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是多空雙方博弈的結果,成交量是在這場博弈之中雙方所投入的兵力,當多頭佔據優勢,市場既進入多頭市場;當市場佔據優勢,市場則陷入空頭市場之中。成交量隨多空博弈而變化,因多空格局而調整。
在多頭市場中股價下跌,成交量萎縮,隨股價再度上升而放大,直至出現飽和狀態,而後開啟新一輪的空頭市場。而在空頭市場中股價反彈,雖然成交量容易擴大,但是再度下跌時成交量就會逐漸萎縮,直至出現枯竭狀態,而後開啟新一輪的多頭市場。
傳統的量價關係過於籠統,往往會誤導他人。下面個人就不同市場情況結合量價關係看看成交量變動。
多頭市場中的成交量特點:
(1)成交量放大。
多頭市場最大特徵就是市場人氣高漲交投活躍,由此引發的是成交量處於一個比較高的水平線上。而當個股處於多頭市場中股價若下跌,則成交量就會適度呈現萎縮狀態,如果股價從次要趨勢回到主要趨勢,則成交量就需要有放量的表現。如此反覆形成波浪的走勢推動股價上升,成交量亦會逐漸創出新高;而當次要趨勢轉變到主要趨勢無法再放出相匹配的成交量時,則多頭市場轉向空頭市場。
(2)股價上升的初期,成交量也呈現高量形態。
多頭市場確立的初期,股價即將突破技術形態的壓力區域時,多空雙方正面對決,此時的成交量也會呈現大增的情況。而後如果是長線主力且實力強勁,手中持有大量的籌碼,此時不需要多少的成交量就可以消化掉浮籌,此時的成交量會呈現溫和的狀態,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線上。因此在股價突破形態壓力位時,伴隨成交量大增並且股價上移是多頭市場的前兆,此時可選擇逢低關注量價的變化情況。
(3)多空轉換的過程中,成交量逐漸萎靡,逐漸低於上漲水平線。
2、空頭市場中成交量的特點
(1)成交量萎靡
空頭市場最大特徵就是交投不活躍股價震蕩下跌,由於沒有資金願意買進所以成交量也呈現不斷萎縮。這裡要注意一點的是,天量見天價,但是地量不一定會見地價,無人問津必定是內部出現了問題,所以要慎之又慎。
(2)股價下跌初期成交量同樣會呈現放量。
空頭市場行情初段對應的是多頭市場,當股價下跌至強支撐區域時,多空雙方開始對決換手積極,成交量呈現放大,但是股價卻沒有上漲。某日股價直接下挫多頭不在負隅頑抗,不再主動買進,成交量逐漸萎靡。而後市場經歷漫長的震蕩下跌,偶爾發出量,但是無法持續,市場流通性差。因此,壓力區的破位以及後市縮量是空頭市場開啟的先兆,同樣也是賣出或者止損的重要信號。
(3)空多轉換的過程中,成交量逐漸活躍,逐漸高於下跌水平線。
空頭市場結束轉向多頭市場,此時投資者逐漸關注並緩慢入場,之前的空頭市場中成交量為萎縮,而資金入場後成交量緩慢放大,股價震蕩回升。由於資金入場,流通性恢復,所以成交較量會高於下跌同等水平。
市場的方向除了多頭和空頭之外,個股同樣因為行業,因為屬性,因為概念呈現出不同的成交量。正是這是特性,所以我們要區別對待。
(1)冷門股的成交量。
冷門股主要是因為概念題材不屬於當前市場的主流,所以關注度偏少,成交量呈現零星不成規律。但是往往在市場熱點過熱或者市場無熱點時主力會挑選一些冷門股作為炒作手段。但是炒作冷門股同樣具有風險,因為主力建倉時間不夠,籌碼集中不足,所以往往會呈現巨量吸籌的形態。伴隨著巨量,投資者開始關注,此時買盤開始活躍,而主力為了控制成本減少買入,所以成交量會呈現間歇性。而股價抬拉到一定高位之後,主力開始派發籌碼,此時的股價因為前期炒作買盤還是願意跟進,成交量保持在高水準,但是股價卻沒有上升,此階段股價會維持幾日之後股價開始回落,主力完成出貨。
(2)績優股的成交量。
作為價值投資的標的績優股,它的業績變化自然受到多數投資者關注。往往績優股的業績預期決定成交量的活躍程度,當業績好於預期時,此時會有「內部人事」率先吃貨,成交量呈現溫和平穩狀態,價位波動不大,當利好落地之後,股價大幅上漲的同時伴隨成交量的放大。如果價格上升成交量萎縮,說明持股者看好後市,持股為主。如果股價攀升到高位成交量集聚放出,則說明多空產生分歧,股價回落則說明未來業績不及預期。
(3)熱門股。
熱門股往往涉及的題材概念符合當前政策,消息,市場的主流,所以關注度高,交投活躍。大多數熱門股在上升或下跌前都會經過一段整理期,處於低位時往往股價波動幅度小,成交量一般無法吸引投資者關注,處於吸籌階段;而當股價處於上升階段時,成交量呈現下跌縮量上升放量,並且伴隨著股價的劇烈波動,處於清洗浮籌階段;而當股價到達上升的末期時,此時不願意相信的投資這轉而進入看漲隊伍行列,此時的價格拉升速度和幅度達到最高(此時單日的換手可能高達10%以上),成交量激增,偶爾投資這能博取斷差,但大多數跟進的投資者基本都被套牢在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