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深圳全球海洋中心新城市文化新地標 深圳海洋博物館面向全球...

2020-12-14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項目選址

&nbsp&nbsp&nbsp&nbsp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26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潘潤華 通訊員 李冬梅)5月25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海洋漁業局)和深圳市建築工務署工程設計管理中心聯合發布深圳海洋博物館建築方案設計國際競賽正式公告,面向全球徵集建築設計方案。這標誌著深圳「新十大文化設施」中又一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

&nbsp&nbsp&nbsp&nbsp向海而興,打造綜合性海洋博物館

&nbsp&nbsp&nbsp&nbsp深圳作為南海之濱的改革開放先鋒城市,因海而生,向海而興,是一座充滿活力與創新力的現代濱海城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行示範區的意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以及《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三次點名,支持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為全力推進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推動海洋文化繁榮,增強城市海洋文化軟實力,深圳市規劃建設海洋博物館,並將其納入全市重點建設的「新十大文化設施」,致力於打造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文化新地標。

&nbsp&nbsp&nbsp&nbsp據悉,深圳海洋博物館選址於大鵬半島新大片區,三面環山,面朝龍岐灣,地理自然環境優越。以「中國領先,世界一流」為目標,建設集收藏、研究、展示、科普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海洋博物館,打造海洋資源收藏展示中心、海洋文化教育中心、海洋科學研究中心。在特色打造上,海洋博物館將探索空間、展陳、功能組合及運營模式的創新,營造「共感式」體驗與互動體驗的新一代博物館,打造多樣化海洋沉浸式場景,並利用3D互動、全景沉浸體驗技術模擬極地、深海、風暴潮等特殊的海洋極端環境,讓觀眾體驗先進的海洋科學和技術成果。同時,海洋博物館將強化「展學研遊」一體,打造功能多元化的海洋博物館,成為不同年齡階段人群學習海洋知識的重要文化場所,引進科研機構,開展珊瑚礁保育、紅樹林生態修復等專項展研合作,營造城市海洋特色交往空間等。

&nbsp&nbsp&nbsp&nbsp角逐激烈,國際競賽拉開序幕

&nbsp&nbsp&nbsp&nbsp據了解,4月29日,海洋博物館建築方案設計國際競賽預公告一經發布,得到社會各界特別是建築設計業界的廣泛關注,短短2周時間共計收到118家設計團隊的預報名。此次國際競賽賽程分為團隊遴選和競賽評審兩個階段,將採用「意向邀請 +公開徵集」方式遴選出15家入圍機構,最終通過方案評審評選出3個優選獎和12個入圍獎,將是一場激烈的角逐。競賽設計內容包括主館和水上工程兩部分,總建築面積約108000㎡,設置展覽陳列區、藏品保管保護區、公共服務及教育區、業務與研究區、行政區等功能區。

&nbsp&nbsp&nbsp&nbsp深圳海洋博物館將按照「海館相融、館園一體」的設計理念,強調建築與周邊山、海、園、帶(濱海休閒帶)的公共連接與空間對話。彰顯地域文化與特色,通過創新現代的建築語言,創造具有城市記憶和海洋場域特徵的「新大時光」。堅持以人為本,打造多元、開放、共享的公共空間,關注人的愉悅體驗,塑造互動性、沉浸式的空間,體現全民友好、全齡友好的人文關懷。

&nbsp&nbsp&nbsp&nbsp據悉,市民可登錄深圳市城市設計促進中心官網查詢深圳海洋博物館建築方案設計國際競賽詳情。

相關焦點

  • 深圳全面加速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廣東省政府有關領導在2020海博會開幕式致辭時表示,中央關於「雙區」建設的重要文件為大力發展海洋經濟作出重要部署,為發展海洋經濟明確了方向。廣東圍繞建設「海洋強省」的目標,將牢牢把握「雙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支持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大力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 深圳海洋博物館公眾諮詢「最佳建議」揭曉
    以「中國領先,世界一流」為目標,將建設集收藏、研究、展示、科普等功能於一體的國家級綜合性海洋博物館,打造海洋資源收藏展示中心、海洋文化教育中心、海洋科學研究中心。參與本次公眾諮詢活動的受訪者年齡集中在19-45歲之間(佔比88.76%),也有小部分12歲以下的小學生參與;77.91%來自深圳本地,也有廣東省內、北京、上海、港澳臺、英國倫敦等地的朋友參與。
  • 深圳鹽田港爭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主力軍
    深圳地處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南海十字樞紐,背靠珠三角這一世界製造業中心,是廣東省及華南地區進出口歐美的主要通道,形成以進出口貿易為主的外向型經濟城市,從2013年開始,深圳港連續五年位居全球第三大貨櫃樞紐港。近日,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成果的重要窗口、世界沿海國家開放合作平臺,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在深圳開幕。
  • 廣東自然資源廳:計劃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加快推動深圳海洋大學...
    近日,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在官網發布的《關於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20200748號提案答覆的函》中表示,下一步計劃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發展灣區海洋經濟。制訂《關於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市深化自然資源領域改革探索意見》實施方案,狠抓大灣區重點項目用地用海用林保障。
  • 深圳:加快組建海洋大學、推動設立海大深圳研究院
    將海洋置於城市發展的戰略位置2018年,深圳率先發布《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決定》,配套出臺《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實施方案(2018-2020)》,開啟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新篇章。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得到國家支持。
  • 深圳大鵬新區: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建設加速
    深圳國際生物谷、國際食品谷、「深圳新十大文化地標」深圳海洋博物館、海洋大學等重大項目均選址大鵬新區,這讓大鵬新區的戰略定位愈發凸顯,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和「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的戰略目標正在不斷提速。
  • 深圳灣遊艇會第九屆國際遊艇展開幕 助力深圳打造「全球海洋中心...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王志明)助力深圳市建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灣遊艇會SMC第九屆(2020秋季)國際遊艇展,10月15日晚上在美麗的深圳灣畔——深圳灣遊艇會啟幕。作為獻禮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獻禮第二屆中國海洋博覽會,引領大灣區海洋生活方式的國際性遊艇展,吸引了國內外遊艇品牌方和相關配套品牌方,灣區海洋愛好者踴躍參與。深圳灣遊艇會 SMC已經成為大灣區靚麗的城市名片,為大灣區海洋愛好者營造「您的港灣,您的家」。
  • 深圳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建設最全最新進展
    建設目標:項目定位為藝術創作和演出經營相結合的大型歌劇院綜合體,將打造成為世界級藝術殿堂、大灣區國際文化交流新平臺、深圳藝術文化新地標和深圳市民藝術客廳。項目建成之後,將立足深圳、面向港澳展示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港澳青年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提升文化自信 。項目進展情況:1. 已評選出建築方案設計國際競賽方案優化階段三家優勝設計單位;2. 開展項目可研編制;3. 完成圍檔施工。
  • 七城探索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原標題:七城探索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中國經濟信息社經濟智庫事業部發布的最新一期《新華海洋研究》認為,探索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已成為我國沿海
  • 電解質|八城競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航運中心、高顏值成熱詞...
    建議提出,支持青島打造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閃電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截至目前,除了上海,國內至少還有深圳、廣州、天津、大連、寧波、舟山、廈門、青島等8座城市明確表態有意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梳理各地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相關規劃中,「國際航運中心、高顏值、世界一流智慧港口」成熱詞。
  • 深圳首部海洋旅遊歌曲《半島故事》發布
    黎陽 李小輝)8月26日,深圳首部海洋旅遊歌曲《半島故事》正式發布,為深圳經濟特區40歲生日送來大鵬半島的真摯祝福。作為深圳海洋資源最豐富區域,大鵬新區以「生態立區,經濟強區」理念,不斷提升海洋生態治理能力,增強海洋競爭力,建設世界級濱海旅遊度假區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
  • 除了上海,「深廣津青」誰能躋身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國慶節前,深圳市副市長張勇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不斷增強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含金量和辨識度」。 此前不久,自然資源部對時任青島市長在全國兩會期間提出的 「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議進行了答覆,明確表示,「青島具備建設海洋中心城市的優勢。」
  • 聚焦「海洋新城建設」!2020年科技專家研討會第四場活動本周四在深圳商報大廈開啟
    記者從主辦方獲悉,2020年科技專家研討會第四場將於27日在深圳商報大廈啟動,圍繞「海洋新城建設」主題,邀請3位業內專家就海洋新城在「雙區「建設中的地位和價值,以及如何將海洋新城打造成海洋產業合作平臺進行探討。
  • ...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實施方案出臺②深圳力保軌道交通...
    【深圳經濟信息聯播】深圳力保軌道交通重大項目如期開工深大城際、深惠城際、瀋海高速、深汕高鐵的深圳段線路及佔用基本生態控制線情況(草案)日前在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展廳和官網同步公示。由市軌道辦牽頭,各部門通力協助,軌道交通類重大建設項目的審批和相關工作正在加速,力保如期開工。
  •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將加快推動深圳海洋大學組建工作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在《答覆函》中提到,將加快推動深圳海洋大學組建工作。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在《答覆函》中指出,下一步,將全面推動海洋強省建設,「制訂《關於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市深化自然資源領域改革探索意見》實施方案,狠抓大灣區重點項目用地用海用林保障。
  • 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副院長肖寶華:發展海洋牧場 助力休閒漁業
    《海洋與漁業》記者日前採訪到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副院長肖寶華,他指出,開發海洋牧場是發展休閒漁業的必由之路。打造全生態鏈海洋牧場如果說蔚藍生態是海島的最大優勢,海洋牧場就是維持這一優勢的重要方式。在他看來,發展海洋牧場,要聯動生態牧場、珊瑚花園,修復保護、水下體驗、水上運動、濱海旅遊以及海洋文化於一體,擴展海陸空間,協同岸線資源、帶動產業鏈條,建立全生態鏈、全產業鏈、模式創新、資源聯動、品牌高端、典型示範的國家級海洋牧場生態綜合體。海洋牧場不是固定模式當前,沿海地區建起了不少海上風機。
  • 深圳建設全球城市的著力點
    」,這是該規劃裡僅有的兩座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且深圳排位在上海之前。加大力度吸引全球金融人才,利用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試點數字貨幣跨境支付和結算,推動跨境金融發展,通過深港合作服務全國,對接全球金融市場。2. 激活海洋基因,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既是中心城市也是海洋城市,是全球航運中心,也是全球海洋科技中心。
  • 深圳海洋大學:5年內組建!海洋大學全國共6所,廣東將擁有2所
    深圳特區報2020年9月22日消息,由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海洋漁業局)制定的《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實施方案(2020-2025年)》,日前印發實施。、推動建立國家深海生物基因庫、規劃建設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和國際金槍魚交易中心、設立深圳港航發展基金、推動設立中國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等。
  • 持續提升青島中心城市能級,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二是牽頭建立黃河流域區域性中心城市發展聯盟,優先推動濟南與西安、鄭州等省會城市交流合作,強化濟南都市圈與鄭州都市圈對接合作,打造魯豫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三是加快建設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打造黃河流域新興產業策源地、數字經濟發展高地和高效生態產業示範區。截至目前,全國已有深圳、上海、天津、大連、青島、寧波、舟山七個城市提出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 天下礦晶藍谷綻放 藍谷打造文旅新地標礦晶科技博物館
    青島藍谷,作為青島建設海洋強市的重要抓手、青島改革發展的先行區,自2019年開始,憑藉體制機制改革,打造了一隊敢為人先的「鐵軍」,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幹勁,在鰲山灣畔書寫著乘風破浪的新章。 作為地區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文旅產業的的不斷完善和升級創新是提高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