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路測量在電器維修、元器件故障定位當中很常用,測量短路故障時,一定要確保斷開電源,切記不要帶電操作。短路測量使用萬用表的蜂鳴檔或歐姆檔進行測量,使用蜂鳴檔測量比較直觀,當線路短路時萬用表會直接「蜂鳴」,
蜂鳴檔的原理是當測量阻值小於約75Ω時,萬用表發生蜂鳴,若想更準確地知道兩個線路之間的阻值時,可使用200Ω檔測量。使用蜂鳴檔測量,有時候兩個信號之間的實際內阻較小,就很容易誤判,比如繼電器/接觸器線圈,很多繼電器/接觸器線圈阻抗小於75Ω,使用蜂鳴檔測量就會蜂鳴以為短路,其實並沒有。
工程師經常使用萬用表蜂鳴檔快速查找線路或元器件短路故障點,比如測量電阻、電容是否短路,二極體是否反向擊穿,三極體是否擊穿(三極體擊穿時一般基極和發射極短路),集成電路晶片電源與地之間是否短路,某兩個引腳之間是否短路等。
萬用表查斷路
知道如何用萬用表測短路以後,那測斷路也就很簡單了。
判斷方法:
首先斷開電源確保沒電,然後用萬用表的電阻檔測被線路兩端。正常情況下電阻為零或者有一定阻值,如果測得的電阻為無限大說明被線路兩端不通,也就是發生了斷路。
也可以在斷電的情況下,用萬用表的蜂鳴檔或二極體檔測被線路兩端。如果發出蜂鳴聲,說明線路是通的;相反如果沒有聲音說明被測線路有可能發生了短路。
注意:導線兩端正常情況下電阻為零(或者接近零);用電設備正常情況下有一定的阻值,但是具體阻值多少和自身有關。所以判斷線路或者用電設備是否斷路,最好用電阻檔大量程。因為有些用電設備的阻值很大,比如節能燈用小量程是測不出來的。
蜂鳴器檔測短路、斷路
數字萬用表一般都有一個蜂鳴器檔,測量到連通就會「BI」,「BI」響,非常直觀,不用盯著萬用表看。
當測量兩個不應該連通的位置時,如果發出「BI」,「BI」響,說明短路了;當測量兩個應該連通的位置時,卻沒有發出「BI」,「BI」響,說明斷路了;
如果你的萬用表沒有蜂鳴器檔,也可以用電阻檔,按照測量阻值的方法去判斷是否短路或者斷路,如果電阻變得很小,只有幾個歐姆,甚至零點幾歐姆,那說明短路了;如果測量不出電阻值或者電阻值相當大,那說明短路了。
使用蜂鳴器檔或者電阻檔測量時,記得先把電源斷開哦!
萬用表查漏電
萬用表查漏電的話不需要斷開斷路器,只需要關掉開關和拔掉所有插頭就行。
萬用表選擇「750V」的檔位,然後用兩支筆來測試插座、開關上的電線,分別測量「火線——零線」,「火線——地線」之間的電壓,如果測量的數值相同,證明線路沒有漏電,如果測試存在差值,而且差值很大,證明漏電嚴重。
線路中有漏電,一般不建議使用萬用表來測試。但是萬用表也可以使用,將萬用表旋轉到交流電壓檔,帶電測量,測量懷疑漏電的設備金屬外殼,一個表筆接外殼,另一個表筆接地,如果顯示電壓高於30V時,再測試一次,如果電源確認高於30V,則說明有漏電,低於30V一般是正常的,也可把零線、火線表筆頭對調後測量一遍即可確定。
我們常用的萬用表可以測試短路、斷路、交流電壓、直流電壓、電阻、電流等。紅筆為正,黑筆為負,測量時,一定要先核對測量類別以及量程,如果無法估計量程,要先選擇較大量程,然後根據數值逐步換到較小的量程。
出版社直接拿貨,最新版大量到貨
第4版第40次印刷,正版精裝塑封
暢銷30多年,限量限時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