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皓衣行》《天涯客》《殺破狼》三部雙男主劇接連開機,預訂明年夏日螢屏。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隨著《鎮魂》《陳情令》等雙男主劇的火爆,越來越多類似小說被投入影視劇的洪流中,僅今年就有50餘部劇做了備案。以往,該類型是中小影視公司和新人演員的成名捷徑。而如今已有越來越多的知名影視公司和成名藝人紛紛入局。
從小打小鬧、粗製濫造到在電視劇圈佔有一席之位,雙男主劇的排面愈發敞亮。不過對於該類型扎堆出現的現象,許多業內人士並不看好。他們希望市場可以冷靜一下,而不是一窩蜂地瞄準紅利政策,在審查紅線邊緣瘋狂試探。著名編劇汪海林更毫不留情地指出:「把賣腐這種亞文化去放大創播,資本去迎合、去製造、去商業化,並向青少年推廣,這樣真的好嗎?」
網絡平臺大力押注
雙男主戲份全改成兄弟情深
近年來,雙男主劇越來越受歡迎,從渲染為天下大義百死而無悔的《鎮魂》,到探討生而為人對錯值得的《陳情令》,編劇在改編時這類劇時,也愈加注重價值觀的正向輸出,故事厚度也一點一點的增加,可以預見,這樣多元化的題材將是未來雙男主劇創作的主流方向。
今年,各平臺雙男主戲的儲備十分豐富。據了解,優酷將推出《天涯客》《默讀》《SCI謎案集2》;愛奇藝將推出《狼行成雙》;騰訊視頻將推出《皓衣行》《殺破狼》《死亡萬花筒》;芒果TV將推出《附加遺產》《六爻》《地球上線》。此外耀客、光線傳媒等知名影視公司也有相關項目開發計劃。記者看到,在公開的項目中,男主人公之間的感情線都改成了正能量爆表的兄弟情。個別求生欲極高的項目還沿用了《成化十四年》的套路,為男主增加的感情線以求順利過審。
此外,部分項目中涉黑、帶有靈異等元素的內容也將被大刀闊斧地「改造」。如根據小說《無根攻略》改編的《大理寺卿》,就因為名字不太正經,備案時直接改成了《大理寺卿》。對此還有網友表示:「如果不看劇情簡介,很難將兩者聯繫在一起。」而《默讀》原著中兩位男主人公人設是官二代×富二代,部分案件還涉黑,勢必也要「魔改」一番。
戲裡沒有發揮空間,戲外遭女粉絲攻擊
女演員存在意義只是「過審工具人」
雙男主劇崛起後,除了女粉絲樂不可支外,許多男演員也十分欣喜。畢竟網絡視頻平臺大力押注後,雙男主劇的聲勢逐漸蓋過了言情劇。像《陳情令》中王一博、肖戰,《鎮魂》中白宇、朱一龍的走紅,都是這類劇造星的成功案例。
記者發現,以往都是一些新人演員想要通過出演雙男主劇去快速提高名氣。而如今一些已經成名的男藝人也在積極接觸該類型,像《鬢邊不是海棠紅》主演就是是黃曉明和尹正。有業內人直言,對男演員而言,與其搭同一年齡段的女演員演言情劇,不如選擇吸粉潛力更大的雙男主劇。萬一爆了,就是雙頂流;萬一撲了,還可以退回去繼續演言情。不過這種趨勢對於一些年輕的女演員來講,則不是好消息。自限古令後,不少女演員只能在毫無營養的甜寵劇裡打轉。就算有人有幸參演了雙男主劇,可她們最大的意義是充當過審工具人,角色沒有發揮空間,戲外還要承受女粉絲的炮火攻擊。比如《陳情令》中的孟子義、《成化十四年》中的鶴男,在劇集播出時都曾受到過相關質疑。
為「分羹」在審核線邊緣瘋狂試探
都想走捷徑攫取流量,吃相難看
用「一窩蜂」形容現在的雙男主劇市場,一點也不過分。尤其在《鎮魂》《陳情令》「連爆」後,製作公司、演員、平臺都對該類型劇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想進場分一杯羹。這也造成他們想爆火的心思太急切,因此在審核線的邊緣瘋狂試探。
在審查政策的硬槓下,雙男主感情戲上不了臺面,打擦邊球的兄弟情則成了該類型劇的常規操作。就像《鎮魂》主演在接受採訪時曾說該劇「內核是沒有變的」,這在第一集沈巍看趙雲瀾的眼神中就能咂摸出些味道來。等到劇集播出時,營業秀感情也成了藝人的必備功課。劇集播完後,藝人們再極力撇清關係鬧得一地雞毛。對此有網友吐槽:「市場太浮躁,都想走捷徑攫取流量,吃相難看。」
隨著「雙男主」劇的潮流化,汪海林在內的一些業內人表示其市場確實應該冷靜下來了,想一下觀眾想要的究竟是什麼。他們表示像《藍宇》《斷背山》至少有對群體的關注、探討,現在的雙男主劇純粹是為了賺錢,沒有一點人文關懷。觀眾愛看的並不是兩個男生在一起,更要看的是質量。國產劇編劇總喜歡塑造一些傻白甜、戀愛腦的女性角色,以至於讓觀眾感到厭倦。這時候一些高質量雙男主劇的出現為他們換了一重口味。比如《鎮魂》的爆火,靠的是兩位演員的演技。所以,接下來的雙男主劇更應該低調行事、打磨質量。倘若再肆無忌憚消耗,只會跟宮鬥劇一個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