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華為和蘋果,這三家企業作為手機行業的三大龍頭企業,在行業當中的影響力不言而喻。尤其是近幾年的華為更是依靠著各種優秀的自研技術悄然崛起,成為了國內影響力最大的手機廠商,同時也有了和三星、蘋果兩大國外廠商正面對抗的實力。
自從去年開始,華為就接連超過了蘋果和三星,成為了目前世界第一的存在。本以為華為能夠更上一層樓,繼續保持增長的狀態,但讓人沒有料到的是,華為今年又一次被所謂的「規則」限制,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這是華為萬萬沒有料到的一點。所以自然,華為想要繼續在手機行業保持領先的狀態,基本上很難實現。
此次打壓不同以往,畢竟之前的打壓只是針對系統方面,華為在出貨量方面並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但是這次海思麒麟遇到的挫折對華為無疑是掐準了「要害」,因為華為的很多企業都是圍繞著海思所展開的。所以海思晶片產能不足,就意味著華為手機產能將會不足,即便再怎麼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出貨總量都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改觀。
而此時,另外兩家手機巨頭仿佛嗅到反敗為勝的機會。首先是蘋果,作為一家美國企業,雖然在此次事件當中蘋果並不深得人心,但是抵制蘋果的消費者畢竟只是少數,這一點從iPhone11的銷量上就能夠看出,低價的iPhone在國內市場受歡迎程度。
同時,隨著iPhone12的消息頻頻曝光,有一點值得肯定的是,今年的iPhone12不僅擁有5G基帶,或許還會繼續保持去年iPhone11的低價策略,以此來吸引國內消費者購買,佔領大部分國內市場的份額。
另外一家巨頭三星仿佛也嗅到了機會,開始各種打「感情牌」。近日,三星官方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則消息,而在這個消息當中包括了很多「重點」,其中像三星在國內的投資金額、三星在國內的員工數量、三星為國內希望小學做出的貢獻、以及三星在國內的各種優惠服務等等。
相信明眼人一下就明白,三星此時極力向國內市場示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華為在國內市場遇到挫折,自己想要趁虛而入搶佔華為所失去的那一部分市場,藉此機會重新回到國內市場當中,回到國內消費者的視線當中。
蘋果和三星都想要趁此機會反超華為,對於這一點可能之前很多人甚至華為都想到過。因為我國作為手機行業的一塊「大蛋糕」,一直都是手機行業必爭的地方。而三星又是曾經國內市場的霸主企業,因為當年Note7的事件導致自己在國內市場慘敗,所以三星對國內市場一直都有所打算,而此次事情的發生正好是給了三星一個機會。當然,這麼快的動作想必還是令華為有些始料未及。
蘋果開始玩起「性價比」,三星開始打「感情牌」,種種做法對於華為來說都是一個挑戰,但是華為卻又無能為力,因為今年乃至未來一段時間之內,華為的晶片儲備量都十分有限。所以面對這種明面「搶生意」的做法,華為暫時也只能是無奈接受。
如果三星未來打算重回國內市場,你會選擇三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