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在紀念哈爾濱工業大學建校百年暨2020中國威海·國際英才創新創業大會上,高新區管委與哈工大(威海)籤訂「醫工結合」校地合作協議,旨在全面對接海內外優質哈工大校友項目和人才資源,發揮哈工大「一校三地」在醫療科技領域的創新資源和國際化優勢,吸引匯聚哈工大校友來高新區創新創業。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偉出席活動並籤署合作協議。
劉偉(前排左一)代表高新區管委與哈工大(威海)籤訂「醫工結合」校地合作協議
14日下午,紀念哈工大建校百年暨威海英創會分會場活動—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校地合作推進會在高新區舉行。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科技發展部部長、哈工大兼職碩士生導師劉廣興,哈工大(威海)副校長曲世友,哈工大(威海)科技發展處處長張兆心,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副主任、組織部長侯成陽,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孫明健及高新區有關部門相關負責人、哈工大(威海)部分教授和博士、重點企業技術負責人共60餘人出席會議,曲世友、侯成陽分别致辭,孫明健主持。
會上,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與威海高新區醫療器械產業園籤署了產學研合作協議,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與威高集團籤署了智慧醫療合作協議。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與威海高新區醫療器械產業園籤署產學研合作協議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與威高集團籤署智慧醫療合作協議
侯成陽首先代表高新區黨工委、管委,向走過百年曆程的哈工大致以誠摯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向哈工大多年來對高新區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威海高新區是同時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兩項國家改革試點高新區,也是「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國家留學人員創業園區」。近年來,高新區牢牢把握「在全市雙招雙引和高質量發展中當好主力軍、排頭兵、驅動器、策源地」的目標定位,全力打造千億級醫療器械與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形成了「園區專業化、平臺高端化、服務精準化」的發展生態,規劃建設了18平方公裡醫療器械與生物醫藥產業園,培育了威高在內的100多家醫療器械企業,園區以品牌價值604億,位居中國品牌山東製造業第一位,也是全國行業唯一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真誠希望藉助這次會議搭建的橋梁,全面深化與哈工大(威海)、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的戰略合作,補強產業鏈高端環節,打造校地合作新業態,實現基礎科研、項目轉化及市場應用有機結合,全力推動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
曲世友表示,35年前,哈工大與威海市政府籤訂了合作建設威海分校的協議。35年來,威海市和高新區管委對哈工大威海校區的成長和壯大給予了極大支持,威海校區已經成為哈工大「一校三區」格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和地方產業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威海高新區是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的引領區,特別是醫療器械產業,特色鮮明,基礎雄厚,發展前景廣闊。哈工大(威海)在相關技術領域優勢明顯,校地雙方有著比較好的合作基礎。希望以本次推介會為契機,全面深化雙方在醫療器械產業人才培養、資源共享、成果轉化等方面互動交流,推進更深層次、更寬領域的合作,讓更多智慧的種子,在高新區結出豐碩的果實,努力為打造千億級特色產業集群提供高質量人才智力支撐。
籤約結束後,劉廣興圍繞「先進醫療儀器研發、轉化全過程探索和實踐」作主旨報告。張兆心以《深化校地合作,共謀共建共創共享未來》為題,對哈工大科技成果進行發布。
當天,受全球疫情影響,原本計劃出席本次會議的哈工大校長助理、英才學院院長沈毅教授,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主任、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副院長鄭海榮教授,哈工大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物聯網智能技術工信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劉劼教授,雖然無法趕到現場,但是專門錄製了視頻致辭,希望藉助此次活動,推動雙方進一步加強校地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助理、英才學院院長沈毅視頻致辭
哈爾濱工業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物聯網智能技術工信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劉劼視頻致辭
下一步,高新區將建立哈工大科技成果發布常態化機制,不斷推動區內企業與哈工大(威海)廣泛開展智力合作、項目攻關、人才培養等戰略合作,努力打造校企地深度合作的新業態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