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聯合阿里釘釘發布《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發展報告》(下稱《報告》)。
首批13個新職業未來5年
人才需求規模單個均超百萬
報告顯示,未來5年新職業人才需求規模龐大,人才缺口總計超2830萬。
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近150萬
物聯網安裝調試員近500萬
無人機駕駛員近100萬
電子競技員近200萬
電子競技運營師近150萬
農業經理人近150萬
人工智慧人才近500萬
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員近130萬
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和運維員均達到125萬
數位化管理師從業人員已超過200萬
有關人工智慧工程技術人員的分析報告指出,根據測算,我國人工智慧人才目前缺口超過500萬,國內供求比例為1:10,供求比例嚴重失衡。如果不加強人才培養,到2025年人才缺口將突破1000萬。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才正式確立的「人工智慧專業」,成為今年的熱搜專業之一。
據南都記者梳理,截至目前,全國有215所高校新增了人工智慧專業。
另外,數位化管理師的市場需求量和從業數量將呈現井噴式增長,未來將會遍布全部一級行業和全部96個二級行業。
未來5年其他新職業人才需求規模預計如下:
物聯網安裝調試員500萬人
電子競技員200萬人
電子競技運營師150萬人
農業經理人150萬人左右
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員130萬人
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和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均達125萬人左右
無人機駕駛員100萬人
數位化技能受追捧,
90後最擔心失業。
根據報告顯示,以下5個新職業用戶最想學習
數位化管理師
無人機駕駛員
人工智慧工程技術人員
農業經理人
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
其中,60後偏愛農業經理人,00後偏愛電子競技運營師。
在年齡維度上,80後、90後成為新職業主力軍,佔比83%。「職業自由」成為年輕人追求的工作方式。職業自由是指職場人士掌握多種職業技能,可選擇職業超過兩種以上,具有自主擇業主動權。
在收入分布上,60%的新職業從業者月收入高於5000元。其中,40%的新職業從業者月收入為5000-10000元。
在地域分布上,往往是數字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城市出現了新職業火爆的現象,廣東、浙江、北京、河南、山東、陝西、江蘇、上海、河北、湖北、四川學習新職業人數位居前列。
在職業發展方面,不同年齡段的對失業的擔心程度也不同,相對於其他年齡群體,79%的90後最擔心失業,其次為80後。
在新職業學習行業分布方面,網際網路/信息技術、製造業、服務業學習新職業人數最多。
線上學習成主流,
今年培訓100萬新職業從業者
在新職業學習方式的選擇上,72%的用戶選擇線上學習新職業。
首批數位化管理師、人工智慧工程技術人員、電子競技運營師、農業經理人等13個新職業已完成培訓資源上線工作,相關人員都可以在平臺線上學習、培訓、考試,並可獲得電子培訓證書。
第二批供應鏈管理師、網約配送員、人工智慧訓練師、全媒體運營師、健康照護師等15個新職業也已啟動培訓資源上線準備工作。
另外,最新發布的包括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網際網路營銷師等在內的第三批9個新職業,也開始啟動上線準備。
同時,技能類新職業的國家職業標準和技能等級認定工作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中。目前,農業經理人和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已頒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