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王一鳴表示「未來十年,至少70%的經濟增長潛能來自城市經濟圈和城市群」。數位化時代,中國也正在興起了一個「新經濟圈」,且大有趕超城市經濟圈的勢頭。
在微信小程序上構建的「經濟圈」裡,程序的日活已經達到4億,交易額有8000億元,今年有望突破2萬億元,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商家正在湧入。
基於「微信」這個大環境,以小程序為中心,結合公眾號、微信支付、企業微信、搜一搜、微信AI等能力,已經成為網際網路生態中一個讓人無法忽視的存在,小程序經濟圈似乎已經成了商家必爭之地?
它就如同一個誘人的蛋糕,很多商家伸長了脖子試圖啃上一口,但是否入了局就能吃到蛋糕?答案或許是不確定的。不過,一成不變的人肯定會被時代所淘汰。
小程序也許不是每個商家都需要做的,但以後卻有可能是每個商家都需要用的,因為你不用,你的競爭對手會用,那你就只能眼巴巴的看著而無能為力。
即使如此,也還是有部分商家覺得小程序之類的工具可有可無。下面,我列舉出商家必須要用工具的三個理由。
一、降低經營成本
線下實體店裝修成本過高,餐飲業、服務業所面對的消費者比較看重環境,花大價錢裝修能理解。
但對於零售業來說就顯得有點冤枉了。不管賣的貨質量怎樣,如果店面裝修差了點,消費者瞄了一眼都不願進店,銷售額估計也好不到哪去。可前期如果在裝修上花大成本,回本周期很長,增大了經營風險。
在網際網路時代,最好的銷售就是把店鋪搬到線上,裝到顧客的手機裡。借用線上商城展示商品,只需要清晰的產品圖搭配上簡短的文字介紹就能吸引到顧客,不僅減少經營成本,成交率可能更高。
商家使用線上經營工具,可以節省人力和物力成本,就像信書商家APP,可以為每個商家提供專屬的小程序。無論你做餐飲、零售還是服務行業,消費者自己在小程序中完成領券、預約、點餐,大大減少了線下經營成本。
二、引流拓新客
微信推出的「附近的小程序」功能,它能將小程序曝光給門店附近5km內的微信用戶,儘可能讓更多消費者選擇你,以增加新顧客。
其實小程序屬於比較簡單的工具,而像信書商家APP這種專門為商家提供一整套經營管理系統的平臺,引流的手段則更豐富。
平臺為商家提供海量活動模板,只需要填寫活動詳情,就能開啟引流活動,吸引更多潛在目標用戶成為自己的新顧客。
同時,平臺也擁有海量分銷用戶,通過連結或者海報的形式分享給好友、微信群、朋友圈,觸達更多顧客。
聰明的商家特別會利用平臺的工具做生意,他們會以佣金為交換,納入很多分銷用戶,通過社交裂變的途徑,讓他們為自己帶來更多生意訂單。
三、沉澱轉化
傳統門店經營模式對顧客是不夠了解的,統計和追蹤都比較困難,可能做了好多年才知道大概有多少熟客、每天大概多少人流是正常的。
但現在社會發展很快,慢悠悠的節奏很可能無法生存,迅速出擊掌握你的顧客,了解你的顧客,才更有可能留住他們。
而有了小程序這類工具之後,商家可以獲取用戶的精準信息。數據,暱稱、頭像、性別、年齡、手機型號、消費能力、是不是新顧客、來店裡消費過幾次等等。
信書商家APP不僅有小程序、H5這些給商家免費使用,大數據所收集的資料也願意與商家共享。
有了數據沉澱,商家就能針對性地搞活動促進轉化。不斷地觸達顧客,不斷地沉澱顧客!
所以,當傳統實體業每況愈下之時,商家愈要快速學會使用各種工具,去尋求線上的無限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