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銀行:以數位技術重修金融「水利工程」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長期以來,銀行,尤其是大銀行普遍把精力放在「三大一高」上,即大行業、大系統、大城市和高端客戶,對於小微企業、鄉村農戶等長尾客戶的服務不足。究其原因在於銀行缺乏觸達客戶的渠道。

2018年開始,建設銀行將普惠金融確立為全行發展戰略。具體做法是,通過組合工商、稅務、電力等多維度信息交叉驗證, 對小微企業進行立體式全息畫像,同時利用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等技術,建立主動授信模型,面向數據所觸達的全量客戶,使眾多沒有抵押物、缺少銀行信貸記錄的人群獲得信貸機會。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僅建設銀行的「惠懂你」產品已累計接入了77類普惠金融場景,個人註冊用戶超過1100萬戶,認證企業超過360萬戶,授信金額超過2500億元。

重構信用體系和風控體系

「修渠引水,水到渠成,但如何給水是一門學問。水給少了,農田得不到充分灌溉,莊稼就長不好。水給多了,莊稼又會被淹死。以往銀行不願意做普惠貸款,原因在於不敢做和不會做。而現在的數位技術可以幫助銀行重新構建信用體系和風控體系,引導金融活水及時充分地灌溉農田,同時更有效地防止旱澇災害。」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稱。

針對小微企業「短、小、頻、急、散」的信貸需求,建設銀行通過大數據的手段可 以實現更有效的客戶篩查,把風險防禦在準入之前。通過建立反欺詐、評分卡、授信等級等一系列模式,服務效率得到提升的同時,信貸風險也得到了有效控制。通過建立覆蓋貸款全流程的自動檢測、預警和處理機制,觸發不良時進行及時幹預和處置。

田國立表示,建設銀行原先每年的小微企業貸款新增只有100億-200億元,貸款客戶新增不到1萬戶,不良率也高至7%- 8%。但在2018和2019年,當年新增小微企業貸款分別超過2000億元和3000億元, 並於2020年3月成為全國首家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突破萬億的商業銀行。而且,新模式下的不良率控制在1%以內。

另一則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建設銀行普惠金融貸款餘額12589.09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957.54億元,普惠金融貸款客戶159.07萬戶,較上年末增加26.56萬戶;當年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4.41%;累計組建普惠金融(小企業)服務中心及小企業中心252家。

為社會痛點打造專屬金融解決方案

治水之道,在於疏而不堵、因勢利導。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依託數位技術,能夠更好地整合各方資源,激活要素市場,打通斷點,疏浚堵點,為解決經濟社會深層 次問題提供金融的「疏導」方案。

近年來,建行銀行在這一方面做了許多嘗試。比如,2018年啟動了住房租賃戰略,運用金融的資源整合能力和數位技術能力,為長期以來一直困擾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年輕人的住房難、住房貴問題提供專業解決方案。

「目前我們國家依靠住房租賃解決住房問題的比率不到10%,而且空置率還較高。 如果建設銀行通過設計的新產品把比率從10%推高到20%、30%,乃至40%,可以大幅度降低空置率,中國的住房問題就會得到化解。」田國立稱。

建設銀行在很短時間內就搭建了開放共享的住房租賃服務平臺,已覆蓋94%的地級以上城市,上線房源超過2000萬套。開發的「數字房產」系統,助力住建領域治理能力提升,已推廣至全國40多個城市。同時,還創新推出了「存房業務」,激活存量空置房源,累計籤約超過80萬套。目前,建設銀行打造的住房租賃產業聯盟,合作機構達到1.17萬家,培育了住房租賃新生態。

田國立表示,也正是因為住房租賃服務實踐,延展出了智慧政務的服務邏輯。起初會覺得這是一件特別複雜的事,但當在很短的時間內進行嘗試以後,也給了建行信心, 並在此基礎上陸續建立了和政府的多重連接,打開了合作的大門。

另外,2018年10月以來,建設銀行運用供應鏈金融思路和區塊鏈技術開發了「民工惠」產品,連通政府部門、業主、包工頭、 勞務公司、農民工和用工管理平臺,通過金融資源的介入,確立合理的債權關係,保證按時出工的工人可以按月拿到薪水。目前有400多萬農民工享受到了「民工惠」服務。

「金融是現代經濟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水源之一,同樣關係到百業興衰、萬家憂樂。『溉水渠成千耦耕』,以數位化技術重修金融『水利工程』,讓金融資源更加公平可得,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是擺在每一個金融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課題。」田國立稱。

相關焦點

  • 建行田國立:重修金融「水利工程」 涵養宜業「雨林生態」
    他說,通過推動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建設銀行加大LPR應用,推動政策利率向實體經濟傳導,並積極應用再貸款再貼現、普惠小微貸款延期等工具,精準紓困惠企。「以數位技術重修金融『水利工程'」數位化是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對金融功能與運行提出了新要求。
  • 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信息化支撐技術應用
    一、水利項目建設管理信息支持技術實際意義研究從水利工程建設的角度來看,如果你想不斷提高工程建設水平,它使工程質量和安全標準,加強信息建設,促進建設工作的有效實施,具有重要意義。二、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信息技術應用現狀基於水利項目信息建設的背景,積極推動各種類型的信息技術。
  • 中國建設銀行數字銀行展館攜最新 金融科技成果精彩亮相智博會
    中國建設銀行傾力打造的數字銀行展館,攜最新的金融科技成果,全景式在線展示銀行智能化服務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案、新成果。科技、普惠、共享。建行銀行遵循「服務國家建設能力、防範金融風險能力、參與國際競爭能力」要求,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新金融發展理念,釀造金融源頭活水,助力國家和社會向未來數字生態遷移。
  • 農行謝凱:銀行是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數字中國建設的金融基礎設施
    來源:金融界網站12月10日,「2020銀行數字生態與普惠金融峰會暨第十六屆中國電子銀行年度盛典」在北京舉行。中國農業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謝凱參加了本次峰會,並就銀行數位化轉型和數字經濟發展的話題發表了演講。
  • 結緣河南省金融服務共享平臺,中原銀行「數位技術」再獲嘉獎
    劉新峰說,對於技術人員來說,如果能用自己的技術才能為河南數字金融事業作些貢獻,無疑是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的最好詮釋。  在中原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竇榮興看來,中原銀行年輕員工能有幸參加河南省金融服務共享平臺建設,對於個人來說是難得的歷練機遇,對於銀行來說,也獲得了更多提升線上金融服務的寶貴經驗。  其實,中原銀行憑藉數位技術受到「嘉獎」已經不是首次。
  • 我市積極推行水利工程建設領域「以保代保」模式 為民工解憂替企業...
    近年來,市水利局高標準落實「工程建設領域工資保證金差異化繳存辦法」,在嚴格落實水利工程建設領域以現金繳納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的同時,積極推行以金融機構保函替代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的「以保代保」模式,受到了企業和農民工的廣泛好評。
  • 上海銀行廣結友 發力數字金融讓金融服務更接地氣
    而科技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止,未來,數位化新生態下的金融服務又將如何改變城市生活?9月24日,作為外灘大會專屬論壇之一,上海銀行主辦的「數字金融讓城市生活更美好」分論壇成功舉辦。論壇上,來自銀行、網際網路公司、科技公司的多位業內人士暢談數字金融建設和未來形態。對於紮根地方經濟服務的上海銀行而言,未來已來,數字金融服務城市生活大有可為。
  • 【招聘】光大銀行招聘數字金融部總經理、消費金融總經理
    光大銀行4月1日發布《中國光大銀行公開招聘總行部門、子公司負責人》。公告信息顯示,數字金融部總經理負責全數字渠道管理、建設及經營;運用新技術手段,打造O2O閉環體系,形成「金融+生活」生態圈,為用戶提供線上、線下全場景金融服務;負責全行創新管理與科技創新基金管理,孵化金融科技創新產品;負責全行開放銀行體系建設,實現從商業模式到技術平臺的對外輸出服務等。
  • 建設銀行數位化服務「雲廣交會」 「3D數字銀行」亮相
    在為期十天的會期中,商品展示、即時溝通、交易洽談均在線上完成,沒有了線下銀行駐會的便利性,各參展商、採購商的金融服務需求能否順暢獲得,是對本屆廣交會金融服務商的一個考驗。  建設銀行以「數字建行,廣交全球」為主題,為廣交會打造「3D數字銀行展館」,展館共有5個主要的多功能展廳,分別從結算融資、全球服務、金融直播等多方面向客商提供「金融雲服務」。
  • 金磐石:以金融科技驅動建設銀行的轉型與創新
    建設銀行一貫重視科技的力量,早在七年前就啟動了新一代核心系統建設,先後投入了9500多人,幹了六年半,現在從事實的效果來看,真正做到了國內最佳,國際一流,也真正支撐了建設銀行的轉型和發展,上個星期三,也就是9月12號,建設銀行花了六年半時間建設的新一代系統建設工程,贏得了2017年度銀行科技發展唯一的一個特等獎,這個特等獎也是銀行金融科技行業的最高榮譽,所以接下來建設銀行將在新一代核心系統建設形成的堅實的系統上繼續推進金融科技戰略
  • 銀行大咖復盤2020:數字經濟與普惠金融逆風前行
    近日,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聯合百家成員銀行舉辦的「2020銀行數字生態與普惠金融峰會暨第十六屆中國電子銀行年度盛典」在京成功舉辦。  2020年,在全球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背景下,數字經濟已成維繫社會運轉的重要支撐。銀行業既承載發展普惠金融的社會責任,也具有推動數位化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自身需求。
  • 3D銀行、專屬服務……解密廣交會背後的數字金融服務力量
    6月19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廣州市第134場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廣交會數字金融服務力量),邀請銀行界代表展示廣交會背後的數字金融服務力量。科技賦能 打造數位化展館 雲上廣交會首次在網上平臺開設金融服務專區。據了解,金融服務專區已與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等8家金融機構對接。各金融機構紛紛曬出自己的黑科技:VR技術、動畫技術、3D技術紛紛亮相。
  • 開放銀行重磅升級,平安銀行發布「數字帳戶」 ,加碼綜合金融服務...
    開放銀行作為近年來極具潛力的金融賽道之一,是平安銀行的重點布局項目。2018年,平安銀行已著手其開放銀行布局,截至今日,平安開放銀行已擁有400餘家合作方資源、日均接口調用量超700萬次,平安「金融+」業務生態已初具規模。
  • 西安交通大學 「建行金融科技菁英班」正式開班
    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張邁曾,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建行大學常務副校長紀志宏,在開班儀式上分别致辭,並共同為「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揭牌。這一「菁英班」的開班,標誌著建行大學面向新金融實踐的學科教育體系正在與我國普通高等教育體系深度融合,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培育新金融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示範意義。張邁曾在致辭中表示,「建行金融科技菁英班」的三個關鍵詞是「金融、科技、菁英」。
  • 蘭州銀行王蔚民:構建金融科技生態體系 推進開放銀行建設
    特別是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升級之聲不絕於耳。國有大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紛紛將數位化轉型作為突破發展的重要戰略,加強金融科技手段與應用場景的創新融合,通過再造客戶服務流程和重塑開放共享的商業模式,打造數字經濟新的競爭優勢。
  • 建設銀行信息總監金磐石:建設銀行金融科技戰略的落腳點
    金融科技為普惠金融提供戰略支撐實施普惠金融戰略是中國建設銀行(以下簡稱「建設銀行」)面對未來金融業態的主動選擇。普惠金融戰略作為建設銀行戰略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金融科技戰略相互支撐,協同發力,將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金融科技戰略的技術支撐賦予了建設銀行更好地支持普惠金融戰略的能力。
  • 建設銀行:「網際網路+金融」的先行者(圖)
    10月23日,中國建設銀行在香港發布「CCB2020」轉型發展戰略時,建設銀行副行長楊文升在談到網際網路金融時表示,「準確的表述應該叫"網際網路+金融"或者"網際網路+銀行",這個概念實質是用網際網路的思維和技術對傳統的商業銀行業務流程進行再造。」
  • 數字金融「長」啥樣?建行數字銀行展館帶你來「打望」
    人民網重慶9月15日電 今(15)日,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2020線上智博會」)在重慶開幕,中國建設銀行攜最新金融科技成果精彩亮相。建行數字銀行線上展館。建行重慶市分行 供圖作為唯一一家金融機構入駐2020線上智博會的精品展館,建行傾力打造的數字銀行展館包含15大智能應用場景,全方位展示了該行在智慧政務、普惠金融、住房租賃、科技戰疫、數據治理、智能運營、脫貧攻堅等方面的積極探索和數字金融成果。
  • 天河路488號的數字實驗
    這裡的自助金融工具指的是自助銀行、網上銀行、電話銀行等。技術或許可以做到更多,遠不止解決「插隊與排隊」的問題。廣州天河路488號是全國首家數字住房「5G+智能銀行」所在地。5G+、物聯網+、AI+、大數據+是這場實驗的技術引擎。「技術本身不難,難的是把它們服務於我們的業務。」建行廣東省分行近十個部門聯合參與5G+智能銀行的設計與建設,項目團隊認為,「不管是業務,還是技術,最終都為了服務客戶。」
  • 建設銀行數字展廳首次亮相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
    中國建設銀行通過5G、VR等新技術打造的「3D數字展廳」也首次在博覽會上精彩亮相,給觀展人員帶來了科技性、普惠性和共享性完美融合的全新體驗。建設銀行數字展廳以「數字建行 智匯東協」為主題,展示建行依託科技創新,支持實體經濟,服務美好生活的數字金融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