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先進的自動化將工業4.0帶入工廠

2020-09-16 振工鏈

工業自動化是個老新聞了。古埃及人在2000年前就將反饋控制器與水鍾一起使用,遠遠早於1930年代進入製造業市場的時間。自那時以來,自動化的概念穩步發展,包括機械,液壓,氣動,機電,電氣和計算系統,更多信息盡在振工鏈。

如今,隨著像人工智慧(AI)和計算機視覺之類的技術在我們認為是「工業4.0」的全系統更新中注入到運營技術(OT)中,工廠自動化已準備就緒,將實現巨大的飛躍。

工廠自動化已經變得非常複雜-機械臂和機器人技術可以操作機器,工具和整個系統。對於生產線,自動化可以提高工廠的安全性,生產率,響應率和質量標準,同時可以減少公司花費在教導工人難於學習的技能上的時間。

智能自動化

在Wipro,我們見證了客戶的巨大變化,尤其是在汽車和電信行業。在這些領域,計算機引導裝配線作業系統加載和集成組件,印刷整個電路板,檢查成品並包裝容器進行運輸。

工廠自動化已成為越來越廣泛的概念。現在,裝配線,機器維護,焊接單元,檢查,倉儲,庫存跟蹤和其他過程都可以實現自動化。

當涉及用於鑽孔,切割,研磨,衝壓,銑削和焊接零件的計算機數控機器(CNC)時,機器人可以為機器提供工作(或零件)。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需要人工來進行更改,例如插入適當的工具或將適當的NC代碼加載到機器中。

這些人工任務可能會大大增加自動化單元的空閒時間,因為在必須進行人工幹預以進行設置方面的更改時,它必須停止。除了這些停工之外,隨著大型或頻繁更改設置,發生錯誤的機會也會增加,尤其是如果所涉及的工廠員工沒有得到充分培訓的話。人為錯誤可能包括錯誤的NC代碼,錯誤的工具,或更糟糕的是,錯誤的輸出。這樣的錯誤可能會使生產經理落後於計劃,並給製造商造成經濟損失。這就是為什麼此關鍵過程需要自動化的原因。

假設管理者正在從遠程位置使用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經理可以告訴自動化系統根據實時需求更改生產線,數量或產品質量,從而使工廠自動更改其整個過程嗎?

智能的編排引擎

我們在Wipro開發的系統可以在工廠車間實現完全自動化,從而減少了空閒時間和人為錯誤。編排引擎是這種自動化系統的核心。(請參見圖1:CNC機械化自動補料)。

圖1:CNC機加工的自動化

該引擎從諸如連接到ERP系統的經理之類的人那裡獲取輸入,並使用其存儲庫中的模板和程序與主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進行交互,並根據生產需求更新CNC機器。換句話說,業務流程引擎或機器人根據工作的當前狀態做出動態決策,以通過集成IT和OT系統實現工業4.0的目標。

通過業務流程引擎的智能重新部署,可以將該新的自動化系統進一步改進幾個數量級。通常,CNC機器運行5至30分鐘。在此期間,機器人處於閒置狀態,因此可以用來管理製造商工廠中的其他CNC機器。機器人所需的一切只是使生產線或龍門架上的工作智能地自動化。最終結果是減少了空閒時間,並同時提高了利用率及其運行速度。編排人員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從過程結果中學習,從而最終可以預測潛在的生產中斷。

再上一層

我們可以將自動化,智能和易用性提高一級。

通常,公司會定購一個機器人,然後由製造商將其運送到需要接受各種過程和測試培訓的工廠。然後將其運送到公司所在地,最後將在該地點進行調試。相反,我們可以在虛擬世界中訓練機器人,並減少在物流上的時間和成本,從而加快生產速度。我們可以通過模擬來測試數百萬種場景,而在現實世界中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意味著我們已經測試了大多數情況,這些情況甚至可能導致機器甚至在工廠生產現場之前就造成嚴重的生產中斷。

我們稱此為虛擬調試。這是一種在虛擬世界中遠程訓練和測試機器人並減少調試前未知數量的方法。

在工廠環境中使用先進的工業4.0型自動化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人工操作員可能遍布世界各地,因此減輕了技能獲取的壓力。運營技術團隊將保證降低成本和提高安全性,最後,它更有能力應對不斷變化的生產需求,更多信息盡在振工鏈。

相關焦點

  • SAP與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發布工業4.0聯合解決方案
    1月27日消息,SAP公司與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以下簡稱「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今日宣布,經雙方共同努力,SAP和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工業4.0聯合解決方案正式發布,基於該解決方案搭建的工業4.0智能製造示範產線同時啟用,全方位展示未來智能工廠定製化生產場景。
  • 智能工廠稱為工業4.0!一起看看吧
    智能工廠稱為工業4.0,可以被認為是工業環境中使用的三個基礎組件的融合:傳感器收集數據、機器之間的互通和解釋數據的分析引擎;V2X,在工業iot與urllc增強方面增加可以在工廠全面替代有線乙太網的5G。
  • 智能製造.工業4.0及國內工廠智能化現狀分析
    2011年的漢諾瓦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工業4.0》,其核心目的是為了提高德國工業的競爭力,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佔領先機。 工業4.0技術支柱及特點 工業4.0是德國人提出的概念,是指利用物聯信息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簡稱CPS)將生產中的供應,製造,銷售信息數據化、智慧化,最後達到快速、有效、個性化的產品供應
  • 工業4.0時代,你所不知道的智能工廠
    工業4.0,主要相對於前三次工業革命而言:工業1.0指的是18世紀開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實現了機械生產代替手工勞動;第二次工業革命始於20世紀初,依靠生產線實現批量生產;工業3.0則為現代人所熟悉,指的是20世紀70年代後,依靠電子系統和信息技術實現生產自動化。
  • 工業4.0:OPC統一架構如何影響自動化
    近日,歐洲自動化發布行業報告,報告闡述了機器對機器(M2M)通信協議OPC統一架構(OPCUA)對於實現工業4.0目標的重要性。  OPCOA由「過程控制的對象連結與嵌入(OPC)基金會」開發,是不同供應商自動化產品數據交換的行業標準。
  • 如何定義工業4.0 實現工業4.0的必備條件有哪些?
    首先要清楚的是工業4.0是近幾年來製造行業中比較熱門的一個詞彙,而其中不乏有著一些製造行業從事者並不是很清楚對於工業4.0概念是什麼,在這裡呢小編也是通過多方資料的收集總結,得出了一個比較簡單的定義,那就是工業發展智能化,比如類似的有智能製造以及智慧工廠等。
  • 即將量產的惠而浦洗碗機工業4.0標準智能工廠透露出哪些信號?
    惠而浦中國洗碗機工廠自2019年9月開工建設,立足工業4.0智能工廠建設,採用義大利進口內桶全自動鉚接生產線和智能檢測線,聯動國內先進設備自動化配套企業,打造整套內桶鉚接線。除配備常規鉚接設備、傳送線、打膠設備外,配置十多套多軸機器人,實現全套鉚接作業無人化,並與MES信息系統進行交互,實現鉚接生產無人化、智能化生產。
  • 何為工業4.0,中國如何真正進入工業4.0?
    德國工業4.0平臺明確指出,發生在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工業1.0,其主要技術特徵是機械化以電氣化和自動化為特徵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就是工業2.0,接著以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廣泛應用為特徵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就是工業
  • 工業4.0釋放萬億市場機遇,施耐德電氣邁出開放自動化關鍵一步
    2020年,隨著疫情後經濟的復甦,在數字經濟和新基建的雙重推動下,智能製造轉型升級的步伐將進一步加速。當前,工業企業不僅追求降本提質增效,還需要通過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帶來業務模式、管理模式乃至商業模式的創新。  面對不同工業企業在升級轉型中的各種需求,要從何處著手解決?
  • 奧斯卡獲獎紀錄片《美國工廠》背後的工業4.0
    4.0的精神內核——自動化和智能化已經悄然而至>並將徹底改變未來工廠的生產方式>4.0一直以工業強國面貌屹立於世界舞臺的德國,面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其製造業的雙重擠壓,提出了工業4.0戰略,旨在通過工業化和智能化的融合發展,推進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 擁抱工業4.0 臺晶電子聯手賽意信息打造智能工廠
    臺晶電子通過自主核心技術,成功開發出各式感測組件,產品廣泛應用於通訊、穿戴式裝置、物聯網、伺服器存儲設備、車用、電信、醫療等市場。"工業4.0"時代驅動智能工廠的建設在過去30多年的發展歷程裡,臺晶電子自身信息化的腳步從未停止過。
  • 揭秘工業4.0生產車間(博世、西門子、寶馬)
    了解汽車工業的人都知道,現在幾乎在任何一家汽車製造車間,鋼板的搬運、裝配,甚至打磨、噴塗大都由機器人完成。從全球範圍看,汽車工業是機器人應用最廣泛的領域,汽車製造的高度自動化使得機器人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工廠裡。  自動化是現代化車間的重要標準,可以想像,未來會有更多先進的機器來代替人力,而人則主要負責維護和管理這些機器設備。
  • 佳萊科技的工業4.0實踐
    「工業網際網路」「工業4.0」給傳統製造業帶來了巨大衝擊,並極大地改變了當前製造企業的生產方式。對於一向以勞動力密集為主要特色的服裝製造企業,如何進行「工業4.0」的升級改造,又如何適應市場多樣化定製化的需求?近日,廣東廣播電視臺廣東經視頻道(TVS-1)《品牌觀察》欄目組記者走進佳萊廣州番禺工廠,進入工廠車間、實驗室、裁剪中心等區域,通過實地拍攝和採訪交談等形式,探秘佳萊頻譜的工業4.0建設之路。
  • 工業4.0下的中國智造
    在製造系統中,工廠現場設備傳感和控制層的數據與企業信息系統融合,並傳到雲端進行存儲、分析,形成決策並反過來指導、協同企業的生產和運營。 通過工業4.0可以建立一種人——技術互動的嶄新模式,即機器適應人的需求。
  • 該如何定義工業4.0概念呢?實現工業4.0的必備條件有哪些?
    該如何定義工業4.0概念呢?首先要清楚的是工業4.0是近幾年來製造行業中比較熱門的一個詞彙,而其中不乏有著一些製造行業從事者並不是很清楚對於工業4.0概念是什麼?在這裡呢小編也是通過多方資料的收集總結,得出了一個比較簡單的定義,那就是工業發展智能化,比如類似的有智能製造以及智慧工廠等。然而根據實際情況來看,國內的工業製造行業發展還是處於比較落後的階段,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工業生產模式的落後,跟國外生產行業來講,甚至不能達到工業2.0的狀態,所以呢,也就表示工業4.0的出現將會最大程度上解決當下的困境。
  • 工業4.0時代開啟 AICSHTER以科技為依託謀求企業發展之道
    智能時代的來臨,成就了工業4.0 的發展,而工業4.0的到來,則推動了人們實現工業自動化的進程。在21世紀的今天,隨處可見的智能化設備,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無限便利。小到小區門禁的自動化設置,大到工廠裡產品生產機器的自動化運行,任何一套自動化設備的存在,都預示著科技的進步。
  • 工業4.0時代越來越離不開人工智慧,人工智慧與自動化相輔相成
    經歷2個多世紀的發展,工業領域在過去5-10年當中,工業領域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工業4.0和人工智慧,追求運營卓越的智能工廠成為工業領域的一大目標。智能製造的核心要素離不開人工智慧技術。無論是大戰圍棋高手的Alpha Go,或是為我們出行準確預測路線的導航系統,人工智慧能夠通過電腦程式模擬、延伸和擴展人類智能,它將散亂的現象通過算法歸納成一定規律,然後為人所用。
  • 工業4.0時代突出的特點是什麼
    要研發出帶參考構架和使用面向服務的分布式體系構架的工業4.0平臺,為實現跨企業的網絡化和集成創造條件。 從內容上來看,「工業4.0」意味著未來工業生產組織方式將向定製化、分散化、融合化轉變,將使得網際網路企業與工業企業的邊界逐漸被打破,生產企業與服務企業的邊界日益模糊,產業融合化促進服務型經濟。 德國力推工業4.0戰略,希望通過打造智能製造的新標準,來穩固全球製造業的龍頭地位。中國製造業必須加快趕超力度,在智能工廠等領域有望孕育出超級公。
  • 2020工業4.0排行
    長城汽車把重慶工廠建成領先的智能工廠24TCL科技啟動5G+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園區項目25工業富聯誓將「智能製造+工業網際網路」進行到底26娃哈哈中國首條智能飲料生產線>98科順股份智慧工廠,原料、工藝等,防水4.0時代99米特拉MES工業4.0智慧工廠,智能智造高光時刻100拓斯達系統集成+本體製造+軟體開發+工業網際網路
  • 工業4.0下的追趕 中興華為布局「超級工廠」(圖)
    從1959年,美國人英格伯格和德沃爾聯手製造出第一臺工業機器人,到現在傳相關公司股票走勢感器技術的應用發展成熟,自動化的機器人已經開始走入全球各地的製造工廠。而在這場自動化的工業較量中,中國作為全球手機生產基地也在迅速提升著自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