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已建成30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小區

2020-12-14 閃電新聞

12月6日,記者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雲南省率先在全國開展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全省已實施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項目120多個,建成了30個保護小區(點)、13個近地和遷地基地(園)、5個物種回歸實驗基地,巧家五針松、華蓋木、滇桐、雲南金錢槭等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

據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王衛斌介紹,2004年雲南在全國率先提出「極小種群」保護倡議,2005年啟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行動。2010年,省政府批准實施《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規劃綱要》,明確了112個保護對象。目前,滇金絲猴從2000年的1400多隻增長到3000多隻,在雲南越冬黑頸鶴從1996年的1600多隻增長到3000多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亞洲象從上世紀80年代的150頭增長到300頭左右。為有效解決野生動物肇事造成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等問題,1993年雲南在全國率先建立野生動物肇事補償制度。2010年率先啟動了野生動物公眾責任保險試點,引入商業保險模式,完善補償機制,並於2014年實現了省域全覆蓋。2014年以來,共核定野生動物肇事保險案件13萬餘件,兌付保險金2.97億元,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群眾損失。

責任編輯:楊文明

作者:楊文明 餘湘珺

相關焦點

  • 雲南建成30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小區
    本報昆明12月14日電  (楊文明、餘湘珺)近年來,雲南省持續開展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全省已實施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項目120多個,建成了30個保護小區(點)、13個近地和遷地基地(園)、5個物種回歸實驗基地,巧家五針松、華蓋木、滇桐、雲南金錢槭等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
  • 雲南建成30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小區 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保護...
    12月28日記者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年來雲南持續開展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截至目前已實施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項目120多個建成了30個保護小區(點)13個近地和遷地基地(園)5個物種回歸實驗基地巧家五針松、華蓋木滇桐、雲南金錢槭等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極小種群物種,是指分布地域狹窄或呈間斷分布,長期受到外界因素脅迫幹擾,呈現出種群退化和數量持續減少,種群及個體數量已經低於穩定存活界限的最小生存種群,隨時瀕臨滅絕的野生動植物種類。
  • 雲南6年兌付野生動物肇事保險金近3億元人民幣
    雲南6年兌付野生動物肇事保險金近3億元人民幣 2020-12-04 21:56:17 胡遠航 攝   中新網昆明12月4日電 (記者 胡遠航)率先在中國開展野生動物肇事補償的雲南省,自2014年以來共核定野生動物肇事保險案件13萬餘件,兌付保險金2.97億元(人民幣,下同)。  這是記者4日從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消息。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走進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生物多樣性體驗園按照「一宮一線多園」的規划進行建設,展現雲南省豐富的物種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傳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理念。雲南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地形複雜,氣候多樣,擁有從熱帶到寒帶的不同生態系統類型。在雲南分布的1000種高等植物中,包括大量的珍稀瀕危和特有植物。
  • 省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到雷公山保護區督查極小種群項目工作
    近日,省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副站長朱驚毅一行3人赴雷公山保護區督查極小種群項目建設工作。雷公山保護區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楊少輝率班子成員陪同。督查組先後實地查看了保護區格頭、貓鼻嶺2處原始極小種群監測系統和指揮中心運行情況,現場查看了極小種群宣傳碑牌、雷公山保護區珍稀瀕危極小種群遷地保護、就地保護、培育保育、扦插繁殖試驗設施設備建設情況,查看了雷公山保護區極小種群植物組培工作情況,現場指導了雷公山保護區野生動物收容救護管理工作,並聽取雷公山保護區管理局就極小種群項目建設工作情況匯報。
  • 野生植物應享有與野生動物同等的保護地位:綠會BASE就《重點野生...
    (4)無明確的實體(如楠木等):有的名稱對應的實體(居群)不確定在什麼地方,保護沒有目標,或者目標錯誤。(八)在《名錄》中應註明物種的趨勢,如種群數量是上升、還是下降等。在趨勢研判中,尤其要考慮到在如今通過網絡和電子商務平臺進行野生植物物種交易的情況和趨勢。(九)應糾正野保法英文譯名,並大力加強野生植物保護宣傳,亟需加大公眾對於#野生植物保護#的意識提升。
  • 兩種瀕危野生植物首次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園開花
    兩種瀕危野生植物首次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園開花 顯脈木蘭和廣西火桐是兩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這幾天,這兩種世人罕見的植物,相繼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園首次開花,標誌著對其遷地保護工作獲得初步成功。
  • 【中國新聞網】雲南發現植物新種金平奇柱苣苔 為極小種群---中國...
    【中國新聞網】雲南發現植物新種金平奇柱苣苔 為極小種群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童婭妮 馮燕   記者22日從雲南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該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植物調查過程中
  • 大熊貓野生種群增至1864隻 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大熊貓野生種群增至1864隻,朱䴉野外種群和人工繁育種群總數超過4000隻,亞洲象野外種群增至300頭,藏羚羊野外種群恢復到30萬隻以上。  國家林草局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通過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為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建立了穩定的人工繁育種群。其中,人工繁育大熊貓數量實現快速優質增長,「十三五」期間繁育成活大熊貓258隻,人工圈養種群總數達到633隻。
  • 昆明市瀕危動植物收容拯救中心完成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富民枳近地...
    下一步技術人員將定期採集富民枳的相關監測數據,認真做好項目實施的各項工作,為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富民枳近地保護研究積累經驗。生長較好的一株富民枳,生長50cm《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富民枳近地保護研究項目》是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昆明市林業和草原局支持,昆明市瀕危動植物收容拯救中心負責實施的科技項目。
  • 在雲南叢林深處
    大葉可愛花大葉可愛花,爵床科喜花草屬,該屬在我國有共2個種和1個變種,分別是雲南可愛花、華南可愛花和毛冠可愛花。2018至2019年期間,調查人員在銅壁關自然保護區洪崩河片區,與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園林園藝部工作人員一起調查極小種群植物時,發現一正在盛開的可愛花屬植物,通過形態對比和鑑定,確定該物種為不同於我國分布的可愛花屬中的任何一種。
  • 雲南90%以上重要生態系統得到有效...
    12月6日,記者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近年來雲南省多措並舉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目前90%以上的重要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亞洲象、滇金絲猴數量明顯增加,六年來兌付野生動物肇事保險金2.97億元。
  • 從雲南「金平異藥花」說起……
    率先在全國開展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 ●2004年雲南在全國率先提出「極小種群」保護倡議。 ●2005年啟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行動。 ●2010年,省政府批准實施《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規劃綱要》,明確了112個保護對象。
  • 大熊貓、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十三五」實現恢復性增長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記者胡璐)「十三五」期間,我國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藏羚羊、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這是記者4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的。
  • COP15臨近,雲南準備好了嗎?最新進展來了!
    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衛斌:雲南省林草部門積極探索生物多樣性有效保護的路徑與機制,體現為「四個率先」和「三個創新」:一、率先在全國開展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2004年雲南在全國率先提出「極小種群」保護倡議,2005年啟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行動。
  • 植物保護達人魯成代呼籲:將五小葉槭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本網訊 特約記者柏斌報導 7月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徵求意見稿)》發布通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稿共收錄468種和25類野生植物,其中一級保護53種和2類,二級保護415種和23類。其中「五小葉槭」被列為二級保護植物。
  • 天水五小葉植物保護研究所獲批 將助五小葉槭脫離「極危」等級
    本網訊  記者柏斌報導 天水市五小葉植物保護研究所日前獲天水市民政局正式批覆成立。這不僅有助於加快五小葉植物保護研究步伐,提升五小葉槭種群基數,而且能喚起公眾對更多瀕危植物保護的關注,對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與合理利用發揮重要作用。
  • 雲南哀牢山保護區內拍攝到大量珍貴野生動物影像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雙柏管護局的工作人員在收集整理紅外相機影像數據時,發現數十種珍貴野生動物影像。據介紹,2019年以來,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共安裝紅外相機93臺,拍攝到珍稀瀕危野生獸類15種,其中包括較珍貴的黑熊、黃喉貂、食蟹獴等;拍攝到鳥類39種,其中比較珍稀的有白腹錦雞,黑頸長尾雉 等,截至2020年12月,共收到紅外相機拍攝到野外珍貴視頻約400多G,總共有一萬多條。
  • 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淹沒區(雲南)古樹和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搶救移栽...
    經過近一段時間的準備,12月18日上午,在業主方、監理方的指導和監督下,施工方把第一株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淹沒區(雲南)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紅椿樹)移栽到了準備好的巧家縣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紅椿樹種質資源保護地,標誌著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淹沒區(雲南)古樹和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搶救性移栽工作正式啟動
  • WWF報告:野生動物種群46年間減少68%,22%熱帶植物有滅絕風險
    記者 | 高佳 編輯 | 翟瑞民 2020年9月10日,國際非營利性環境保護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簡稱《報告》)顯示,世界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在1970至2016年間平均減少了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