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跳跳媽媽談教育
「鐵飯碗不是在一個地方吃一輩子飯,而是一輩子走到哪都能吃飽飯。」
在人人追求鐵飯碗的當下,事業編制改革、公務員機構改革給了很多想在一個地方吃一輩子飯的人當頭一棒,職業編制改革取消了32個類別的編制,尤其是製造業編制幾乎都變成合同工。
而公務員機構改革影響沒那麼大,但是一些人員的工作崗位還是出現變動,所以無論在什麼位置,從事什麼工作都要有居安思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憂患意識。
公務員機構改革,一些單位實現瘦身,一些單位實現增肥,這兩種情況沒有絕對性的誰好誰壞,但是實現增肥的崗位,在職人員相對來說有了更大的晉升空間。
四大類公務員單位實現「增肥」
1、國稅局地稅局合併為稅務局
2021年國考,國稅局是三大熱門崗位之一,競爭比達到了2000:1以上,由此可以看出來國稅局的火爆程度。
而此次公務員機構改革將國稅局和地稅局合併,消除二者之間的差異性,從工作性質到薪資待遇都在同一水平線上,相信從工作能力到工作效率都有一個質的提升。雖然在此基礎上很多重疊的崗位被取消了,但是在職人員也有了更大的晉升空間。
2、工商局變成市場監管局
以前的工商局主要負責工商管理這部分工作,而此次改革將質監局、食品藥監局甚至一些執法部門的職責都一併整合,全部由市場監管局負責,工作職能的增多,對於在職人員的工作實力也是一個考驗,同樣有能力的人員也會得到更大的發揮空間,晉升會很快。
3、環保局變成生態環境局
之前的環保局職能範圍比較小,此次改革變成生態環境局後,對於國土、水利、農業汙染治理保護的職能都歸為一體,單位性質實現進一步增肥,可能在職員工更忙碌了,但是也有了施展拳腳的空間。
4、農業局、畜牧局、稅務局、農機局合併成農業農村局
改革之前關於農村農業的問題由多個部門共同管理,雖然之前的模式下,員工工作比較輕鬆,但是崗位職能不具體化,各個部門之間有「推卸」的嫌疑,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將農業局、畜牧局、稅務局、農機局合併成了現在農業農村局,關於農村農業的問題都由統一一個部門管理,這樣工作更完善更具體化。
分析:公務員機構改革可能一些崗位利益受損,但是總歸來說還是利大於弊的,尤其是對於那些踏實做事的公職人員來說,終於有了施展的空間,讓整個公職環境變得更基層化更公平化了。
機構改革有哪些好處?
1)有能力的人被看到;此次改革可以說是為真正有能力的人開闢一出一條路,多個部門變大職能變多,所謂能者多勞,曾經有智慧無處可發揮的人,終於可以施展拳腳了,發揮出失利後,也能慢慢被領導看到然後被賞識。
2)基層員工工作變輕鬆;機關崗位職能變多,工作變得更具體化,進一步為基層員工工作分流,這樣一來基層員工的工作就變得輕鬆很多,不像以前那麼忙碌了,心理和身體都得到了極大地放鬆。
3)晉升空間變大;在上面具體接受幾個實現「增肥」的部門時,都統一提到了晉升空間,隨著部門的壯大,崗位職能的增多,很多員工有了更大的晉升空間,不再是靠年限才能提升了。
公務員的晉升之路
下圖是公務員的普通員工等級類別,一共分為十二等級,其中還細化分十幾二十個小等級,而領導等級還分為科級、縣處級、正副廳級。
而想要一步一步實現提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滿足年限,比如說普通公務員想要晉升為科員需要滿足在崗8年的工作年限,從科員晉升到正副職縣級需要15年的工作年限,縣級往處級晉升也是需要15年,照這樣的年限要求計算下來,25歲考上公務員,到55歲退休年齡,最多能到廳級崗位。
不過除了受年限影響外,工作表現、功績、德行才貌、推薦也是影響晉升的主要因素,如果你年限不到,但是工作表現突出也可以跳級晉升,所以說只要你有能力在哪都會發光,即使擁有了鐵飯碗也別忘了不斷提升自己,才能在崗位上實現快速晉升。
你認為公務員機構改革是利大於弊嗎?歡迎留言交流分享。
專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學生的日常,解讀教育中遇到的點滴瑣事,如果你也對教育那些事感興趣,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喜歡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