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平尺5萬,收購這種作品值嗎?
這是一位網友發來的提問,發了幾幅書法作品,問這樣的字每平尺5萬收購,值不值?看了這三幅書法作品,不知道是否為名家所書,但看落款名頭很大,個人覺得單單從書法水平上看,恐怕值不了5萬塊錢一平尺,對於書法作品來說,5萬一平尺是一個很高的價格了,即使當今一流的書法名家,也很難每一幅作品都能賣到這個價格。
這3幅書法作品很明顯還很稚嫩,雖然我們能夠看出作者還是有一定書法功底的,從書法的落款可以看出作者學習漢代的隸書《張遷碑》,字體寫的有一點誇張,想要寫出一點新意來,卻顯得還很稚嫩,大概就像一位少年,非要去模仿老年人的感覺。總感覺作者是可以寫好的,比如落款部分的字就遠遠好於正文,未必非要寫成如此誇張以表示自己的個性和另類。
當代書法的很多創新一類的作品也常常有這樣的問題,為了表示創新而創新,往往為了追求新意,不經意間丟掉了書法最基本的東西,比如一些現代派書法,他們急於創新,為了追求形式上的不同,曾做過很多嘗試,甚至不寫漢字了,把書法當成純正的細條或者水墨藝術,一個丟掉了書法的最基本的要素漢字,一個忘記了書法的核心筆法,追求外形的創新,忘掉了書寫的本質。
還有最近一段時間比價火的「吼書」和「射書」,這兩種書寫形式確實是很新鮮,但是作者卻逾越了書法最基本的規則,沒有在一定的底線下玩耍,就稱不上是書法了,只能是一種行為藝術,或者作者有著自己的想法、創意和要表達的思想,但是離開了書法的法度,這一切都不能叫書法的創新了。
追求創新是好的,但是創新的基礎還是要以書法的基本評價要素為基礎,自己覺得是新的,未必就是好的,要能經得起檢驗和質疑。書法的創新不是譁眾取寵,是在深入研究傳統書法技法的基礎上,在其中尋找可以創新的契機,這種創新才能成為書法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