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為何與函數式編程「墜入愛河」?

2020-09-05 讀芯術

全文共3588字,預計學習時長9分鐘


圖源:unsplash


函數式編程發展至今已有60年的歷史,但是截至目前,它仍然算是比較小眾。儘管像Google這樣的大公司依賴於函數式編程的關鍵概念,但是普通程式設計師對此幾乎一無所知。


這種情況即將改變了。不僅是Java或Python這樣的語言越來越多地採用了函數式編程的概念,類似Haskell這樣的新語言也正在完全實現函數式編程。


簡單來說,函數式編程就是為不可變變量構建函數。與之相反,面向對象的編程則是有一組相對固定的函數,而用戶主要是修改或添加新變量。


由於函數式編程的特性,它非常適合完成諸如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之類的需求任務。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用戶要告別面向對象的編程,轉而完全使用函數式編程。但用戶需要了解其基本原理,以便在適當的時候使用它們以發揮優勢。


一切都是為了消除副作用


要了解函數式編程,首先需要了解函數。函數是將輸入轉換為輸出的東西,它並不總是這麼簡單。下面看一個Python中的函數:


def square(x): return x*x


這個函數很簡單。它需要一個變量 x,或者是一個int,又或者是float或double,然後輸出該變量的平方。


現在再思考這個函數:


lobal_list = []def append_to_list(x): global_list.append(x)


乍一看,該函數看起來像是接受了一個任意類型的變量x,並且由於沒有 return 語句,它不會返回任何值。


請等一下!如果未事先定義global_list,那麼該函數將不起作用,並且在經過修改後仍輸出相同的列表。儘管global_list從未被視為函數的輸入,但使用函數時它也會發生改變:


append_to_list(1)append_to_list(2)global_list


它將返回[1,2]而不是一個空列表。即使我們對此並不明確,但這表明該列表確實是該函數的輸入。這種不明確可能會造成問題。


圖源:GitHub


不忠實於函數


這些隱含的輸入,或在其他情況下的輸出,有一個官方的名稱:side effects(副作用)。雖然本文所舉的只是一個簡單的示例,但是在更複雜的程序中,這些副作用可能會導致真正的困難。


請思考一下如何測試append_to_list:用戶不僅需要閱讀第一行並使用任意的x來測試函數,還需要閱讀整個定義,理解其作用,定義global_list並且以這種方式進行測試。當需要處理帶有數千行代碼的程序時,此示例中的簡單操作可能很快就會變得乏味無趣。


有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法:忠於函數認定為輸入的內容。


newlist = []def append_to_list2(x, some_list): some_list.append(x)append_to_list2(1,newlist)append_to_list2(2,newlist)newlist


它並沒有做出太大的改變。輸出仍然是[1,2],並且其他所有內容也保持不變。但是有一樣改變了:該代碼現在擺脫了副作用。


現在,當查看函數聲明時,用戶能確切地知道發生了什麼。因此,如果程序運行不正常,用戶也可以輕而易舉地單獨測試每個功能,並查明哪個功能有問題


函數式編程正在編寫純函數


沒有副作用的函數是指其輸入和輸出都具有明確的聲明,而沒有副作用的功能就是純函數。


函數式編程一個非常簡單的定義:僅用純函數編寫程序。純函數永遠不會修改變量,而只會創建新的變量作為輸出。(筆者在上面的示例中稍微「作弊」了一下:它遵循函數式編程的原則,但仍使用全局列表。用戶可以找到更好的示例,但這只是基本原則。)


此外,對於給定輸入的純函數,可以得到特定的輸出。相反,不純函數則依賴於一些全局變量。因此,如果全局變量不同,則相同的輸入變量可能導致不同的輸出。不純函數會使代碼的調試和維護變得更加困難。


有一個更容易發現副作用的小竅門:由於每個函數都必須具有某種輸入和輸出,因此沒有任何輸入或輸出的函數聲明一定是不純的。如果採用函數式編程,這些則可能是第一批需要的更改聲明。


圖源:unsplash


函數式編程不僅只有Map和reduce


函數式編程中不包含循環結構(Loops),請看下面這些Python中的循環:


integers = [1,2,3,4,5,6]odd_ints = []squared_odds = []total = 0for i in integers: if i%2 ==1 odd_ints.append(i)for i inodd_ints: squared_odds.append(i*i)for i insquared_odds: total += i


相較於我們要執行的簡單操作,以上代碼明顯過長。而且由於修改全局變量,它也不夠有效。我們可以用以下代碼替代:


from functools import reduceintegers = [1,2,3,4,5,6]odd_ints = filter(lambda n: n % 2 == 1, integers)squared_odds = map(lambda n: n * n, odd_ints)total = reduce(lambda acc, n: acc + n, squared_odds)


這是完整的函數。因為不需要迭代一個數組的許多元素,所以它更短也更快。而且,一旦了解了 filter、map和reduce 如何工作,代碼也就容易理解了。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函數代碼都使用map、reduce 等。這也不意味著需要藉助函數式編程來理解map 和 reduce,這些函數只是在抽象循環時彈出很多。


· Lambda functions:談及函數式編程的發展史時,許多人都會先提及lambda函數的發明。儘管,lambda毫無疑問是函數式編程的基石,但這並不是根本原因。Lambda函數是可使程序發揮作用的工具。但是,lambda也可用於面向對象的編程。


· Static typing:上面的示例不屬於靜態輸入,而是函數式的。即使靜態類型為代碼增加了一層額外的安全保護,但也並非一定要其函數化,不過這可能會是錦上添花。


一些語言對函數式編程更加友好


圖源:unsplash


Perl


Perl對於副作用的處理方法與大多數程式語言截然不同。它包含一個神奇的參數 $_,這使得處理副作用成為Perl核心功能之一。儘管Perl確實有其優點,但作者不會嘗試使用它進行函數式編程。


Java


如果要用Java編寫函數式代碼的話,只能自求多福了。因為該程序的一半不僅將都是static 關鍵字,而且其他大多數Java開發人員也會將此程序視為恥辱。


Scala


Scala是一個很有趣的語言:它的目標是統一面向對象和函數式編程。很多人都覺得這很奇怪,因為函數式編程旨在徹底消除副作用,而面向對象的編程則試圖將副作用保留在對象內部。


話雖如此,許多開發人員將Scala視為一種可以幫助他們從面向對象編程過渡到函數式程式語言,這可能會幫助他們在未來幾年更容易完全過渡到函數式編程。


Python


Python積極鼓勵使用函數式編程。下列事實證明了這一點:每個函數在默認情況下都有至少有一個輸入self。這就像是Python之禪:顯式比隱式好!


Clojure


根據其創建者的說法,Clojure的函數化達到80%。默認情況下,正如在函數式編程中所需要的,它的所有值都是不可變的。但是,可以通過對這些不可變值使用可變值包裝類來解決此問題。當打開這樣的包裝類,可變值將再次不可變。


Haskell


這是極少數純函數式和靜態類型的語言之一。儘管在開發過程中可能會耗費大量時間,但在調試程序時這些付出都會獲得巨大回報。它不像其他語言那樣容易學習,但是絕對值得花時間學習。


圖源:unsplash


與面向對象的編程相比,函數式編程仍然小眾。但是,如果說在Python和其他語言中加入函數式編程原理意味著什麼的話,那就是函數式編程正越來越受到關注。這完全說得通:函數式編程對於大型資料庫、並行編程和機器學習大有裨益。而在過去十年間,這些迎來了蓬勃發展。


雖然面向對象編程有著不可估量的優點,但函數代碼的優點也不容忽視。只需要學習一些基本原理,就足以讓用戶成為一名開發人員,並為未來做好準備。


留言點讚關注

我們一起分享AI學習與發展的乾貨

如轉載,請後臺留言,遵守轉載規範

相關焦點

  • 從Python到Haskell:程式設計師為何與函數式編程「墜入愛河」?
    圖源:unsplash函數式編程發展至今已有60年的歷史,但是截至目前,它仍然算是比較小眾。儘管像Google這樣的大公司依賴於函數式編程的關鍵概念,但是普通程式設計師對此幾乎一無所知。這種情況即將改變了。
  • 海莉斯坦菲爾德墜入愛河
    海莉新浪娛樂訊 據外媒,海莉斯坦菲爾德(Hailee Steinfled)目前對外宣稱自己已墜入了愛河,但沒有提到外界盛傳的緋聞男友—來自已解散的One Direction的隊員尼爾霍蘭(Niall Horan)這位21歲的女歌手兼演員在接受採訪時談及了墜入愛河的感受
  • Swift 不是多範式函數式程式語言
    長期以來,它一直是主流的範式,並且一直長時間地主導著CS程序,以至於許多程式設計師都認為這是必然的。他們認為只有像Fortran這樣的「古老語言」才會缺乏對象(而現在,甚至連Fortran都支持對象了)。但是面向對象編程(OOP)只是思考問題的一種方式。函數式編程是思考問題的另一種方式。函數式編程主要是將問題分解為接受並返回不可變值的函數。
  • Java函數式編程快速入門:Lambda表達式與Stream API
    函數式編程(Functional Programming)是一種編程範式。它已經有近60年的歷史,因其更適合做並行計算,近年來開始受到大數據開發者的廣泛關注。Python、JavaScript等當紅語言對函數式編程支持都不錯,Scala更是以函數式編程的優勢在大數據領域攻城略地,即使是老牌的Java為了適應函數式編程,也加大對函數式編程的支持。
  • 函數式編程是未來的最佳編碼範例嗎?
    簡而言之,函數式編程需要為固定變量構建純函數並通過其響應更改狀態。 相反,其他程式語言具有通過更改程序中變量引用來更改應用程式狀態的能力。 您可以在本文中了解功能編程與面向對象程序的更多區別。由於其純粹的性質,函數式編程對於令人垂涎的任務(如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印象深刻。
  • 函數式編程
    來源:酷殼網-陳皓 連結:https://coolshell.cn/articles/10822.html當我們說起函數式編程來說,我們會看到如下函數式編程的長相:函數式編程的三大特性函數式編程的幾個技術map & reduce:這個技術不用多說了,函數式編程最常見的技術就是對一個集合做Map和Reduce操作。這比起過程式的語言來說,在代碼上要更容易閱讀。
  • 函數式編程如何能在常規軟體開發中佔一席之地
    如果你是在使用很傳統的程式語言,例如Java或C#,你應該知道了,這些語言很快就將引入一些函數式編程特徵。就在這美麗的新世界即將來到之際,就在我們摩拳擦掌打算大幹一番之前,我想,現在應該是我們暫停一下、反省一下函數式編程在我們的日常應用開發中是否合適的好時機。 什麼是函數式編程?簡單的回答:一切都是數學函數。
  • 組合軟體:為什麼要在 JavaScript 中學習函數式編程?
    最後從零開始探索 ES6 和 函數式編程!希望所有新概念在這個過程中都被解釋到了 - 但是別指望會太舒適。如果你是一個已經熟悉 JavaScript 或者純函數式語言的老手,也許你會認為用 JavaScript 來探究函數式編程簡直個笑話。請把這些想法放一邊,試著用開放的心態來接觸這份資料。
  • 函數式編程那些事兒
    函數式編程是一種編程範式,在其中它試圖將每個函數都綁定到純數學函數中。這是一種聲明式的編程風格,著重於解決什麼而不是如何解決。Clojure,Common Lisp,Erlang,Haskell和Scala是遵循函數式編程方法的一些著名程式語言。編程範例基於lambda演算,下面簡要說明:Lambda演算它使用表達式來代替語句。
  • Java函數式編碼結構-好程式設計師
    好程式設計師Java培訓分享Java函數式編碼結構,本文將探討三種下一代JVM語言:Groovy、Scala和Clojure,比較並對比新的功能和範例,讓Java開發人員對自己近期的未來發展有大體的認識
  • Java之Lambda函數式編程應用舉例,鏈式語法「真乾貨來拿走」
    Java之Lambda函數式編程應用舉例,鏈式語法「真乾貨來拿走」 java 8 Lambda函數式編程,像阿里、騰訊這樣的大網際網路公司早就已經使用的技術。學習下jdk8的新特性,對提高開發效率和寫出缺陷更低的代碼都非常有好處,時代在進步程式語言也在進化。
  • Java如何支持函數式編程?
    Java是面向對象的語言,無法直接調用一個函數。Java 8開始,引入了函數式編程接口與Lambda表達式,便於開發者寫出更少更優雅的代碼。什麼是函數式編程?函數式編程的特點是什麼?函數式編程並非一個很新的東西,早在50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了。近幾年,函數式編程越來越被人關注,出現了很多新的函數式程式語言,比如Clojure、Scala、Erlang等。一些非函數式程式語言也加入了很多特性、語法、類庫來支持函數式編程,比如Java、Python、Ruby、JavaScript等。除此之外,Google Guava也有對函數式編程的增強功能。
  • 致開發人員:沉迷面向對象編程不可自拔?函數式編程了解一下
    函數式編程已經存在了60多年,但是到目前為止,它一直都很小眾。只有像Google這樣的改變遊戲規則的企業才會依賴函數式編程,普通程式設計師對此幾乎一無所知。這裡有一個容易發現副作用的簡單規則:由於每個函數必須具有某種輸入和輸出,因此沒有任何輸入或輸出的函數聲明必須是不純的。如果採用函數式編程,這是你可能想要更改的第一個聲明。函數式編程不僅是 map 和 reduce循環不是函數式編程中的東西。
  • 《墜入愛河》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音樂劇
    這次的《墜入愛河》號稱有著純正的「大學路」血統。與一般印象中百老匯式的大型音樂劇不同,小劇場音樂劇是大學路的特色,這次有幸感受了一番。可當代藝術中心是典型的小劇場。雖然空間有限,但其實非鏡框式舞臺反而給舞臺設計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製作團隊充分利用了劇場空間,整個舞臺結構緊湊靈活,功能多樣。通常被用作後臺的區域被設計成上下兩層的立體的演區。
  • 函數式編程/lambda表達式入門
    函數式編程/lambda表達式入門本篇主要講解 lambda表達式的入門,涉及為什麼使用函數式編程,以及jdk8提供的函數式接口 和 接口的默認方法 等等1.什麼是命令式編程命令式編程就是我們去告訴程序如何實現
  • python程式設計師進階,必學的函數式編程
    map其中,function 參數表示要傳入一個函數,其可以是內置函數、自定義函數或者 lambda 匿名函數;iterable 表示一個或多個可迭代對象,可以是列表、字符串等。私信小編01即可獲取Python編程資料map() 函數的功能是對可迭代對象中的每個元素,都調用指定的函數,並返回一個 map 對象。
  • 大數據入門:Scala函數式編程
    提到Scala,首先會提到的一個概念,就是函數式編程,這也是Scala語言區別與其他程式語言的典型特徵。Scala是一門多範式(multi-paradigm)的程式語言,設計初衷是要集成面向對象編程和函數式編程的各種特性。
  • 寫Python 代碼不可不知的函數式編程技術
    選自 Medium作者:Raivat Shah參與:魔王、Jamin本文對 Python 中的函數式編程技術進行了簡單的入門介紹。近來,越來越多人使用函數式編程(functional programming)。因此,很多傳統的命令式語言(如 Java 和 Python)開始支持函數式編程技術。本文對 Python 中的函數式編程技術進行了簡單的入門介紹。本文適合對函數式編程有基本了解的讀者。
  • 函數式編程簡介—Lambda 表達式
    Java作為面向對象的程式語言,如果按照編程種類劃分屬於命令式編程(Imperative Programming)。常見的編程範式還有邏輯式編程(Logic Programming),函數式編程(Functional Programming)。
  • 「墜入愛河」本就是一場天時地利的誤會
    「墜入愛河」是我們經常聽到、用到的一個表達。它描述的是人們與另一個人生理上和情感上的吸引和聯結。那感覺是真實、有趣,令人興奮的,它通常是堅實的友誼和愛的聯結的基礎。但不幸的是,這種狀態常常被誤認為是真正的愛,儘管實際上它只是一種被吸引時的正常情感。「墜入愛河」的感覺是真實的。我們知道,身體和大腦通過荷爾蒙改變人的精神狀態,最終影響情緒、欲望和為人處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