料。
畢竟臺積電當初給高通代加工驍龍865時他們的合作還是很好的,現在他已經失去了華為和高通這兩個大客戶,這對於臺積電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不過臺積電現在卻宣布了一個大消息。
這個大消息就是臺積電可以量產5nm晶片了,不少人都覺得5nm或許就是極限了,可是臺積電卻一直在表示摩爾定律沒有停止,並未接近晶片的工藝定點,明年說不定還能試產3nm,預計在後年的時候就可以量產了,這也讓高通悔不當初,想不到臺積電的技術更新換代的這麼快。
根據產業鏈的相關人員表示,3nm地下一代就是2nm了臺積電已經把2nm的生產線建立在了新竹科學園區,就連臺積電的運營組織資深副總經理都說過他們獲得了建設2nm生產線的土地,已經跟某家客戶產生了深度合作,目前正在加快2nm工藝的研發,如果按照這種程度發展下去,那未來半導體行業可能要「變天」了。
不過三星看到臺積電技術進步後肯定會奮起直追,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而且我國現在也在進行光刻機的研發,準備投入上萬億美元進入半導體行業,華為也召集了2萬名科研人員自研14nm的光刻機,預計在2022年之前把14nm光刻機自研出來。
其實高通選擇跟三星合作的原因可能有2個,第一個是三星的代加工比較便宜,可以節省很多成本,而且三星也買了高通不少晶片,臺積電只是代加工,他們並沒有自己的手機品牌,因此跟高通的合作相對來說沒有那麼緊密,因此高通才會更青睞三星。
不過臺積電、三星這些廠商之間競爭對於消費者來說也是一件好事,畢竟有了競爭才有壓力,這些廠商也會更努力地為消費者帶來好產品,不然遲早會被市場所淘汰,最終受益的還是我們消費者,各位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