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創業板IPO|星網銳捷分拆銳捷網絡擬登創業板,國資背景引阿里、騰訊成前五客戶)
12月21日,資本邦獲悉,銳捷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銳捷網絡)創業板IPO申請於12月18日獲深交所受理,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
銳捷網絡是行業領先的ICT基礎設施及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主營業務為網絡設備、網絡安全產品及雲桌面解決方案的研發、設計和銷售。
2017年至2020上半年,銳捷網絡實現營收分別為37.88億元、42.82億元、52.2億元、20.06億元;同期實現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分別為3.3億元、3.52億元、3.93億元、-3286.19萬元。
2018年和2019年,銳捷網絡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的孰低者為準)分別為3.1億元和3.28億元,最近兩年累計淨利潤為6.39億元,符合上述標準。
銳捷網絡此次公開發行不超過不超過6818.18萬股,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2億元,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按照輕重緩急順序投資:新一代網絡通信系列設備研發及產業化、雲端融合解決方案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數據通信研發技術平臺、補充流動資金。
截至目前,福建省國資委持有電子信息集團100%出資額,系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另外值得關注的是,銳捷網絡是上市公司星網銳捷(002396.SZ)的全資子公司,星網銳捷是ICT應用方案提供商,主要為客戶提供包括軟體、硬體以及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信息化解決方案。
對於銳捷網絡此次闖關創業板,星網銳捷表示:儘管本次分拆將導致所持有銳捷網絡的權益被攤薄,但是通過本次分拆,銳捷網絡的發展與創新將進一步提速,進而有助於提升未來的整體盈利水平,且本次分拆上市後,公司仍是銳捷網絡的控股股東,銳捷網絡的財務狀況和盈利能力仍將反映在公司的合併報表中。
除擁有國資背景之外公告顯示,銳捷網絡近些年的前五大客戶名單中,也有不少知名公司,如:阿里巴巴、中國移動、騰訊。
銳捷網絡表示創業板IPO存在以下幾點風險:
一、毛利率下降的風險
報告期各期,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9.77%、47.20%、45.93%及37.05%。隨著近年來公司數據中心交換機產品營業收入的增長,公司產品結構有所變化。數據中心交換機具有高技術門檻的特點,目前國內僅有少數企業具備高端數據中心交換機研發能力,但同時由於其需求較為集中,單個客戶採購的金額規模較大,且一般通過招投標進行,因此其毛利率低於公司交換機產品的整體毛利率水平。如果未來出現競爭者持續進入、原有競爭對手加大市場開發力度、下遊市場規模增速放緩等情況,將導致行業競爭加劇,進而影響行業整體毛利率,從而可能導致公司毛利率下降。
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波動風險
報告期各期,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2.71億元、2.66億元、2.16億元、-7.93億元。報告期內,公司業務規模持續增長,相應員工規模持續增加,產品的研發投入持續增加,導致公司採購支出及支付給員工的工資及費用增長。同時,公司的業務開展具有一定的季節性波動,資金支出與銷售回款之間也存在一定的時間差異,從而影響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導致資產流動性風險。
三、招投標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採用渠道銷售為主、直銷為輔的銷售模式。其中,針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阿里巴巴、騰訊等銷售金額較大、需求集中且要求較高的運營商及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公司主要採用直銷模式;針對政府部門及教育、醫療、製造、商業等行業客戶,公司通過渠道銷售的方式進行銷售。由於直銷客戶及行業客戶大多採用招投標的方式進行相關產品的採購,若公司或渠道商在新的招標中未能入圍,或者即使公司入圍,在新一輪議價或競爭性談判中,中標數量及入圍產品價格出現一定程度下降,均將對公司當年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四、研發失敗風險
公司產品研發包含網絡控制與傳輸、軟體開發及硬體設計,涉及網絡通信、微電子、軟體工程、結構工程、材料、自動化、信息化等多學科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並需在研發過程中持續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由於新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如果公司在研發過程中關鍵技術未能實現突破、性能指標無法達到預期,公司將面臨研發失敗的風險,前期的研發投入將難以取得相匹配的回報,對公司業績產生不利影響。同時,各種原因造成的研發創新及相應產品轉化的進度拖延,也有可能造成公司未來新產品無法及時投放市場,對公司未來的市場競爭造成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