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每個省份來說,每處都擁有自身的第二大城市,比如四川的第二大城市應該是綿陽,浙江就是寧波等,每個省區裡面的第二城受到了大家的認可。然而湖南這個省份就不同,第二城的位置一直都在角逐之中,說法也完全不同。今天要說的是湖南第二大城市角逐,衡陽、株洲、嶽陽,誰能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衡陽,這裡是整個省中南部的位置,一直以來都是很重要的工業城市。如今它的佔地面積是15310平方公裡,人口數量達到了730萬左右。就在2019年它的GDP成績已經達到了3372億元,在全省排名處於第四的位置。雖然它的經濟實力還沒有達到第二的位置,但實力還是很強,受到了很多人的看好,是一座當之無愧的歷史文化名城。在人類文明進程和華夏文明發展過程中,衡陽從來沒有缺席,不但作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而且樹有無與倫比的豐碑。無論是在遠古,還是近代,衡陽歷史文化都是厚重的,深遠的。她是中華五嶽之一南嶽衡山所在地;是火文化的發祥地;是大禹治水的智慧獲取地;是制蠶始祖嫘祖的「安身」地;是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發明者蔡倫的誕生地;是偉大的思想家王船山學說發源地;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石鼓書院的承載地;是抗戰史中衡陽保衛戰的發生地;是漢民族「春社」習俗最完整的保存地。衡陽歷史文化作為中華文明一脈,既集聚了中華文明的發展的共性,又彰顯了地域文化發展的個性,既傳承了文明演進的統一性,又凸顯了文明遞進的多樣性。衡陽歷史文化特點與價值,是由其源頭與發展過程決定的,具有鮮明的農耕文明色彩和濃鬱的湖湘文化味道。
作為一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衡陽的文化積澱深厚,文化特色明顯。與其他地方的歷史文化一樣,衡陽的歷史文化呈現都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樣的;不是單調的,而是豐富的;但眾說紛紜的文化現象,必有綱目之別,主次之分。歷史文化的脈絡,必有主線。衡陽歷史文化的主線是什麼呢?有三條:一是以火神崇拜為源頭的祭祀文化演變史;二是以神農炎帝為標誌的農耕文明進化史;三是以南蠻血性為基因的湖湘文化發展史。無論是人們總結出的大雁文化、宗教文化,名山文化,還是書院文化、船山文化、抗戰文化,等等,都是由前述三大文化文明而產生衍變出來的文化現象。他們之間的關係,是本與末,源與流的關係,而不是並列與平行的關係。而且,這三條主線不僅具有包容性,其特色還具有唯一性和差異性,是衡陽歷史文化的標籤和標誌。
株洲,它是屬於長株潭城市群裡面三大核心城市之一,這裡是屬於老工業的城市,同時還是極其重要的交通樞紐。如今它的佔地面積是11262平方公裡,人口數量大概是400多萬左右。在2019年它的GDP總量是3003億元,在全省排名第五,相對來說還是挺不錯的。更重要的是它發展潛力很足,未來很有希望會成為湖南的第二大城市。
在市規委會2018年第一次會議上,《株洲市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獲原則同意。
規劃指出,我市將重點打造7個歷史文化地段——建寧記憶歷史文化地段、田心歷史文化地段、清水塘工業遺產歷史文化地段、董家塅歷史文化地段、杜甫草堂歷史文化地段、白石人家歷史文化地段、楓溪漁港歷史文化地段。
規劃還指出,我市將確定一批重點保護的歷史建築和不可移動文物,以及群豐、馬家河、三門、雷打石、黃龍、白關6條老街和琥慄灣、肖家灣、湘江村3個傳統村落。
嶽陽,這裡是處於湖南東北部的位置,素來就有湘北門戶的美譽。同時還具有悠久的歷史氣息,相隔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時間。它不僅是湖南省域副中心的城市,同時還是南北東西很重要的交通場所。2019年它的GDP成績是3780億元,人口數量是560多萬,經濟總量還是挺出色的,相信之後能夠憑藉著自身的優勢,從而成為湖南的第二城。對於湖南第二大城市角逐,衡陽、株洲、嶽陽,誰能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嶽陽古稱巴陵、又名嶽州,為湖南省轄地級市、第二大經濟體,省域副中心城市。建城始於公元前505年,位於江南洞庭湖之濱,依長江、納三湘四水,江湖交匯,是一個資源豐富、區位優越、風景優美的地方。不僅是中國南北東西交通要道、國務院首批沿江開放之重地,且是長江中遊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湖南首位門戶城市。
嶽陽交通極為便利,境內長江、京廣鐵路、蒙華鐵路(在建)、京廣高鐵、京港澳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等國家交通主動脈在市區交織成網。近臨的黃花國際機場每日往返頻繁,2015年12月10日新開建的嶽陽三荷機場,也促進著該市形成愈加明顯的「水陸空」三位一體綜合性大交通脈絡。
嶽陽是湖南唯一的國際貿易口岸城市,也是中國著名的港口城市。嶽陽港是長江沿岸的中轉型國際貨櫃大港、國務院批准的啟運港,並與港澳臺、東協、澳大利亞等地區、國家有定期海運直達航線和遠洋接力航線,設有國家綜合保稅區。嶽陽人文深厚、風景秀麗,集名山、名水、名樓、名人、名文於一體,是中華文化重要的始源地之一,亦是海內外聞名的旅遊勝地。2014年嶽陽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和最具文化軟實力之城,是全國唯一獲取兩項殊榮的地級市。2015年嶽陽榮膺全國文明城市。
嶽陽樓記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早已成為激勵仁人志士的千古名句,但範仲淹的主要事業並不是寫散文,而是主持北宋中期轟轟烈烈的慶曆新政。
不知看完後有什麼想法,你更看好哪座城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