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綜合】據法治網10月23日報導,深圳市交警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將從24日起在布吉路的工作日早晚高峰(7時至9時、17時30分至19時30分)實施自動化潮汐車道的交通組織模式,並使用全國首臺快速路自動化潮汐車道作業車。據悉,實施自動化潮汐車道後,早晚高峰進出口關道路將各增加一個車道,有效提高車輛通行能力達20%。
目前,深圳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320萬輛,交通需求增長和交通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不斷加劇,啟用自動化潮汐車道設施可使該市潮汐車道設置的安全性和高效性進一步提升,隨著陸續引進相關設備,動態分配車道的自動化潮汐車道將成為深圳治堵的常規手段。
試運行期間早高峰提前一小時結束 入關能力提升20%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隨著特區擴容和城市迅速發展,原特區內外職住分離問題逐漸加劇,交通需求增長和交通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在原二線關關口附近道路表現的尤為突出。根據深圳交警多年的研究調查分析,布吉路、文錦北路早晚高峰期間交通具有明顯的交通潮汐現象,因此,在2015年11月,深圳交警進行了早高峰進關,晚高峰出關潮汐車道試運行。
(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
試驗結果顯示,試運行期間晚高峰,布吉路北行通行能力有較大提升,晚高峰通行能力提升7%,布吉路北行排隊長度從原來的雅園立交縮短至洪湖立交,排隊長度減少約1.3公裡。晚高峰結束時間由試行前的20時30分提前到19時30分。
試運行期間早高峰,布吉路潮汐車道利用率較高,入關方向社會車輛通行能力提升20%。入關排隊長度明顯縮短,排隊長度從羅崗立交縮短到原布吉檢查站(約1.6公裡),早高峰結束時間由10時提前到9時。
將實現動態分配車道 早晚高峰各多一條進出關道路
據深圳交警介紹,潮汐車道借鑑了美國金門大橋的設置經驗,採用全自動化的潮汐查到控制方式。主要是考慮到布吉路平峰時車速快,大貨車混行,道路存在彎道的問題,不能採用全程燈控的方法。另外,在試行過程中,用來隔離的1000個水馬、1700個活動護欄、200個反光錐也對平峰車輛行駛產生了一定影響。
在實施潮汐車道後,早晚高峰將各多出一條道路。據介紹,自動化潮汐車道設施主要使用特種操控車來作業。該套設施包含潮汐車道拉鏈車和特製水馬組合體兩部分。潮汐車道拉鏈車作業速度為每小時5公裡到10公裡,可設置車道寬度並有序地實現水馬變道作業。
簡單來說,潮汐「拉鏈車」將在早高峰進關方向的道路上,把隔離墩夾起來放置到出關道路的一側車道上,這樣就可使進關車道多一個,晚上反之,以此來緩解交通擁堵問題。
「拉鏈車」工作原理(圖片來源:知乎)
資料圖:美國拉鏈車底下的s型傳動輪,把隔離墩夾起來放置到另一側(圖片來源:知乎)
美國「拉鏈車」上路操作情況
布吉路潮汐車道設置具體情況
布吉路、文錦北路的潮汐車道可以概括為自動化雙潮汐車道。也就是說早晚高峰各多了一條進出關的道路,通行能力也相應得到提升。具體設置為:
工作日7:00-9:00
羅湖區布吉路、文錦北路(北起草埔地鐵站橋底,南至水貝二路以南120米處)南往北最內側一條車道設置為潮汐車道。工作日每天7時至9時,潮汐車道禁止機動車由南向北方向行駛,準許中型及以下機動車由北向南方向行駛;其餘時段,潮汐車道只準機動車由南向北方向行駛。
工作日17:30-19:30
羅湖區布吉路、文錦北路(北起草埔地鐵站橋底,南至水貝二路以南120米處)北往南最內側一條車道設置為潮汐車道。工作日每天17時30分至19時30分,潮汐車道禁止機動車由北向南方向行駛,準許中型及以下機動車由南向北方向行駛;其餘時段,潮汐車道只準機動車由北向南方向行駛。
(觀察者網綜合法治網、南方都市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