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電路設計的基礎知識全面解析

2021-01-11 電子產品世界

  一、 電子電路的設計基本步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3149.htm

  1、 明確設計任務要求:

  充分了解設計任務的具體要求如性能指標、內容及要求,明確設計任務。

  2、 方案選擇:

  根據掌握的知識和資料,針對設計提出的任務、要求和條件,設計合理、可靠、經濟、可行的設計框架,對其優缺點進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數。

  3、 根據設計框架進行電路單元設計、參數計算和器件選擇:

  具體設計時可以模仿成熟的電路進行改進和創新,注意信號之間的關係和限制;接著根據電路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進行參數的估計與計算;器件選擇時,元器件的工作、電壓、頻率和功耗等參數應滿足電路指標要求,元器件的極限參數必須留有足夠的裕量,一般應大於額定值的1.5倍,電阻和電容的參數應選擇計算值附近的標稱值。

  4、 電路原理圖的繪製:

  電路原理圖是組裝、焊接、調試和檢修的依據,繪製電路圖時布局必須合理、排列均勻、清晰、便於看圖、有利於讀圖;信號的流向一般從輸入端或信號源畫起,由左至右或由上至下按信號的流向依次畫出務單元電路,反饋通路的信號流向則與此相反;圖形符號和標準,並加適當的標註;連線應為直線,並且交叉和折彎應最少,互相連通的交叉處用圓點表示,地線用接地符號表示。

  二、 電子電路的組裝

  電路組裝通常採用通用印刷電路板焊接和實驗箱上插接兩種方式,不管哪種方式,都要注意:

  1.集成電路:

  認清方向,找準第一腳,不要倒插,所有IC的插入方向一般應保持一致,管腳不能彎曲折斷;

  2. 元器件的裝插:

  去除元件管腳上的氧化層,根據電路圖確定器件的位置,並按信號的流向依次將元器件順序連接;

  3. 導線的選用與連接:

  導線直徑應與過孔(或插孔)相當,過大過細均不好;為檢查電路方便,要根據不同用途,選擇不同顏色的導線,一般習慣是正電源用紅線,負電源用藍線,地線用黑線,信號線用其它顏色的線;連接用的導線要求緊貼板上,焊接或接觸良好,連接線不允許跨越IC或其他器件,儘量做到橫平豎直,便於查線和更換器件,但高頻電路部分的連線應儘量短;電路之間要有公共地。

  4. 在電路的輸入、輸出端和其測試端應預留測試空間和接線柱,以方便測量調試;

  5. 布局合理和組裝正確的電路,不僅電路整齊美觀,而且能提高電路工作的可靠性,便於檢查和排隊故障。

  三、 電子電路調試

  實驗和調試常用的儀器有:萬用表、穩壓電源、示波器、信號發生器等。調試的主要步驟。

  1. 調試前不加電源的檢查

  對照電路圖和實際線路檢查連線是否正確,包括錯接、少接、多接等;用萬用表電阻檔檢查焊接和接插是否良好;元器件引腳之間有無短路,連接處有無接觸不良,二極體、三極體、集成電路和電解電容的極性是否正確;電源供電包括極性、信號源連線是否正確;電源端對地是否存在短路(用萬用表測量電阻)。

  若電路經過上述檢查,確認無誤後,可轉入靜態檢測與調試。

  2. 靜態檢測與調試

  斷開信號源,把經過準確測量的電源接入電路,用萬用表電壓檔監測電源電壓,觀察有無異常現象:如冒煙、異常氣味、手摸元器件發燙,電源短路等,如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切斷電源,排除故障;

  如無異常情況,分別測量各關鍵點直流電壓,如靜態工作點、數字電路各輸入端和輸出端的高、低電平值及邏輯關係、放大電路輸入、輸出端直流電壓等是否在正常工作狀態下,如不符,則調整電路元器件參數、更換元器件等,使電路最終工作在合適的工作狀態;

  對於放大電路還要用示波器觀察是否有自激發生。

  3. 動態檢測與調試

  動態調試是在靜態調試的基礎上進行的,調試的方法地在電路的輸入端加上所需的信號源,並循著信號的注射逐級檢測各有關點的波形、參數和性能指標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如必要,要對電路參數作進一步調整。發現問題,要設法找出原因,排除故障,繼續進行。(詳見檢查故障的一般方法)

  4. 調試注意事項

  (1)正確使用測量儀器的接地端,儀器的接地端與電路的接地端要可靠連接;

  (2)在信號較弱的輸入端,儘可能使用屏蔽線連線,屏蔽線的外屏蔽層要接到公共地線上,在頻率較高時要設法隔離連接線分布電容的影響,例如用示波器測量時應該使用示波器探頭連接,以減少分布電容的影響。

  (3)測量電壓所用儀器的輸入阻抗必須遠大於被測處的等效阻抗。

  (4)測量儀器的帶寬必須大於被測量電路的帶寬。

  (5)正確選擇測量點和測量

  (6)認真觀察記錄實驗過程,包括條件、現象、數據、波形、相位等。

  (7)出現故障時要認真查找原因。

  四、 電子電路故障檢查的一般方法

  對於新設計組裝的電路來說,常見的故障原因有:

  (1)實驗電路與設計的原理圖不符;元件使用不當或損壞;

  (2)設計的電路本身就存在某些嚴重缺點,不能滿足技術要求,連線發生短路和開路;

  (3)焊點虛焊,接插件接觸不良,可變電阻器等接觸不良;

  (4)電源電壓不合要求,性能差;

  (5)儀器作用不當;

  (6)接地處理不當;

  (7)相互幹擾引起的故障等。

  檢查故障的一般方法有:直接觀察法、靜態檢查法、信號尋跡法、對比法、部件替換法旁路法、短路法、斷路法、暴露法等,下面主要介紹以下幾種:

  1. 直接觀察法和信號檢查法:與前面介紹的調試前的直觀檢查和靜態檢查相似,只是更有目標針對性。

  2. 信號尋跡法:在輸入端直接輸入一定幅值、頻率的信號,用示波器由前級到後級逐級觀察波形及幅值,如哪一級異常,則故障就在該級;對於各種複雜的電路,也可將各單元電路前後級斷開,分別在各單元輸入端加入適當信號,檢查輸出端的輸出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3. 對比法:將存在問題的電路參數與工作狀態和相同的正常電路中的參數(或理論分析和仿真分析的電流、電壓、波形等參數)進行比對,判斷故障點,找出原因。

  4. 部件替換法:用同型號的好器件替換可能存在故障的部件。

  5. 加速暴露法:有時故障不明顯,或時有時無,或要較長時間才能出現,可採用加速暴露法,如敲擊元件或電路板檢查接觸不良、虛焊等,用加熱的方法檢查熱穩定性差等等。

  五、 電子電路設計性實驗報告

  設計性實驗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課題名稱

  2. 內容摘要

  3. 設計內容及要求

  4. 比較和選擇的設計方案

  5. 單元電路設計、參數計算和器件選擇

  6. 畫出完整的電路圖。並說明電路的工作原理

  7. 組裝調試的內容,如使用的主要儀器和儀表、調試電路的方法和技巧、測試的數據和波形並與計算結果進行比較分析、調試中出現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8. 總結設計電路的特點和方案的優缺點,指出課題的核心及實用價值,提出改進意見和展望

  9. 列出元器件清單

  10. 列出參考文獻

  11. 收穫、體會

  實際撰寫時可根據具有情況作適當調整。

  六、 電子電路幹擾的抑制

  1. 幹擾源

  電子電路工作時,往往在有用信號之外還存在一些令人頭痛的幹擾源,有的產生於電子電路內部,有的產生於外部。外部的幹擾主要有:高頻電器產生的高頻幹擾、電源產生的工頻幹擾、無線電波的幹擾;內部的幹擾主要有:交流聲、不同信號之間的互相感應、調製,寄生振蕩、熱噪聲、因阻抗不匹配產生的波形畸變或振蕩。

  2. 降低內部幹擾的措施

  (1) 元器件布局: 元件在印刷線路板上排列的位置要充分考慮抗電磁幹擾問題,原則之一是各部件之間的引線要儘量短。在布局上,要把模擬信號部分,高速數字電路部分,噪聲源部分(如繼電器,大電流開關等)這三部分合理地分開,使相互間的信號耦合為最小。

  (2) 電源線設計:根據印製線路板電流的大小,儘量加租電源線寬度,減少環路電阻。 同時、使電源線、地線的走向和數據傳遞的方向一致,這樣有助於增強抗噪聲能力。

  (3) 地線設計:在電子設備中,接地是控制幹擾的重要方法。如能將接地和屏蔽正確結合起來使用,可解決大部分幹擾問題(詳細方法見下節接地)。

  (4) 退藕電容配置線路板設計的常規做法之一是在線路板的各個關鍵部位配置適當的退藕電容。退藕電容的一般配置原則是:

  電源輸入端跨接10 ~100uf的電解電容器。如有可能,接100uF以上的更好。

  原則上每個集成電路晶片都應布置一個0.01pF的瓷片電容,如遇印製板空隙 不夠,可每4~8個晶片布置一個1 ~ 10pF的但電容。

  對於抗噪能力弱、關斷時電源變化大的器件,如 RAM、ROM存儲器件,應在晶片 的電源線和地線之間直接接入退藕電容。

  電容引線不能太長,尤其是高頻旁路電容不能有引線。

  此外,還應注意以下兩點:

  在印製板中有接觸器、繼電器、 按鈕等元件時。操作它們時均會產生較大火花放電,必須採用附圖所示的 RC 電路 來吸收放電電流。一般 R 取 1 ~ 2K,C取2.2 ~ 47UF.

  CMOS的輸入阻抗很高, 且易受感應,因此在使用時對不用端要接地或接正電源。

  3. 降低外部幹擾的措施有:

  (1) 遠離幹擾源或進行屏蔽處理;

  (2) 運用濾波器降低外界幹擾。

  七、 接地

  接地分安全接地、工作接地,這裡所談的是工作接地,設計接地點就是要儘可能減少各支路電流之間的相互耦合幹擾,主要方法有:單點接地、串聯接地、平面接地。在電子設備中,接地是控制幹擾的重要方法。如能將接地和屏蔽正確結合起來使用,可解決大部分幹擾問題。電子設備中地線結構大致有系統地、機殼地(屏蔽地)、數字地(邏輯地)和模擬地等。在地線設計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正確選擇單點接地與多點接地

  在低頻電路中,信號的工作頻率小於1MHz,它的布線和器件間的電感影響較小,而接地電路形成的環流對幹擾影響較大,因而應採用一點接地。當信號工作頻率大於10MHz時,地線阻抗變得很大,此時應儘量降低地線阻抗,應採用就近多點接地。高頻電路宜採用多點串聯接地,地線應短而租,高頻元件周圍儘量用柵格狀大面積地箔。當工作頻率在1~10MHz時,如果採用一點接地,其地線長度不應超過波長的1/20,否則應採用多點接地法。

  2.將數字電路與模擬電路分開

  電路板上既有高速邏輯電路,又有線性電路,應使它們儘量分開,而兩者的地線不要相混,分別與電源端地線相連。要儘量加大線性電路的接地面積。

  3. 儘量加粗接地線

  若接地線很細,接地電位則隨電流的變化而變化,致使電子設備的定時信號電平不穩,抗噪聲性能變壞。因此應將接地線儘量加粗。

  4. 將接地線構成閉環路

  設計只由數字電路組成的印製電路板的地線系統時,將接地線做成閉環路可以明顯的提高抗噪聲能力。其原因在於:印製電路板上有很多集成電路元件,尤其遇有耗電多的元件時,因受接地線粗細的限制,會在地結上產生較大的電位差,引起抗噪聲能力下降,若將接地結構成環路,則會縮小電位差值,提高電子設備的抗噪聲能力。

 

相關焦點

  • 工程師入門:電子電路設計基礎知識
    一、電子電路的設計基本步驟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06/401236.htm1. 明確設計任務要求:充分了解設計任務的具體要求如性能指標、內容及要求,明確設計任務。2.
  • 電子電路基礎知識
    電子電路基礎知識電路基礎知識(一)電路基礎知識(1)——電阻 導電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稱著電阻,用符號R表示,單位為歐姆、千歐、兆歐,分別用Ω、KΩ、MΩ表示。
  • 電路基礎知識- -絕對夠基礎~
    導讀:本文所講述的都是電路的基礎知識,包括電路的定義、構成、分類、作用,電路的基本概念及歐姆定律、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基爾霍夫電壓定律等,是廣大電路初學者進步的階梯~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4012
  • 電子人必備基礎知識:數字電路之組合邏輯電路
    作為電子人,關於數字電路的基礎知識是大家必須要掌握的,對學習PCB設計的電子人來說,同樣也是如此。今天,板兒妹主要來和大家介紹數字電路中的組合邏輯電路。關於組合邏輯電路用數位訊號完成對數字量進行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的電路稱為數字電路,或數字系統。由於它具有邏輯運算和邏輯處理功能,所以又稱數字邏輯電路。
  • 電子設計|Altium Designer2020電路仿真與設計
    快畢業的時候,看了舍友這本書,覺得不錯,分享一下其知識框架,也算是存貨吧——《Altium Designer2020電路仿真與設計》。導論:Altium Designer 是原Protel軟體開發商Altium公司推出的一體化的電子產品開發系統,主要運行在Windows作業系統。
  • 電子分頻or功率分頻 音箱分頻基礎解析
    1音箱分頻基礎解析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音響並不是只有兩個喇叭通上電就能夠出聲那麼簡單,我們也能夠看見在音響中除了最為重要的發聲單元外,還有許多電路結構,其中分頻器就是對於音質好壞起到非常關鍵作用的一種電路裝置。
  • 電子變壓器基礎知識解析
    B 按用途分類:電源變壓器:用於提供電子設備所需電源的變壓器音頻變壓器:用於音頻放大電路和音響設備的變壓器脈衝變壓器:工作在脈衝電路中的的變壓器,其波形一般為單極性矩形脈衝波特種變壓器:具有一種特殊功能的變壓器,如參量變壓器,穩壓變壓器,超隔離變壓器,傳輸線變壓器,漏磁變壓器開關電源變壓器:用於開關電源電路中的變壓器
  • 新手教程,電工入門基礎——電路基礎知識之電路與電路圖
    所以自己想著把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所學所用的知識分享給大家,希望讓後來者少走些彎路。同時也希望讀者把自己的知識相互分享,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互相學習哦。我想用文章或者視頻的方式,把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我本身也是在學習中,分享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就相當於和大家互相學習,如果有寫的不到位的地方,還請大神賜教!
  • 關於運算放大電路的基礎知識
    打開APP 關於運算放大電路的基礎知識 發表於 2019-07-09 14:37:42 說它簡單,因為在設計運放電路時,可以避免電晶體電路的複雜參數計算,說它不簡單,因為很多時候運放並不理想,若按理想運放來設計電路,會導致結果錯誤。 1、什麼是運放 運放是運算放大器的簡稱。可以實現各種模擬電量的數學運算。但它不是用來做計算器上的加減乘除運算,而是在模擬信號處理過程中,可能需要將信號進行放大、加減乘除、積分、微分等操作。
  • 放大電路的基礎知識問答
    答:零點漂移,就是指放大電路的輸入端短路時,輸出端還有緩慢變化的電壓產生,即輸出電壓偏離原來的起始點而上下漂動。抑制零點漂移的方法一般有:採用恆溫措施;補償法(採用熱敏元件來抵消放大管的變化或採用特性相同的放大管構成差分放大電路);採用直流負反饋穩定靜態工作點;在各級之間採用阻容耦合或者採用特殊設計的調製解調式直流放大器等。6.
  • PCB設計基礎知識詳細解析
    印製電路板的設計是以電路原理圖為根據,實現電路設計者所需要的功能。印刷電路板的設計主要指版圖設計,需要考慮外部連接的布局。內部電子元件的優化布局。金屬連線和通孔的優化布局。電磁保護。熱耗散等各種因素。優秀的版圖設計可以節約生產成本,達到良好的電路性能和散熱性能。簡單的版圖設計可以用手工實現,複雜的版圖設計需要藉助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實現。
  • 電子電路設計解惑篇,如何解決傳感器電子電路設計中的幹擾問題
    電子電路設計應用廣泛,對於電子電路設計,很多朋友都存在濃厚興趣。在進行電子電路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總會遇到各種電子電路設計難點,如幹擾。為幫助大家提供解決電子電路設計中的抗幹擾設計問題,本文將對電子電路的抗幹擾問題予以解析。如果你對本文即將探討的內容存在一定興趣,不妨繼續往下閱讀哦。
  • 電路設計必備知識:數電入門經驗分享
    模電和數電是電子相關專業最重要的專業課程,做電路設計方面相關的工作,模電和數電知識是必須掌握的。如今正是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階段,數字電子技術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中,絕大多數電子設備都離不開數字電子技術,小到電飯鍋、電視機、電冰箱,大到高鐵、飛機、火箭、航母等等,這門學科現在發展的很快,數字電路在電子設備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是系統的核心。本人為大家說說怎樣學好數電呢?數字電路0是0,1是1,條理清晰,邏輯關係明確,比模電要容易得多。
  • 解析:一種無線充電識別電路的設計
    解析:一種無線充電識別電路的設計 秩名 發表於 2015-07-02 10:54:59   隨著用電設備對供電品質的不斷提高,以及對特殊場合、特殊地理環境的供電,使得接觸式電能傳輸方式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 音響電路設計及音響變壓器電路解析 —電路圖天天讀(239)
    ,典型的增益為20dB;後級功率放大部分用的也是NS公司的一款經典晶片――LM1875晶片,每聲 道兩片,駁接成橋式推挽BTL電路,以取得更大的功率以及更好的音效;此外此音響還帶有無信號或定時智能關機的電源控制設計,以適應一般家用的使用習慣。
  • 互鎖電路原理圖,電路基礎知識,電工必備基礎電路
    互鎖電路一般有兩個自鎖電路組成,自鎖一般是使用自身常開觸點來實現的,而互鎖是兩個自鎖電路,再使用對方常閉觸點實現互鎖,來保證電路安全。互鎖分為機械互鎖和電氣互鎖電路,一般為了電路更加安全,會使用雙重互鎖,即電氣互鎖和機械互鎖一起使用。
  • 電子電路設計與仿真工具
    EDA技術是在電子CAD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計算機軟體系統,是指以計算機為工作平臺,融合了應用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及智能化技術的 最新成果,進行電子產品的自動設計。利用EDA工具,可以將電子產品從電路設計、性能分析到設計出IC版圖或PCB版圖的整個過程在計算機上自動處理完成。
  • 設計手勢控制的LED燈:掌握基礎電路後,設計電路就是搭積木
    2、滅燈狀態下,快速掃過即亮燈:側面還有實體開關,用來切換功能模式。以及一個USB口,用來給燈供電: 一、整體功能梳理 梳理一下這款燈的功能,倒不複雜:被遮擋的時間就是低電平的時間,MCU單片機根據低電平的時間來決定是執行開機、關機,還是切換光色。可以調節滑動變阻器R3來調整檢測距離的遠近。 3、電源部分,通過USB接口CN1輸入+5V供電:
  • 應用Protel99se設計電子時鐘印製板電路
    針對現代電子產品的發展趨勢,線路板的功能對於整個電子產品性能的影響越來越明顯。所以設計一個符合工藝要求,滿足產品正常工作性能的線路板非常重要。
  • 電子電路圖的基本分析方法
    在實踐中學到的感性知識又可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從動手操作上講,應先從簡單的開始,循序漸進,逐步深入。例如,先熟悉一些常見元器件的外形特徵,學著用萬用表去檢測它們的質量,不要一開始就去動手修理電器。方法提示對這門學科有些了解之後,應該集中精力和時間解決一個個小問題,積少成多,不要全面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