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檔案館完成館藏日偽歷史檔案翻譯整理工作

2020-12-27 央廣網

央廣網呼和浩特8月31日消息(記者寶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內蒙古自治區檔案館「對館藏日偽時期歷史檔案編譯建立專題目錄資料庫」項目順利通過國家檔案局驗收,標誌著該館歷時4年的館藏日偽歷史檔案翻譯整理工作全部完成。

1932年日本強佔了內蒙古東部部分地區,1937年內蒙古西部地區主要城鎮和主要交通線也相繼淪陷。日本侵略軍侵佔內蒙古地區後,扶植、建立殖民統治機構,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實行殖民統治。內蒙古自治區檔案館館藏日偽歷史檔案共1300餘卷,時間跨度從1932年至1945年,主要是偽蒙疆政權和偽興安省政權形成的、日本侵略者潰退時未及徹底銷毀的檔案,內容涉及中國共產黨、抗日抗聯、國民黨、蘇蒙英美德意法等國的情報信息和治安防諜、人事庶務、社會經濟財政、文教醫療衛生等各個方面,全面記錄和反映了日本侵略者對內蒙古的殖民掠奪、對內蒙古各族人民犯下的累累罪行。檔案內容豐富,極具歷史價值,是了解和研究當時政治經濟社會歷史史實的重要依據,對於揭露日本侵略者的野蠻行徑、促進人們珍愛和平、維護正義具有深遠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由於年代久遠、時間跨度較長,這些日偽歷史檔案多有破損,部分是從建築工事中挖掘出的銷毀殘片;同時手寫古日語居多,字跡潦草難於辨識,為翻譯整理工作帶來較大難度。為儘快搶救和開發館藏日偽歷史檔案,內蒙古檔案館對這些檔案優先完成數位化掃描,聘請專業人員進行精準翻譯和整理,確保項目規範順利實施。項目共翻譯完成2590萬字,著錄採集文件目錄8.2萬條。

下一步,內蒙古檔案館將有序推進館藏日偽歷史檔案的鑑定劃控與開放利用工作,深入挖掘和發揮館藏日偽歷史檔案資料的重要價值和作用。

相關焦點

  • 歷時4年 內蒙古館藏日偽歷史檔案翻譯整理完成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馬麗俠)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近日,內蒙古檔案館「對館藏日偽時期歷史檔案編譯建立專題目錄資料庫」項目順利通過國家檔案局驗收,標誌著該館歷時4年的館藏日偽歷史檔案翻譯整理工作全部完成。
  • 內蒙古檔案館完成千餘卷檔案編譯
    歷時四年搶救整理,近日,內蒙古檔案館全面完成對館藏日偽時期歷史檔案的編譯校對工作。這也為進一步研究日偽時期歷史,揭露日軍侵華罪行提供了詳實的歷史依據。這次整理、翻譯的這批日偽歷史檔案共計1300多卷,多為1932年至1945年,日軍建立的傀儡政權——偽蒙疆政權和偽興安省政權形成的檔案,以及抗日戰爭後期日本侵略者潰退時未徹底銷毀的檔案。
  • 內蒙古搶救整理日本侵華時期歷史檔案並建資料庫
    新華社呼和浩特6月29日電(記者勿日汗)經過歷時4年的搶救整理,內蒙古自治區檔案局近日完成對館藏日本侵華時期歷史檔案的編譯工作,並建立目錄資料庫。  據了解,這些歷史檔案大多是日本侵略者撤走時未能及時銷毀處理的檔案,時間為1932年至1945年,主要是偽滿洲國興安省政權和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形成的檔案,內容涉及情報、內部管理文件等6大類。由於年代久遠,這些檔案多有破損。其中,部分檔案是從當年日軍工事中發現的銷毀殘片,部分檔案的手寫內容字跡潦草,難於辨識。
  • 內蒙古「館藏日文項目」通過驗收 撰寫編輯資料16冊
    張存貴 攝中新網呼和浩特6月24日電 (記者 李愛平)內蒙古自治區檔案局(館)24日對外消息指,歷時近4年的「對館藏日偽時期歷史檔案編譯建立目錄資料庫」項目(簡稱「館藏日文項目」)正式通過中國國家檔案局驗收。截至目前,共撰寫編輯內部彙編資料16冊。
  • 巴彥淖爾市檔案館開展印章檔案整理工作
    近日,巴彥淖爾市檔案館根據《印章檔案整理規則》(DA/T40—2008),對已徵集的印章檔案進行集中甄選整理,清洗、編目、裝盒、上架。印章檔案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印章檔案能夠對機構的變革情況加以反映,一個印章就是一段歷史,將這些集中起來就能形成機構發展的歷史。對於一些不存在的原有機構,也能通過印章檔案進行了解。
  • 記者進入中央檔案館解密檔案整理工作
    日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走進中央檔案館採訪參觀,不僅聆聽觀看了不同歷史時期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人的錄音錄像資料,還近距離接觸了諸多珍貴的檔案資料原件。館藏凝聚歲月風雲中央檔案館1959年10月正式開館。
  • 內蒙古藝術檔案館加固維修改造工程完成竣工驗收
    內蒙古藝術檔案館加固維修改造工程完成竣工驗收2020年12月22日,自治區藝術研究院組織項目施工單位、項目設計單位、項目監理單位,召開內蒙古藝術檔案館加固維修改造工程竣工驗收會。2018年4月9日,自治區政府副主席艾麗華同志、政府副秘書長石墨同志一行蒞臨內蒙古藝術檔案館調研,重點了解了藝術檔案館場所現狀和館藏資源等情況。
  • 守護歷史記憶 弘揚傳統文化——訪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長孫森林
    截至2017年底,共完成檔案文件級整理730多萬件(含滿文檔案66萬件),所有成體系館藏檔案已經基本整理完畢,摸清了館藏檔案的家底;檔案數位化掃描約540多萬件(5000多萬畫幅),館藏檔案數位化掃描已完成過半;為了安全高效地管理檔案信息,構建了科學規範的檔案信息化管理平臺,目前管理的數據總量近7000TB,這在業界是不多見的。
  • 思明區檔案館保存著15萬多卷檔案 館藏檔案數量位居廈門各區前列
    嶺兜西路395號,這裡是全市第一家按照縣級一類國家標準設計建設的區級綜合檔案館——思明區檔案館。在約2200平方米的檔案庫房區,保存著15萬多卷檔案,一字一句記錄的是時間跨度長達近300年的「思明記憶」,館藏檔案數量位居全市各區前列。
  • 省檔案館開啟珍貴檔案網絡直播:館藏「雲」上見
    記錄「戰疫」、見證脫貧、還原歷史……檔案,並不意味著束之高閣,它有不少作用和功能。6月9日是國際檔案日,為了讓檔案走近尋常百姓,當天上午,省檔案館舉行了「疫情防控檔案和張格心同志檔案」捐贈儀式,同時開啟珍貴檔案網絡直播。  捐贈檔案,鐫刻珍貴記憶  為英雄建檔、讓英雄留名。
  • 江蘇省檔案館一行人調研我市檔案工作
    近日,江蘇省檔案館副館長宮琳一行來我市調研檔案工作。宮琳一行實地參觀了市檔案館查檔服務大廳、專題展廳、《如皋印記》陳列展廳、檔案特藏庫房,查看了部分館藏珍貴檔案文獻,聽取了2020年檔案工作情況特別是特色亮點工作匯報,對我市檔案館近年來在檔案收集、保管、利用、信息化、編研等工作取得的成績和亮點表示肯定。
  • 檔案不再神秘,網友走進順德檔案館新館
    活動吸引眾多對順德歷史和檔案感興趣的網友前來參加,曾經捐贈過檔案的退休老幹部、土生土長的老順德人、「初來乍到」的新順德人、慕名而來的教師……他們組成一支20多人的採風體驗,帶著眾多網友的期待,通過參觀印章牆、順德人文歷史展覽、抗疫主題展館、順德地情展廳、史志室、檔案整理加工流程,體驗個人和圖片檔案查詢,體驗檔案整理,作為當事人口述歷史,結合座談,充分了解檔案館的運作和功能以及對外的服務,充分感受順德檔案館的魅力
  • 十幾道工序修補 武漢市檔案館經典館藏《中華現勢大地圖》再現
    楚天都市報12月28日訊(記者王榮海 通訊員劉英)記者近日從武漢市檔案館獲悉,經過十幾道修補工序,武漢市檔案館經典館藏《中華現勢大地圖》終於再現世人面前,無聲的講述著那段讓我們永遠銘記在心的歷史往事。近期,武漢市檔案館特藏庫即將建成啟用,將對一批清代、民國、革命歷史時期的館藏珍貴紙質檔案原件進行展示,其中一張由上海世界輿地學社出版、各埠世界書局發行的《中華現勢大地圖》尤為引人注目。該地圖長155釐米,寬110釐米,圖中標明了當時我國較有影響的重大中心城市,以及上海、武漢、天津、廣州四大商埠圖。
  • 鎮江市檔案館出版全省首批抗戰檔案彙編
    金山網訊(曾海蓉)經過3年多努力,市檔案館編纂的《鎮江市檔案館藏日軍戰時暴行與戰後所受人道待遇檔案彙編》正式出版。6日上午,彙編出版座談會在市檔案館舉行,記者在座談會上獲悉,市檔案館為全省首批參與抗戰彙編的市級檔案館,該書的出版標誌著我市抗戰彙編工作處於全省領先地位。
  • 念好「建管用」三字訣——呂梁市檔案館靶向精準管理力促檔案工作...
    目前,市檔案館已完成選址拆遷和前期規劃項目,擬建17000平方米;市財政共撥付市檔案館經費486.5萬元,除預算內人員經費外還增撥49.5萬元業務經費和37.82萬元專項資金用於檔案管理系統及相關硬體設施。市檔案館進一步優化館藏資源,除接收紙質檔案之外,拓展接收領域,擴大檔案接收範圍和門類。
  • 銀海區檔案館指導涉改單位會計檔案整理歸檔工作
    為加強會計檔案規範整理,提高會計檔案管理工作水平,3月10日下午,銀海區檔案館對涉及機構改革單位原銀海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開展會計檔案整理指導工作。銀海區檔案館業務骨幹認真查看實體會計檔案,詳細了解了機構改革後銀海區城管執法大隊會計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等情況,對會計檔案分類、歸檔整理、編目裝盒等具體工作一一進行指導,對會計檔案負責人提出的關於檔案整理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耐心解答,大家互相交流溝通,積極解決問題。
  • 巴彥淖爾市檔案館積極開展新冠疫情防控文件材料收集整理指導工作
    市檔案館在對10個新冠肺炎防控專項組實地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檔案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要求,結合我市實際,起草了《巴彥淖爾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文件材料歸檔整理細則》(以下簡稱《細則》),印發給市直有關單位、各旗縣區檔案局、館。
  • 檔案工作
    市城建檔案館開展滿意在建設活動,完成電視專題片13部,聲像檔案工作被評為滿意在建設活動優秀成果獎。各轄市(區)檔案部門按照《常州市行政村檔案管理辦法》「四有」合格標準,指導行政村規範化建檔,金壇市157個行政村全部成為建檔合格村。制定《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文件材料歸檔管理辦法》,跟蹤指導檢查,確保資料齊全。加強對第十屆全國運動會常州賽區檔案的收集整理。
  • @查檔案的市民, 錦江區檔案館已搬遷至這裡……
    相信每個人都不陌生個人資料是檔案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歷史更是檔案今天記者將帶您探秘錦江區檔案館去看看在那裡都能查詢到些什麼樣的檔案錦江區檔案館是縣級國家綜合檔案館,成立於1975年12月,該檔案館是錦江區委、區政府集中管理檔案的科學文化事業機構。
  • 檔案不再神秘,網友走進順德檔案館新館_社會萬象_順德城市網
    活動吸引眾多對順德歷史和檔案感興趣的網友前來參加,曾經捐贈過檔案的退休老幹部、土生土長的老順德人、「初來乍到」的新順德人、慕名而來的教師……他們組成一支20多人的採風體驗,帶著眾多網友的期待,通過參觀印章牆、順德人文歷史展覽、抗疫主題展館、順德地情展廳、史志室、檔案整理加工流程,體驗個人和圖片檔案查詢,體驗檔案整理,作為當事人口述歷史,結合座談,充分了解檔案館的運作和功能以及對外的服務,充分感受順德檔案館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