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08-21 10:57:36
突發靈感,把自己閒置的一套平臺組建成筆記本電腦。
平臺配置如下:
AMD 速龍3200+
昂達A78GT
長城300P4電源
金士頓1G 800
2001年的邁拓40G並口
山寨15寸液晶顯示器(三星的LOGO是別人貼上去的)
網購的鋁合金邊框手提箱
內部結構和尺寸36.5*28.5*(4.7+11.5)釐米
工具:小手鋼鋸、老虎鉗、三合板刀、400*300*3mm有機玻璃板、手電鑽、電烙鐵、螺絲刀等。
CPU、內存和主板
原裝AMD散熱器被我用小手鋼鋸慢慢鋸掉之後(沒掌握好,鋸得不平整)
裝好所有平臺之後的總體,沒有整理線路
上面俯視,主板、電源、硬碟,左下和右上各一個8釐米風扇,一進一出解決散熱問題
所有硬體安裝完成之後,右下角USB接口和音頻接口,右邊有一個用中接頭的網線接口,後面有一個三針電源接口。
裝完系統之後,進入XP系統
這是C面,透明的亞克力板,上面安放有開機鍵、電源指示燈、硬碟指示燈
優點:比臺式機攜帶方便得多,升級方便,硬體維修和更換簡單,主板只要是micro-ATX就都可以,硬碟可以用3.5英寸臺式機硬碟。
缺點:無電池續航,沒有光碟機,總重偏重,有15斤左右。
閒來無事,用自己閒置的多餘一套臺式機平臺,就缺機箱,而且手痒痒,就打造了一臺獨一無二的手提箱電腦。
正面運行圖,正在運行千千靜聽和QQ2010
箱子蓋合上的時候
用的USB滑鼠和前置USB、音頻接口
前置USB和音頻接口特寫
側面網線接口
鍵盤和控制按鈕區,有開機按鈕、電源指示燈、硬碟指示燈、外置音量旋鈕、左右各一個2.0寸全頻單元(音樂效果非常不錯)
音量旋鈕和右邊的一個喇叭(2.0寸松下釹磁、布邊全頻單元,低音都不含糊)
控制面板特寫,開機按鈕、電源指示燈、硬碟指示燈
背面的220V交流電接口和散熱風扇出風口
左側邊的散熱風扇進風口
採用的設備有刀片、螺絲刀、老虎鉗、手電鑽、電烙鐵、有機玻璃用勾刀、鐵皮、螺絲若干、電線等。
所花時間:一天一夜
所花金錢:除閒置的舊平臺外,手提箱95元+小鍵盤18元+亞克力板22元
+2.0寸全頻單元兩個15元+功放板22元+螺絲2元=174元
採用了臺式機的平臺:
昂達A78GT+金士頓1G+AMD速龍3200+
臺式機用長城300P4的電源拆解
二手的邁拓40G並口(2001年的)
便攜性較臺式機有質的提升,主板、內存、CPU、硬碟升級方便實惠。
最明顯的缺點是整機比較重,達到8公斤左右了。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