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全國自考00145生產與作業管理歷年真題及答案匯總
一、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32小題,每小題1分,共32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生產與作業系統結構化要素之一是( )
A.生產對象
B.生產信息
C.生產手段
D.生產技術
2.與傳統的生產與作業管理相比,現代生產與作業管理的管理( )
A.界限更明確
B.範圍更寬闊
C.對象更集中
D.品種更單一
3.企業是採用新技術,還是採用追隨領先者技術的決策屬於( )
A.車間及設備的決策
B.生產與作業計劃的決策
C.產品設計和工藝的決策
D.組織與管理的決策
4.直接影響生產與作業管理戰略制定的因素之一是( )
A.企業生產系統的任務
B.生產與作業的控制
C.生產與作業系統的運行
D.生產與作業系統的設計
5.生產與作業戰略的特徵是( )
A.目標性、計劃性、協調性
B.目標性、協調性、層次性
C.計劃性、協調性、控制性
D.計劃性、協調性、層次性
6.生產與作業過程中,表示加工工作的符號是( )
A.□
B.→
C.○
D.△
7.對象專業化形式的特點之一是( )
A.生產周期短
B.在制品佔有量多
C.對品種變換適應性強
D.生產管理複雜
8.按組織生產的特點分類,加工製造型生產可分為( )
A.訂貨生產、備貨生產、混合型生產
B.通用產品生產、專用產品生產
C.流程型生產、加工裝配型生產
D.大量生產、成批生產、單件生產
9.某車間生產多品種產品,各品種產品的加工工藝路線不同,設備布置應採用( )
A.作業相關圖法
B.物料流向圖法
C.從一至表法
D.工序最優法
10.根據時間標準和工藝參數標準來計算勞動定額的方法稱為( )
A.統計分析法
B.類推比較法
C.技術計算法
D.經驗估工法
11.按技術特性劃分,新產品可分為全新性產品、改進性產品、仿製性產品和( )
A.用戶委託開發新產品
B.替代性產品
C.獨產研製的新產品
D.國內新產品
12.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類型的生產作業計劃編制方法是( )
A.生產周期法
B.累計編號法
C.提前期法
D.在制品定額法
13.當企業長期生產能力與生產需求大致相等、短期生產能力小於生產需求時,企業生產能力與需求的平衡最可能採取的對策是( )
A.加班和外協
B.增購設備
C.加強設備檢修
D.進行設備改造
14.相對於MRPⅡ而言,ERP的管理範疇擴展到企業( )
A.內部各資源的管理
B.經營過程的管理
C.綜合能力的管理
D.外部供應鏈的管理
15.市場對企業產成品的需求屬於( )
A.相關需求
B.從屬需求
C.獨立需求
D.穩定需求
16.加工裝配式企業應用JIT組織生產時,發送生產指令的方式採用( )
A.推動式
B.拉動式
C.移動式
D.流動式
17.在JIT的看板管理中,看板可分為( )
A.信號看板和取貨看板
B.生產看板和信號看板
C.信號看板和移動看板
D.移動看板和生產看板
18.將生產進度日曆與生產日報相比較,以控制每日出產、累計進度及均衡性的出產進度控制方法適用於( )
A.大批大量生產條件
B.成批生產條件
C.成組生產條件
D.單件小批生產條件
19.當前項目管理已發展為三維管理,其中「三維」指的是( )
A.計劃維、組織維、控制維
B.時間維、知識維、保障維
C.質量維、安全維、成本維
D.進度維、質量維、成本維
20.在年需求量和成本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經濟訂貨批量是指( )
A.物料總價值最低時的訂貨批量
B.維持成本和訂貨成本之和最小時的訂貨批量
C.價格最優惠、質量最高時的訂貨批量
D.生產效益最好、各類費用最低時的訂貨批量
21.降低調節庫存的基本策略是( )
A.儘量使生產速度與需求變化吻合
B.短生產—配送周期
C.訂貨時間儘量接近需求時間
D.減小批量Q
22.在質量管理中,因果分析圖的作用是( )
A.尋找影響產品質量的主要原因
B.分析造成質量問題的原因
C.描述產品的統計規律
D.尋找質量結果
23.預防型的質量管理屬於質量管理發展階段中的( )
A.質量檢驗階段
B.全面質量管理階段
C.統計質量控制階段
D.傳統質量管理階段
24.負責設備日常維護保養工作的是( )
A.專業技術人員
B.專業管理人員
C.後勤工人
D.操作工人
25.在使生產與作業現場良好狀態持之以恆的活動屬於( )
A.整理活動
B.清掃活動
C.清潔活動
D.素養活動
26.供應鏈的特點在於其所具備的( )
A.單鏈結構
B.雙鏈結構
C.多鏈結構
D.網鏈結構
27.供應鏈的節點企業需要( )
A.保持穩定
B.長期穩定
C.定期地更新
D.動態地更新
28.敏捷製造的敏捷性特徵的體現之一是( )
A.持續變化性
B.間隔變化性
C.均衡變化性
D.有序變化性
29.相對於大規模生產模式而言,大規模定製生產模式的一個特點是( )
A.多樣化成本更高
B.生產批量更大
C.產品開發周期更長
D.滿足顧客個性化的要求更好
30.清潔生產的目標對象是( )
A.生產現場
B.全企業
C.企業周圍環境
D.全社會
31.循環經濟的杜邦模式屬於( )
A.社會循環經濟模式
B.企業之間循環經濟模式
C.企業內部循環經濟模式
D.工業園區循環經濟模式
32.實現敏捷製造的關鍵條件是建立高效的( )
A.合作關係網絡
B.數據共享網絡
C.技術管理網絡
D.資金流通網絡
二、名詞解釋題
(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1.生產與作業系統
12.生產間隔期
13.定置管理
14.供應鏈管理
15.清潔生產
三、簡答題
(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21.簡述生產與作業管理的內容。
22.簡述生產與作業戰略實施的工作。
23.簡述累計編號法的原理及其所適用的生產類型。
24.簡述庫存管理的衡量標準。
四、計算題
(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7分,共21分)
31.一批製品共有4件,需經5道工序完成其加工,各道工序的單件工時分別為:t1=4分鐘,t2=3分鐘,t3=5分鐘,t4=7分鐘,t5=3分鐘。試利用計算公式求按平行順序移動方式組織加工所需的總加工時間。
32.現有五個工件需在兩臺設備M1、M2上加工,加工順序相同,即先在設備M1加工,後在設備M2加工,所需工時列於下表。請用詹森算法確定最優加工順序,並說明應用詹森算法進行排序的步驟。(時間單位:分鐘)
33.已知某工程項目網絡圖及其相關時間參數如下圖所示。(時間單位:天)
要求:(1)計算各作業時差;
(2)確定關鍵路線及工程總工期。
五、綜合分析題
(本題12分,計算結果精確至小數點後二位)
41.某銑床組共有銑床3臺,年制度工作時間306天,兩班制生產,每班8小時。銑床停修率為5%,加工A、B、C、D四種產品的臺時定額及年計劃產量如下表:
要求:(1)請用假定產品法確定銑床組的生產能力。(具體計算及其計算結果直接填入表中)
(2)評價計劃年度銑床組生產能力與計劃產量是否相平衡,若不平衡,請提出相應的措施。
熱點關注:各省2019年10月自考準考證列印時間 |2019年4月各省自考考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