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身邊的一切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發展著,小學那會兒,我們見的都是收音機,還是很大的那種,裝的是一號電池,至今依然記得,中學了,有了磁帶聽音樂的,當時可是能借來一本好磁帶能聽一下午,可以自動正反面聽,高中時,就開始有隨身聽了,手機也開始普及了,不過都是小的帶按鍵的那種,一樣很土豪了。到大學,智慧型手機開始出現,每過一年內存就增加一倍,到今天,智慧型手機已經開始發展人工智慧了。
我走過了一條工業發展之路,新的總會淘汰舊的,那我不禁想到,今天學的單片機,明天是不是也要淘汰?
首先,個人覺得,淘汰是不可能的,但發展是一定的,以後的單片機會更加複雜是一個趨勢,工業生產技術 的提高。我們學的51單片機是一類單片機的一個統稱,常見的51是AT89C51和STC89C51,這些都是8位單片機,很經典的產品。不過目前有些人起步開始學STM32了,產品的設計也會優先考慮。
但是51單片機操作簡單,功能直接,易學會,所以很受初學者的歡迎,現在依然很多人從51開始學習單片機。很多老師也是喜歡拿51單片機來講解,因為單片機該有的51都有,資源豐富,好操作。
但是時代在不斷向前發展,像51單片機,已經算得上是老前輩了,雖然功能齊備,但是功耗和性能,以及外圍匹配等開發上用的不多了,一方面是因為51單片機的價格,另一方面是因為功能還是稍微少了一些,比如沒有集成AD和DA。
儘管如此,但是其市場佔比依然很大,所以有些晶片公司推出了很多和51單片機指令兼容的高性能單片機,這使51單片機獲得了新的生命,但我們熟悉的51單片機到了後方教學環節了。
雖然40腳的直插晶片,看起來比指頭還大,跟現在流行的相比,體積明顯不佔優,但是依舊擋不住初學者對他的喜愛,依然記拿它焊接的最小系統,拿它點亮LED燈的喜悅,這種操作後成功的體驗,是初學者終生難忘的。正是這種力量帶很多人上了這條路。
對於初學者而言,儘管大家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不一樣,但51單片機的學習可謂相對簡單一些,比較容易入門。如果學會了51單片機,那stm32根本不在話下了。
自行車也有幾十年光景了,但老當益壯,發展的依然很好,51也是一樣,淘汰談不上,但會更加發展的高端是一定的。讓我們放開了學吧。以後與兒女,與孫子也有啥能談得來的,5G時代,是單片機大放異彩的時代。
加油!
有什麼想知道的或者疑問歡迎留言或私信哦,我們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