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雷射電視頻頻在各大廣告中拋頭露面,但是其背後的銷量卻和它鋪天蓋地的宣傳並不匹配。根據奧維雲網(AVC)《2019中國大陸雷射電視市場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大陸雷射電視出貨量僅為20萬臺,和液晶電視每年千萬級的銷量相比,真可謂是大巫見小巫了。
(4K雷射電視在播放4K片源時畫面出現明顯的鋸齒模糊)
為何雷射電視銷量會出現這樣"雷聲大雨點小"的低迷表現呢?原因有很多,首先它們在畫質上就無法和液晶電視相媲美。當下不少液晶電視都能夠輕鬆達到8K畫質,而反觀雷射電視就連4K畫質都無法完全實現。雖然市面上不乏標榜4K解析度的雷射電視,但實際上大部分都是利用像素移位技術,使成像晶片的微鏡以120Hz頻率對角位移,從而得到830萬的像素的"假4K畫質",和真正的4K畫質相比差距都非常明顯,更別說和8K畫質的液晶電視相比了。
(雷射電視的畫面受環境光的影響很容易泛白)
其次,雷射電視的亮度和可視角度也無法和液晶電視抗衡。由於投影的工作原理,雷射電視畫面往往會出現亮度偏暗,人物膚色偏紫整體畫面泛白等問題,而且可視角度也只能達到40°左右,一旦超過,色彩、亮度、清晰度就會呈現斷崖式下跌,一家三口並排觀看都很成問題。反觀液晶電視,不但色彩飽和度還是可視角度都全方位領先,178°的可視角度更是四世同堂都觀看無憂。
便捷性方面,雷射電視也在液晶電視面前輸得一敗塗地。很多人以為雷射電視不用布線,使用起來應該相當方便,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由於需要配合專業抗光屏幕使用,雷射電視每次安裝時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對焦和調整位置,新手完全無法搞定。
這還不算完,每次對焦好了之後,雷射電視就等於畫地為牢,再也不敢輕易動彈,要是家裡熊孩子或貓主子不小心碰了一下雷射電視導致對焦偏移,就只能重新對焦。反觀液晶電視,安裝好之後就再也不用擔心問題,隨開隨看,也無需任何對焦操作,不論是便捷性還是使用體驗都高出不少。
如果說以上這些都還是雷射電視的"小問題",那麼傷眼就是雷射電視永遠無法抹除的"終身黑料"了。由於雷射電視是以雷射作為光源,利用超短焦投影技術,將藍色雷射經過色輪打到數字微鏡之上從而成像,所以雷射電視的藍光峰值遠遠高於傳統的液晶電視。藍光對於人眼的危害有多大,相信就不用多說了吧。
曾有權威醫院的眼科專家還曾針對雷射電視和液晶電視對於人視力的影響作過調研,就出爐的專業鑑定報告來看,同等情況下就視覺疲勞影響來講,雷射電視對於視覺疲勞造成的影響是遠大於液晶電視的,這麼看來雷射電視宣傳的護眼功能水分非常大。
而液晶電視之所以能在護眼測試中完勝雷射電視,主要得歸功於其成熟的"防藍光"技術——通過軟體調色溫、硬體調波長等聯合手段,大大降低了藍光對於人眼的危害,觀看起來也更為放心。
而在近年來大熱的AI領域,雷射電視同樣無法和液晶電視的發展相提並論。雖然不少雷射電視已經實現了語音交互功能,但是這些交互只是停留在十分基礎的層面上,大多數時候使用起來還不如用遙控器來得方便。而反觀液晶電視,早已實現了全屋互聯功能,在智能程度上領先了足足一個臺階。
有了上面的對比,也就不難理解雷射電視銷量慘澹的原因了。其實不論是什麼產品,最終都要落實到實際體驗上,才能真正獲得用戶和市場的認可。想要追趕上液晶電視,雷射電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