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早晨要早起,參加一個很重要的活動。
我在手機上設置了鬧鐘,早晨5點45分。不放心,又設置了一個鬧鐘,早晨6點整。那已是最遲的起床時間了,雖然有了雙保險,我還是不放心。這個活動太重要了,絕不能遲到。我平時起床都比較晚,我擔心兩個鬧鐘也不能將我叫醒,看樣子,必須還得有個保障才行。
我想到了正在廚房拾掇的老媽,為了我們一家人都能精力充沛地去上班上學,她總在頭天晚上就將豐盛的早餐預備好。
我對老媽說,明早我有要事,5點45分就要起床,你記得喊我一下。我將「要事」兩個字加重了語氣。老媽鄭重地點點頭。
像天下所有的媽媽一樣,我的老媽也天生是個鬧鐘,最準時、最響亮、最勤快,不把你從被窩裡喊出來,絕不歇止。老媽牌鬧鐘,從我第一天上學開始,就上崗了,從沒犯過錯。有段時間,老媽上小夜班,回到家往往半夜了,又累又困,但第二天早晨,她一定會準時來敲門。第一次敲門聲是溫柔的,不忍心的樣子;如果沒能將我喚醒,5分鐘後,將是第二次敲門,「咚咚咚」,伴隨著她粗大的嗓門。如果我還是沒能順利爬起來,10分鐘,也許僅僅是8分鐘後,將是第三次敲門——不,這回根本就沒有「敲」這個動作了,而是破門而入,直接掀起被子,嘴裡還不滿地吼著,都喊你一萬遍了,還不趕緊起床!
我一直納悶,是不是所有媽媽的腦袋裡,都天生帶著個鬧鐘?無論你多困多累,也無論她們自己多倦多乏,媽媽都會在需要的時間,準點歡快地鬧起來,直到你徹底清醒為止。
我的妻子以前也是個瞌睡蟲,在她自己做了媽媽的幾年後,腦子裡也忽然長出了一個鬧鐘。鬧鐘就像母親們的傳家寶一樣,一代代傳遞著。
雖然從小就害怕甚至討厭媽媽的「鬧鐘」,但明天早晨有了老媽,我晚上可以踏踏實實地睡覺,而完全不用害怕睡過頭。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敲門聲和手機裡的鬧鐘,同時響起,將我準時喚醒。睡眼惺忪地爬起來,洗漱,吃早飯。稀飯不冷不熱,還有我最喜歡的雞蛋餅。
坐在一旁的老媽,不時打著哈欠。老媽習慣早起,平時這時候,她也起床了,怎麼今天看起來一副沒睡好的樣子?
參加完活動,中午回家,看見從不睡午覺的老媽,竟然躺在沙發上睡著了。我忙問她,是不是哪裡不舒服?老媽搖搖頭說,沒事沒事,就是有點困,人老了都這樣。一旁的老爸插話說,為了一早喊你起床,你媽昨晚一夜沒睡好。三四點鐘就醒了,一次次爬起來看掛鍾。
我一臉錯愕,醒那麼早幹什麼?就你們平時起床的時間,差不多了啊。
老爸不滿地嘟囔著,你以為你媽腦子裡真有個鬧鐘啊,想什麼時候醒就什麼時候醒啊?她害怕自己睡過頭,耽誤了喊你起床,一夜都沒睡踏實。早上5點,她就起床了,喊早了,捨不得,想想能讓你多睡一分鐘也是好的;喊遲了,又怕你來不及。就這樣來來回回地看掛鍾,直到5點45分,才分秒不差地敲你的門。
原來是這樣。親愛的媽媽牌鬧鐘,您該放放鬆,好好歇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