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節奏快、壓力大的社會環境下,很多年輕人為了趕時間,吃飯根本就來不及細嚼慢咽,而是狼吞虎咽。久而久之,就會覺得喉嚨不適,感覺總有東西堵在那裡。
許多人認為這不是病,忍忍就過去了,還有人覺得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重病了?其實有這些症狀很大概率上就是得了胃食管反流病。
本期,我們專門邀請到西安市中心醫院消化科莊坤主任,請她跟大家談一談如何應對「逆流而上」的胃食管反流病。
莊坤|西安市中心醫院消化科主任
「逆流而上」的胃食管反流病
一提到胃食管反流病,可能很多人都表示不知道這個疾病。但是大多數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感受:突然從胃部湧上一股暖流,感覺整個食管都火辣辣的,甚至口吐酸水?其實,這些在人群中很普遍的現象都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
「其實從字面意思來看大概就能理解了,胃食管反流病就是本該在胃裡好好消化的食物殘渣、胃酸、膽汁等消化液,因為某種原因從胃裡反流到食管或口腔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它是消化系統的常見疾病。」莊坤主任解釋道。
正常的人體在食管和胃連接部存在一些解剖結構,其中,最重要的是食管下括約肌。人在正常進食吞咽時,食管下括約肌鬆弛,食物順利進入胃內。而當吃得差不多該好好消化的時候,括約肌是關閉的,防止胃、十二指腸的內容物「逆流而上」到食管甚至口腔中。
「一旦食用了高脂肪食物、某些藥物或者負重勞動時就極易導致胃內壓增高,即可引起食管下括約肌壓降低,繼而發生胃食管反流。」莊坤主任說。
最新研究顯示,胃食管反流病目前在我國成人的發病率為6%—8%,其中老年群體的發病率超過10%—20%。並且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莊坤主任為患者行內鏡下檢查
三大異常自測是否胃食管反流病在「作怪」
初期時,人們很難發現自己是不是患病,想要判斷自己是不是得了胃食管反流病,首先就要了解該疾病的症狀。對此,莊坤主任特地列出了幾種典型症狀供大家自我檢測。
食物反流:胸骨下有燒灼感以及胃內容物反流是這種病比較常見的症狀,經常會在彎腰或者咳嗽的時候出現,也有可能在吃飽飯或酒後出現這些症狀,而且有時候會感覺嘴裡酸、苦的味道,這就是由於反流性食管病導致的。
吞咽困難:反流性食管病是由於炎症導致的,很有可能會出現間歇性吞咽困難或者間歇性的嘔吐,這種病到了後期會由於纖維瘢痕導致狹窄,管徑縮小就會出現持續性的吞咽困難或者嘔吐,因為病情嚴重了,反流以及燒灼的症狀會有所減輕。
胸骨後燒灼、痛感:如果經常感覺胸骨後或者心窩部位有隱隱作痛的感覺或者劇烈疼痛感,還有可能會影響到後背或者胸部,很有可能是出現了反流性食管病。
莊坤主任提醒大家,得了反流性食管病除了持續存在的燒心、吞咽困難等症狀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當胃內容物反流至上食管括約肌以上部位時還會引起非典型的食管外表現,如咳嗽、哮喘、聲音嘶啞等,甚至還有可能會導致出現肺纖維化和血管靜脈破裂出血。
莊坤主任日常查房
多種方式協同治療反流性食管病
莊坤主任指出,反流性食管病是一種多因素疾病,病理生理機制複雜,且易復發、病程長,合併多種併發症,符合慢性疾病的特點。並不是什麼疑難雜症。
「既然是個慢性疾病,那就需要按照慢性疾病的方式來管理。」
目前,反流性食管病的治療措施有生活方式幹預、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但是不管是哪種治療方式都要遵循四個原則:消除症狀、改善食管下端炎症、預防疾病的復發、治療併發症。
藥物治療最常用的是抑酸藥物,比如HR受體拮抗劑或質子泵抑制劑來達到抑制胃內的酸度來醫治胃腸的反應;同時還要增加胃腸的動力,讓食物依次從食管上端開始蠕動排到胃裡面,減少「逆流而上」;其次,隨著生活壓力的增高,有些病人還合併有焦慮、抑鬱的情況,所以治療中還要進行抗焦慮、抑鬱的治療。
「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好,我們對一部分的併發症就需要進行內鏡下的治療了。」莊坤主任說。比如Barrett食管,因為它有發展成為腺癌的可能,所以必須要進行內鏡下的治療。
反流性食管病嚴重時可以導致食物返流到口腔裡引起哮喘、慢性咳嗽,甚至慢性纖維化,這時候外科腹腔鏡下的胃底摺疊術就成了不二選擇,以此來加強食管下端括約肌的功能。
莊坤|西安市中心醫院消化科主任
生活方式幹預是防止復發的重點
莊坤主任提示大家,不管採用了哪種方法治療反流性食管病都是暫時的,要想徹底治癒不復發,改變生活方式才是治療反流性食管病的基礎,應貫穿於整個治療過程。
日常生活中不良的飲食習慣,如暴飲暴食,喜愛濃茶、咖啡,高脂飲食,過量飲酒等容易造成食道下括約肌壓力下降、胃酸分泌過多,引起反流。
因為菸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可以降低食管下端括約肌的壓力,使其處於鬆弛的狀態,加重反流;酒中的成分主要是乙醇,不僅能刺激胃酸分泌,還能使食管下端的括約肌鬆弛,容易導致胃食管反流;高脂飲食會促進小腸黏膜釋放膽囊收縮素,易導致胃腸內容物的反流;以及肥胖、飲食過飽、精神因素都與反流性食管炎有較大關係。
最後,莊坤主任還給我們分享了一個緩解夜間反流症狀的小妙招。
夜間睡覺時迷走神經興奮,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其次胃內的食物被消化後,夜間處於空腹狀態,沒有食物來綜合胃酸,所以晚上常常會感受到的夜間反流。
「要緩解夜間反流症狀,首先晚上睡覺前不要吃過多的東西,不要刺激過多的胃酸分泌;其次要改變睡眠狀態,睡覺的時候將床頭抬高10—15公分對於減輕夜間反流也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種常見卻易被忽視的疾病,大家一旦有不適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定期監測,以防止其向其他疾病,尤其是食管癌的演變。」莊坤主任告誡說。
審核:張狄
圖:張坤
文:李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