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網絡維權掉入「狼來了」陷阱

2020-12-28 齊魯壹點

孕期辭退、職場性騷擾、家庭暴力……當遇到悲慘經歷,面臨線下維權耗時費力、渠道不通暢、司法程序難進入的時刻,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通過網絡發聲為自己募集影響力和社會支持。在一些女性通過網絡維權成功之際,也有越來越多的反轉事件侵害著公眾的社會信任度。

女性網絡維權所引發的網絡暴力,正在「以善良的名義」製造出新的受害者。

1

謊言,透支社會信任

今年8月29日,微博用戶梁某發表長文《愛你,才要強暴你》,描述了一個「房思琪式」的「愛情故事」——梁某在被男友羅某強暴後,出於心理上的自我保護,選擇了接受羅某的愛意。該事件多次登上微博熱搜榜單,男友羅某因輿論壓力過大,半年內搬家3次,其家人每天都在忍受著人肉搜索和網絡謾罵的雙重壓力。

然而事件結果發生驚天反轉。9月6日,梁某發表了道歉聲明稱並未遭到強姦,發文指控系分手事宜處理不當。

這不是孤例。半月談記者對近5個多月來的女性網絡維權事件進行梳理後發現,有多例涉及虛假或誇大事實維權,並造成較大社會影響:5月,廣州一位母親在微博控訴,患有哮喘病的女兒被老師體罰導致送醫院急救。後證實女兒吐的「血」實為化妝品和水;8月,四川一女孩委託他人代為發微博維權,控訴父母長期對自己家庭暴力,後證實女孩因被父母沒收手機,心生不滿,進而在網絡上發文控訴……

類似的眾多反轉事件,讓許多網友頭腦一熱,投入大量精力和感情加入「口誅筆伐」。最終卻是一出出鬧劇,既無法對被攻擊對象的真實人生負責,又加劇社會信任的消耗,嚴重擾亂網絡文明生態。

長期致力於性別平等相關案件的律師萬淼焱認為,女性網絡維權當事人謊言頻現、反轉事件頻發、道德底線被一次次突破的後果,就是女性在現實維權困難重重的境況下,在網絡上的維權空間也被不斷擠壓。

2

「狼來了」,最終傷害的是女性自己

如今,人們對基於性別的侵害存在著激烈的情緒。然而,懷著「保護女性合法權益」「為弱者發聲」的心態,不加甄別便加入女性網絡維權事件當中,對另一方當事人進行攻擊、「人肉」的行為,並不可取。

萬淼焱認為,維權主體只看到了以往女性網絡維權的高成功率,而忽視了真正維權時所需要面對的審視、質疑以及後續引發的社會信任喪失等一系列後果。

在今年9月發生的一起「某演員涉嫌猥褻女子被刑拘」的熱點事件中,相關微博的評論區內出現了許多「又是仙人跳,坐等反轉」「女的想出名」等內容。作為該女子的支持律師,萬淼焱目睹了網絡上針對被害人的二次傷害讓該女子陷入崩潰的全過程。「這說明虛假維權造成的社會信任坍塌,已經開始對受害人造成真實傷害。」萬淼焱說。

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反歧視法研究中心主任何霞認為,幫助女性進行網絡維權的輿論是一把雙刃劍:「輿論所產生的壓力機制是社會治理當中的一個環節,但單方言論所引發的網絡暴力不容忽視。為受害者的發聲永遠不該停止,但不能以善良的名義製造出新的受害者。」

違法成本過低是虛假網絡維權的重要原因。萬淼焱直言,遏制女性虛假網絡維權,首先需要建立健全規制辦法,要將治安管理處罰法和刑法當中關於散布虛假消息、誹謗等法律條文執行起來,加大對虛假信息發布主體的處罰力度。

作為女性網絡維權的協助者,律師、媒體、心理專家、社工等充當的角色尤為重要。就像患者找醫生治病一樣,不能因為與患者共情就放棄專業的判斷。

女性維權的協助者在進一步介入之前,要理性甄別受害者的陳述是否可靠,對真正的受害者傾注資源和精力,對於虛構或誇大事實的則勸告其放棄指控。

3

女性網絡維權剛需凸顯線下維權困境

女性為什麼選擇網絡維權?因為線下維權的實踐推進困難。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佟新認為,很多女性維權典型案件,包括性侵、家暴等均屬於私人領域範疇,這種傳統觀念裡需要「關起門來」解決的事情,在我國的法律實踐當中,進入司法程序的困難很大。

「有的女性選擇網絡維權,其實只是為了利用輿論引發關注,進而迫使對方停止對自己的侵害。」何霞認為,女性選擇通過網絡進行維權,原因之一就是現有的救濟措施和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在女性維權案件發生的領域,認定標準、舉證責任、證明標準、幹預措施及職能部門間的聯動都亟待完善。線下女性維權面臨著時間拖沓、經濟成本偏高的問題。

2019年7月,北京一位白領因懷孕「被離職」而進行網絡維權。在此之前近兩年的時間,她先後向北京朝陽區仲裁委提請了5個勞動仲裁,勞動爭議仲裁需要申請人舉證,但證據往往很難獲取。由於提交的多是聊天記錄、郵件截圖等電子證據,沒有原件或未經公證,許多證據不予採信,導致其加班費和工資申請大部分被駁回。

性別維權法律實踐的真實困境迫使女性尋找新的發聲渠道。自2018年起,幾例影響較大的女性網絡維權案件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推動相關保護機制建立健全,似乎為女性的維權困境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可能。「在網絡上發聲的女性所受到的傷害,屏幕另一邊的女性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經歷過,女性們在產生共情的同時,很容易形成輿論的合力,從而推動事件的解決。」萬淼焱說。

(半月談)

相關焦點

  • 網上查的維權信息竟是虛假廣告 網絡投資受害者掉入「維權」陷阱
    女子急於挽損二次被騙「我在網上投資被騙了五萬多元,後來在維權的過程中又被騙了。」浙江籍受害人小仙(化名)介紹,去年9月份,她被「殺豬盤」詐騙5萬餘元,因損失較大,內心非常焦急,便在網上搜索維權渠道,試圖通過第三方介入,追回被騙錢財。通過網上發布的廣告,小仙找到一個「權豐維權」的機構,並登記了電話號碼。
  • 遊戲策劃的催眠術:製造疑惑劇情,讓玩家掉入「情緒陷阱」
    關於詳細的敘事方法介紹還請各位讀者自行查閱,接下來本文只引用wordnarrative來討論一個特殊的心理學知識,並以宮崎英高的《血源詛咒》為例,討論遊戲劇情讓玩家上癮、痴迷,並帶來巨大投入的「邪道」技巧——情緒陷阱。吸引力原理要討論情緒陷阱,先要從「吸引」說起。
  • 半月談:女性網絡維權引發的網暴,正以善良名義製造新受害者
    在一些女性通過網絡維權成功之際,也有越來越多的反轉事件侵害著公眾的社會信任度。 女性網絡維權所引發的網絡暴力,正在「以善良的名義」製造出新的受害者。 半月談記者對近5個多月來的女性網絡維權事件進行梳理後發現,有多例涉及虛假或誇大事實維權,並造成較大社會影響:5月,廣州一位母親在微博控訴,患有哮喘病的女兒被老師體罰導致送醫院急救。
  • 庫克的「小心思」,反其道而行佔領市場,卻掉入「陷阱」
    本以為成功的庫克,卻掉入「陷阱」當庫克本以為自己的方式獲得成功,甚至還放出豪言,讓中國用戶放棄安卓使用IOS系統時,卻掉入了所謂的「陷阱」當中。庫克本因為趁著國產手機向高端機型發力的期間,降低價格搶佔市場,但是沒想到卻掉入了用戶設計的「陷阱」裡。為什麼我國手機廠商開始向高端市場發力?1.
  • 掉入電商平臺「陷阱」的消費者
    電商平臺用了哪些套路,讓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掉入「陷阱」的呢?1 利用用戶「佔便宜」心理「貪婪」一直都是人性的最大弱點之一。電商平臺的產品設計思路,就是圍繞「貪」展開的。購物的商品是用金錢換來的,與獎勵無關,按理說不應該觸發獎賞機制,所以電商平臺通過營銷手段,造出讓消費者「獎勵自己
  • 小心掉入騙子的陷阱!
    浙江王女士掉入「充話費送手機」陷阱今年年初,浙江東陽市的王女士就遭受了一起充話費送手機的詐騙案件。在王女士外出逛街時,恰巧碰見一個店家在做活動。根據王女士講述,當時店員在門口發放禮品,主動向王女士介紹了他們店裡的活動。
  • 信保「代理維權」是餡餅還是陷阱
    魯網11月16日訊  近年來,以「代理全額退保」、「代理處置信用卡債務」為主要形式的「代理維權」問題正呈現快速增長態勢。這些專職「代理維權」的團夥,打著為消費者維權的旗號,收取高額手續費,煽動消費者反覆向監管部門「維權」從中牟利,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
  • 返券、打折網購低價博眼球 網絡購物陷阱需警惕
    ,不過,網購在帶來方便的同時,也隱藏著許多陷阱。此外,在購買商品的時候一定要貨比三家,低於商品成本價的東西,一定要謹慎購買,除此之外,要在正規平臺支付,否則就容易掉入不法商家設下的陷阱。陝西省工商局網絡商品交易監督管理分局局長張毅:「最後一個就是要跟商家購買商品的過程中,一定要用平臺的交流工具對話交流。包括跟他談論價格,各方面的一個東西。
  • 輕信淘寶刷單返利掉入陷阱 兩人被騙近7萬
    輕信淘寶刷單返利掉入陷阱 兩人被騙近7萬  本想做個兼職賺點錢,卻輕信淘寶刷單返利,掉入騙子設計的陷阱,結果被騙5萬多元。近日,六合公安分局程橋派出所民警就接到了這樣的警情。  周女士平時不上班,自己在家帶孩子,7月10日上午,周女士的手機收到一條簡訊,信息上說加一個QQ號碼,就可以代做網購好評,而且每單有5%補貼返利。
  • 購買特價房需做到這5個「注意」,過來人曾掉入過陷阱!
    然而,特價房可是存在不少陷阱的,購房者不得不注意!在此,小編要說的是,購買特價房需做到以下這5個「注意」,過來人曾掉入過陷阱!有些開發商就拿著這類房子當做「特價房」來賣,如果你貪圖便宜,購買了這種房子,那就要倒大黴了!
  • 網絡抽獎 警惕陷阱
    看到這裡,林寧明白了這種抽獎很可能就是一個陷阱,目的就是讓消費者獲得優惠券,購買這款產品。跌入陷阱,消費者有苦難言一位網友的遭遇和林寧頗為類似。在某微信抽獎小程序的頁面上,該消費者進行了抽獎,之後彈出2600元的智慧機器人優惠券,心動的消費者隨即下單。但商品寄來後,該消費者發現商品質量有問題,並非正品。
  • 你掃一下,殊不知已掉入陷阱
    但殊不知,這隨便一掃,就掉入了犯罪分子的陷阱當中。個人信息被洩露不說,還成為了他人發布非法廣告、詐騙信息的幫手。18號上午,幸福街道秦西社區的工作人員自編劇本,假裝騙子。帶著一個二維碼來到火車站大廳,進行測試,一會時間還真有不少旅客上當掃碼。
  • 高考日語聽力題型解析,如何避免掉入聽力陷阱?
    還有一點,高考日語出題人在設置題目時,通常會「布下陷阱」誤導一下考生,這就需要我們洞悉出題人的思路,避免掉入陷阱之中了。高考日語聽力題型是怎樣的?如何避免掉入聽力陷阱?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用大家熟知的J.TEST考試來對比,高考日語聽力的難度相當於F-G級別,而且語速也略慢於F-G級別。2、題型少且類型單一之前為大家介紹了,高考日語聽力分為兩節,共計15道題,比起JLPT能力考的幾十道題不要好太多!
  • 隱藏條款、低價陷阱、信息洩露……「雙11」消費維權指南來了
    一年一度的「雙11」來了,很多消費者已經迫不及待地下單,等待快遞到家。同時,鼓勵消費者積極舉報各類違法行為,共同維護網絡市場秩序。
  • 「AIOps」物換星移幾度秋「第二章」——小心AIOps可能掉入的陷阱
    在上篇文章中,我們對AIOps的定義及現狀做了簡單的回顧,並對AIOps的具體概念進行了進一步的探討,在我們看來,AIOps絕不是AI與Ops兩個概念的簡單疊加,當前運維所面臨的挑戰也並不能依靠傳統AI基於機器學習或深度學習的方式來解決。在深度學習已經觸及天花板的今天,針對當前運維市場的現狀,我們更需要的是一個基於理解的智能運維平臺。
  • 遲來15年的道歉,卻又暗藏玄機,還好莊羽沒掉入郭敬明的陷阱
    遲來15年的道歉,卻又暗藏玄機,還好莊羽沒掉入郭敬明的陷阱年終歲末兩個十分擅長製造話題的人,終於在別人的手底下成了話題,編劇汪海林確是已經非常有鬥爭經驗了,選擇了一個對郭敬明還有於正都不利的時間,發起了對這兩位抄襲大師的討伐。
  • 黃氏價格的導數:如何避免掉入買便宜貨的陷阱?
    要聞 黃氏價格的導數:如何避免掉入買便宜貨的陷阱?上圖是招商銀行和中信銀行近十年的ROE對比圖。我們可以發現招商銀行的ROE一直要比中信銀行高3~4%。顯然招商銀行更加優秀一些。
  • 別被屏幕假象騙了 小心掉入陷阱 兩名男子因利用抖音騙財騙色獲刑
    生活中,你刷著別人的美好生活,殊不知那是騙子製造的美好假象,讓你一不小心就掉入「陷阱」。近日,兩名男子因利用抖音騙財騙色被依法判刑。56歲的石某是一名建築工人。2019年7月至10月期間,吳某在抖音上關注了多名女性,以找人承包工地食堂為由,添加微信聊天。當對方同意承包食堂後,就約定時間、地點見面商談承包事宜。見面後,吳某就提出讓對方交付承包食堂「保證金」,同時要與對方發生性關係。對方一開始都不同意,但為了能夠承包食堂只能默認。經查,吳某共騙取4名女性共計29000元。
  • 「3.15」購物維權那些事兒
    哪些材料可以作為維權證據?那些年,我們浪費的錢上過的當、買到的假貨…究竟該如何維權?五、網購促銷存陷阱,謹慎辨別莫衝動每逢節日或「雙11」網購消費高峰來臨,部分不良商家有意通過制定複雜的捆綁式優惠促銷套餐、不平等定金條款、先漲價後降價、低價吸客隨意砍單、不法微商虛假宣傳銷售假劣產品等手段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 每個月10G流量的物聯卡,建議你別輕易使用,小心掉入「陷阱」
    物聯卡的「陷阱」1.平臺不穩定物聯卡不能由個人出面購買,而是由企業進行批量實名認證。,只要企業及時續費按時充值,當然可以永久使用。不過,目前很多平臺並不靠譜。如果用物聯卡偶爾追追劇,網絡不穩定都無所謂,但要是玩手機遊戲時經常出現網絡不穩定,相信大家肯定會受不了的。所以不要看有人吹噓物聯卡每個月的流量有多少,有多便宜,真的不太好用,建議大家別輕易使用,一不小心掉入「陷阱」,反而得不償失。如果真的流量不夠用了,還是選擇購買流量加油包或者找一找運營商的流量贈送活動更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