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笛子入門曲譜,你會幾個?
笛子是中國樂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樂器。將它與旋律優美且簡單的兒歌合在一起,就成為了動聽的音樂,來看一下你曾經了解過幾首這樣的曲子吧!
《世上只有媽媽好》
表達母愛的一首歌曲
《世上只有媽媽好》,歌曲充滿了對母親的深情厚愛,作為插曲曾經出現在2部弘揚家庭倫理道德的電影中,即《媽媽再愛我一次》和《苦兒流浪記》。在許多人的記憶裡都是一枚重量級的催淚彈。
《春天來了》
旋律優美的兒歌
《春天來了》是一首德國兒童歌曲,歌曲旋律優美動聽,它描繪了春天小鳥歌唱、百鳥爭鳴,小朋友們在田野上遊戲歌唱的熱鬧場景。歌曲為ABA三個單樂句組成。
歌唱二小放牛郎
是一首抗戰歌曲
歌唱二小放牛郎,抗日戰爭時期,因為保護幾千名老鄉和幹部,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遭到日軍殘殺。為了紀念這位小英雄,晉察冀邊區的文藝戰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創作了全中國的著名兒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康定情歌》
跑馬溜溜的山上
《康定情歌》,是四川康定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民歌,經吳文季、江定仙編曲,由喻宜萱1947年4月19日在南京演唱。此後《康定情歌》在全國流傳,而且聲名遠揚海外,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
鳳陽花鼓
別名花鼓小鑼
鳳陽花鼓又稱「花鼓」、「打花鼓」、「雙條鼓」等,鳳陽花鼓起源於鳳陽府臨淮縣(今鳳陽縣東部)是一種集曲藝和歌舞為一體的傳統民間表演藝術,但以曲藝形態的說唱表演最為重要和著名,一般認為形成於明代。
《老六板》
又稱老八板
《老六板》是中國漢族民間器樂曲,為古老的民間絲竹樂曲調。流傳地域較廣,在廣東、廣西、貴州等地稱為《十八板力》,在內蒙地區稱為《八譜》或《八音》。江南絲竹、西安古樂、山西八大套等樂種中也包含此曲。
歡樂頌
又稱快樂頌
《歡樂頌》,是1785年由德國詩人席勒所寫的詩歌。貝多芬為之譜曲,成為他的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的主要部分,包含四獨立聲部、合唱、樂團。而這由貝多芬所譜曲的音樂(不包含文字)成為了現今歐洲聯盟的盟歌、歐洲委員會會歌,亦曾被用作羅德西亞1974-1979年國歌《揚起羅德西亞的聲音》的旋律。
《北風吹》
由朱逢博演唱
《北風吹》,是電影芭蕾舞《白毛女》中的插曲,首唱於1965年朱逢博那一曲《北風吹》,其亮、脆、甜、美,堪稱經典,令觀眾印象太深刻,影響了幾代人,是20世紀華人音樂十大經典之一。
《金蛇狂舞》
常用於喜慶時節演奏
《金蛇狂舞》,是聶耳於1934年根據民間樂曲《倒八板》整理改編的一首民族管弦樂曲。樂曲的旋律昂揚,熱情洋溢,鑼鼓鏗鏘有力,渲染了節日的歡騰氣氛。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上就是使用的該曲作為背景音樂來烘託奧運會這一全世界人民的節日的歡騰氣氛和濃鬱的中國特色。
《小星星》
是一首流行兒歌
《小星星》源自200多年前的英國傳統兒歌《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一閃一閃小星星》)。其歌曲主題浪漫而夢幻,由六個四分音符加一個二分音符組成了輕靈的旋律。成就了世界兒歌史上最奪目的皇冠。也成為了全世界所有國家和文化的孩子們啟蒙教育中最經典的第一首兒歌。
作者:葛敬偉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