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線的《宇宙打歌中心》再次讓觀眾看到了打歌節目的希望。最新一期節目中楊芸晴攜新歌《雨》展現了唯美的舞臺。黃明昊一首《永不失聯的愛》聲音空靈引發場下觀眾陣陣尖叫。李汶翰則致敬郭富城經典的《芭啦芭啦櫻之花》,一身酒紅印花亮面西裝復古亮相,在螢光棒加持下的宅舞十分有感染力。
而這檔收穫諸多好評的打歌節目在杜華看來,是自己在音樂市場不太景氣的情況下展開的一次全新探索。為藝人提供一個更好地唱新歌的平臺,是這個「造夢人」尋找的下一個出口。
十一年前,杜華就曾有過一段海外學習偶像練習法則的經歷,十年間,樂華娛樂在不斷摸索中走出了一條成功的造星之路,樹立了行業標杆。旗下藝人更是包括王一博、李汶翰、孟美岐、吳宣儀等流量藝人。一路陪伴樂華成長的掌舵人杜華更是被旗下藝人親切地稱為「杜媽」。
其實,在走上「造夢人」這條道路之前,杜華同樣有過一段被埋藏在聚光燈下的追夢經歷,也曾渴望星探慧眼識珠,被挖掘成為一名藝人。然而,南昌熱鬧的街頭逐夢三年,終究沒有收穫理想的成績。這段「明星夢」經歷也在後來成為了大家調侃她的梗。但對她而言,這段經歷更是一段寶貴的人生財富。
如果說,2018年的《偶像練習生》讓樂華娛樂走進大眾視野,那麼今年夏天,則是杜華進一步走進大眾視野的時間節點。一檔《乘風破浪的姐姐》讓杜華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節目組打出的「以上觀點僅是杜華女士個人觀點」的字幕更是讓她飽受爭議。不過,對於她本人而言,早已習慣了這些。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番外篇,她曾經向主持人展示了自己個人社交平臺的私信,超過九十萬條的信息中,各種「問候」不斷。有粉絲認為自己喜歡的藝人沒有獲得足夠的機會,也有粉絲認為自家愛豆行程安排太滿,應該休息。這兩個極端的訴求擺在杜華面前,需要她來平衡。
面對多重壓力,她依舊有自己的一套標準。選人和培養人上一如既往的看重藝人身上的韌勁和努力。正是因為這樣的高標準嚴要求,樂華出品也因此成為了高標準的代名詞。而「樂華」的標籤也在無形中成為了藝人身上一道看不見的「光環」。
不過,杜華並沒有停下探索行業持久發展的腳步。在摸索出一套成功的偶像練習法則之後,她清醒地意識到,光靠偶像熱度是無法長期維繫粉絲用戶習慣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開篇《宇宙打歌中心》應運而生。而如何讓這次全新的嘗試長久成功,她還是認為「先把內容做好」。
就是這樣,杜華以強大的內心加上清醒的行業認知,從一個追夢者華麗轉身成為一名造夢人。一步步拓展行業邊界,尋求持續發展。身披光芒,追光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