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下一個淘寶拼多多?

2021-01-06 網易新聞

零售行業愈演愈烈,從衣帽鞋襪、玩具禮品一應俱全的淘寶、到專注電器的京東,從微信分享成長起來的拼多多、到鄰裡粘性建立的拼團模式;電商從全品類逐漸覆蓋到我們生活的每一步

傳統的零售模式,大多都是廠家先生產,壓貨給經銷商,再鋪貨到門店,最後門店賣貨收錢,各環節結算。因為都是現貨交易,所以會有庫存的積壓以及商品的損耗。

圖1傳統零售模式

各品類中,受庫存損耗影響最大的可能就是服裝和生鮮。服裝是可選消費,可以靠提高定價來平衡,而作為必選消費的生鮮,只能靠全行業從業者的人力資本(經營者的全力投入、擁有一手資源的菜販子和家庭人工的模式)或者金融資本(外部資金)來補貼成本。

傳統模式仍然有很多優化點,比如:

1. 通過標品集中採購降低成本提升規模利潤(國美蘇寧)

2. 通過創造新內容提升利潤、創造溢價(例如奶茶新品牌、超市的自有品牌系列,工廠貼牌例如名創優品)

3. 通過創造新場景吸引客戶(把菜場搬到社區的誼品錢大媽、把菜場搬到線上的叮咚每日優鮮)

4. 通過加盟模式解決規模化擴張的資金和管理問題(錢大媽、絕味、一點點)

除了傳統模式優化後,零售行業想要獲取更多的利益,減少對資金以及人工的依賴,還是需要藉助網際網路轉變為電商模式。

什麼是電商模式?能線上下單並不代表這就是電商。一家便利店或者小菜店,微信下一單,老闆給你送家裡能算嗎?只能在新用戶獲取和產品交付兩頭都無邊界,才是真正創新的電商模式。

圖2電商模式對比

在新用戶獲取端:淘寶可以在微信系統外全網花錢獲取新用戶,例如百度或其他搜索網站,拼多多可以在微信10億用戶裡補貼新用戶,滴滴、美團和社區團購可以以城市為單位去低價拓展,而傳統零售只能一家店一家店的開店和地推,去服務周邊三五公裡的線下客戶。

新用戶補貼主要是靠砸錢補貼,不同的渠道,不同的人花錢的效率有高下之分,但最終抓進來的用戶是否能持續復購,需要強大的商品能力,以前叫多快好省,現在叫用戶體驗:

在提供產品終端,淘寶可以做無限的產品供應,通過用戶的主動搜索購買和全國物流基礎設施去完成商品和用戶的連接,如果把淘寶比做萬貨商店的沃爾瑪,那拼多多則更像Costco一樣,通過商品排名和個性化推薦,在品類內集中SKU,用大量訂單以及生產端的補貼,以此獲得一些價格超低的商品,所以在用戶數少的時候就能給大家建立東西便宜的印象。這兩年火起來的社區團購,無論是興盛優選還是曾經的呆蘿蔔,產品交付模式已經很接近電商了。通過當日預售+隔日自提,爭取了12小時的時間,在這期間,平臺就像淘寶拼多多一樣把訂單分發給不同的商家(無論是自己的採購、供應商還是純入駐商家),商家在6小時內把商品放到平臺倉庫,平臺完成配送。團購模式可以提供無限SKU,同時以團長自提點形式服務客戶,可以最大化單量集中,降低配送成本。在這個邏輯之下,社區團購熬過了2019年的資本寒冬,並在2020年重回發展。

回到主題,社區團購能夠成為下一個淘寶拼多多嗎?筆者一直認為社區團購不是終極答案,因為現存的社區團購還面臨流量分散,用戶界面不穩定和商品保持不穩定等問題。但最近在成都市場橫空出世的一批黑馬,讓筆者看到了下一個拼多多。

這家平臺叫叮叮貓鮮生,線上界面類似社區團購,基於小程序的電商平臺,但在商品交付端有巨大創新,是類似移動門店一樣的智能小車,把商品送到家,同時也符合當下地攤經濟的特色,兼顧線下經營。

試想這麼一個場景:用戶拿起手機想購物,面前有三個APP:淘寶、拼多多、叮叮貓鮮生。用戶心想:拼多多最便宜、但是物流有點不靠譜;淘寶稍微貴點、但是物流和質量似乎更放心些;叮叮貓呢?今天訂明天就能取,而且取貨時間非常靈活,似乎物流最靠譜。一看價格,感覺首頁爆品都很便宜!無疑消費者會選擇物流最快、最具性價比的平臺。

叮叮貓鮮生通過佔據線下大流量地帶、自我履約以及自主經營的形式,把團購模式中流量不易獲取、物流成本高、團長儲存商品不穩定的問題一一克服,相信在不遠將來,這個名字會如同當年拼多多一樣在全國橫空出世。春江水暖鴨先知,最早進入平臺的商家和加盟商,可能已經感受到叮叮貓的威力了。我們期待ta在成都的進一步落地並將持續關注。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 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拼多多超越淘寶指日可待?拼多多超越淘寶要多長時間
    從第一屆淘寶雙十一正式開始的時候,阿里巴巴的淘寶天貓就是網際網路網購界的霸主,哪怕是京東擁有著自己物流,並且能夠當天就到的物流優勢,也沒有辦法完全的超越淘寶,那麼在今年的雙十一拼多多隱約有要超越淘寶取代淘寶的跡象,是不是淘寶真的不行了?拼多多能夠超越淘寶嗎?
  • 淘寶特價版VS拼多多,你pick誰?
    從聚焦於下沉市場的平臺發展路徑來看,不論是京喜、拼多多還是蘇寧、淘寶特價版,最後都在C2M的模式下匯合。這也側面說明了,在下沉市場裡,由工廠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短路經濟」最為合適。 申萬宏源觀點認為,C2M是網際網路企業對產業帶數位化賦能的產物,實現了供需的完美匹配,按需定產,極大減輕製造商的庫存壓力並優化其生產計劃。
  • 京東VS淘寶VS拼多多,誰更勝一籌?
    當然京東最側重的還是旗下自營店,京東在各大城市都具備自家的儲存庫和線下實體店,物流方面,幾乎所有自營店訂單都能實現就近分配,物流速度相比淘寶,拼多多更加快速,一些大家電,數碼產品的當日達,次日達服務也是吸引消費者選擇京東的重要原因,同時因為自營店佔比較重,所以更側重用戶體驗度,無論是售前,售中的客服服務,還是售後維修工作都很得用戶心。
  • 淘寶與拼多多再次針鋒相對
    聚划算和拼多多的一場插曲,成了淘寶C2M戰略發布會的一個引子:拼多多發文控訴淘寶聚划算屏蔽了拼多多員工的百億補貼入口,聚划算發文稱是拼多多存在大規模爬數據的行為。一場小小「商戰」,似乎暗示著電商平臺的下一個對抗節點已經到來。以「C2M」為亮點的拼多多新品牌計劃、京東京喜已經有所行動,阿里這回也是第一次正式喊出了C2M的口號。如果說上述這些品牌已經開闢了通往下沉市場的通道,那麼現在則是反向進行供給端的改造,開啟對下沉市場的下一場猛攻。
  • 淘寶拼多多開撕,淘寶無恥,你拼多多就真的「無辜」?
    自拼多多崛起以來,除了電商之間的鬥法外,電商旗下的商家也被拖進了這個激烈的戰場之中。敢問當下電商平臺之間的故事還能有多精彩?3月25日,拼多多員工在某論壇發文控訴《淘寶封禁拼多多員工帳號,還連累家人,什麼本事?》
  • 拼多多越來越像淘寶,淘寶越來越像拼多多
    拼多多越來越像淘寶,淘寶越來越像拼多多近日,淘寶特價版正式上線短視頻欄目「看看頻道」,該功能為工廠貨可視化頻道級專區,主推外貿轉內銷商品。淘寶特價版業務負責人介紹:「這是淘寶特價版首次殺入短視頻賽道。」正面來看,這只不過是淘寶特級版新增的一個功能,用意是藉助當下大火的短視頻和直播來增加GMV。實際上,這是一條對拼多多以及其所主宰的下沉市場的一次長線圍攻。
  • 都在砸百億補貼,淘寶、拼多多到底誰更便宜?
    也就是說,無論拼多多還是聚划算,都在貼錢做補貼,比著誰便宜。聚划算狙擊拼多多的意圖和目的無需贅述。如今成為淘寶勁敵的拼多多於2015年9月上線,此後迅猛發展。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12個月間,拼多多GMV達2621億元,活躍買家數達3.44億,成為中國第三大電商平臺。
  • 淘寶特價版VS拼多多,未來究竟誰能勝利?
    即便在表面上,淘寶、天貓依然是佔據龍頭,但是整個市場的份額越佔越少,而隔壁公司越蠶食越多,換誰誰都著急。最初的淘寶也是靠小賣家起家,2013年才開始推出天貓品牌,扶持天貓排擠集市商家,沒想到半路殺出個拼多多, 淘寶之前極力想擺脫的市場,沒想到被拼多多做出了這麼高的市值。
  • 淘寶特價版VS拼多多「白刃戰」誰會勝出?
    再看拼多多,根據Quest Mobile、極光等第三方平臺數據,拼多多達到4000萬MAU用時將近21個月。可以說,用戶增速破紀錄的淘寶特價版,已經躋身主流購物平臺之列。3月份,在安卓應用市場,淘寶特價版的下載量為拼多多的3倍,到了4月已經擴大到了5倍。最新監測數據則表示,7月淘寶特價版的下載量是拼多多的8倍,這印證了上線以來淘寶特價版的用戶數據一直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
  • 都在砸百億補貼,淘寶和拼多多到底誰更便宜?
    也就是說,無論拼多多還是聚划算,都在貼錢做補貼,比著誰便宜。聚划算狙擊拼多多的意圖和目的無需贅述。如今成為淘寶勁敵的拼多多於2015年9月上線,此後迅猛發展。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12個月間,拼多多GMV達2621億元,活躍買家數達3.44億,成為中國第三大電商平臺。
  • 基斯克威爾官網:淘寶特價板和拼多多誰能問鼎下沉市場?
    從聚集於下沉商場的渠道開展途徑來看,不論是京喜、拼多多仍是蘇寧、淘寶特價版,最後都在C2M的方式下匯合。這也旁邊面說明了,在下沉商場裡,由工廠直接面向顧客的「短路經濟」最為合適。申萬宏源觀念以為,C2M是網際網路企業對工業帶數位化賦能的產品,完成了供需的完美匹配,按需定產,極大減輕製造商的庫存壓力並優化其出產計劃。
  • 淘寶特價版滿月,它贏下拼多多的勝算在哪?
    作者:程小瓊,新零售商業評論高級編輯「別光看誰能贏,看誰能搞懂製造業。」主投過拼多多的凱輝創投管理合伙人段蘭春,一直都是拼多多的忠粉,在凱輝內部拼購群裡,她分享連結是最頻繁的。與這一數字相對應的,是2019年阿里巴巴全球投資人大會上透露的:最近兩年淘寶新增用戶中超過70%來自下沉市場,下沉市場新用戶在登陸淘寶天貓平臺第一年的消費額超過2000元。「我們這些人沒有一個是拼多多的用戶。」
  • 淘寶再向拼多多開槍
    出品|虎嗅大商業組作者|劉然題圖|視覺中國聚划算和拼多多的一場插曲,成了淘寶C2M戰略發布會的一個引子:拼多多發文控訴被淘寶聚划算風控員工帳號,聚划算則發文稱是拼多多存在大規模爬數據、「薅羊毛」行為。而就在昨天(3月26日),淘寶發布了自己的C2M戰略,還有公測了兩年才肯正式發布的淘寶特價版。
  • 快手正在成為下一個拼多多?
    01 快手電商的「拼多多」式發展 數年以前,快手還只是一個自動生成動圖的小型工具軟體,而拼多多的小程序風靡朋友圈時,更多被人視為一款呼朋喚友來2015年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看中了微信的巨大流量池,利用微信的社交場景,發掘了電商的新玩法,在拼團模式下,用戶不再需要搜索購買,取而代之的是,在分享和推薦的社交過程中被激發出的購買行為。
  • 淘寶特價版抄了拼多多「老巢」?
    不過,業界也有一種說法,「淘寶特價版是為了對標拼多多、京喜」,因此熱烈討論著新一輪較量中誰才是贏家。這種討論並不奇怪。無論是淘寶特價版中「特價」一詞,還是用C2M工廠直供、出廠價面向消費端,看上去都是以此切入低價起家的拼多多腹地。
  • 拼多多、淘寶、京東「三足鼎立」,為何拼多多短板最多?
    拼多多獨樹一幟,銷售方式獨具一格與淘寶、京東的消費模式不同,拼多多採用的是「團購」的模式,團購模式最吸引眼球的地方就是價格便宜低廉。經過調查,拼多多商家的三大途徑一般都是三種:工廠(直銷模式)、個體戶(淘寶轉移)、農戶(水果商終端)等。
  • 拼多多再次發力,淘寶店家紛紛轉入拼多多
    這我昨天寫的那篇文章下面,有個網友留言說,現在淘寶的生意真的是越來越難做,後來他就轉戰到了拼多多,前後一共投資了34萬。六個月過去了,他把數據和之前淘寶一對比,整個人就愣住了,因為在拼多多上流量,不僅要便宜上許多,而且銷量也提高了三倍。
  • 一個拼多多幹掉淘寶+阿里批發的節奏
    偶然一個朋友發了個拼多多砍價連接,我查了下泡泡商品價格,價格和阿里一樣還包郵!那個香啊!拼多多商家不賺錢嗎?本來比淘寶還便宜,現在比阿里還優惠?現在一些吃的日用品都在京東買,玩具,小商品都在拼多多,很久沒去淘寶買東西了!各位網友你們呢?
  • 拼多多超越淘寶,只是時間問題
    有些人認為:《拼多多2019財報發布,天花板下的崩潰隱憂》、《拼多多是「史上最大泡沫、《拼多多會超越淘寶嗎?》、《拼多多百億補貼超額兌現》.....淘寶代表了網際網路時代的平臺模式。是一個「賣貨」的平臺,無論增加多少新營銷:內容、帶貨直播...,都無法改變是一個平臺賣貨的商業模式。與其相同的有同時期的唯品會、網易嚴選,賣來賣去都銷售產品為核心。
  • 淘寶越來越像拼多多!問題來了,淘寶能阻止拼多多繼續坐大嗎?
    那麼問題來了,拼多多為何能在阿里眼皮下成長起來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點可以參考;1、拼多多開局獲得了騰訊的扶持,這讓拼多多在微信裡完成了原始積累。也就是說,在下沉市場方面,拼多多是絕對碾壓淘寶的。因為這些年天貓的存在,淘寶中小賣家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難過。試問,淘寶是一個平臺,自己不生產貨,一旦賣家走得差不多了,那麼淘寶這個平臺還有存在的必要嗎?我想這個問題要打一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