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催眠術真的可以控制人嗎? 催眠到底有什麼作用? 武漢理工大學催眠研究專家何放勳是一名心理學教師,長期從事催眠術以及催眠治療臨床研究,並將催眠用於青少年和大學生心理調適上。最近一個月,他陸續到武漢大學、華夏學院、武漢紡織大學等高校講座催眠,記者
原標題:催眠術真的可以控制人嗎? 催眠到底有什麼作用?
武漢理工大學催眠研究專家何放勳是一名心理學教師,長期從事催眠術以及催眠治療臨床研究,並將催眠用於青少年和大學生心理調適上。最近一個月,他陸續到武漢大學、華夏學院、武漢紡織大學等高校講座催眠,記者參加了他近日在武大的一場講座,體驗了一把催眠。
說著說著就讓體驗者「順服」了
對於催眠,記者只在影視作品中看到過--幽閉的環境、昏暗的燈光,催眠師用一條墜子在眼前晃動,並不斷耳語,被催眠者然後按照催眠師的要求,說出各種秘密。所以,當記者要體驗催眠時,還是有點害怕,怕自己的大腦被別人「控制」。
何放勳問記者是對畫面敏感還是對聲音敏感,記者說是聲音。他便讓一同前來採訪的攝影記者小彭先試,「他搞攝影的,應該對畫面敏感些。」
就在飯桌上,何放勳攤開空空的手掌,問小彭:「你能想像我手中有個蘋果嗎?」小彭點點頭。「好,你看著自己的右手,我從1數到10。」他邊數邊對小彭說:「有沒有感覺手指在慢慢合攏,吸力越來越大,像被膠水粘住一樣。」「嗯。」
他還真地掏出了一條墜子,讓小彭雙手攥緊:「下面我問你回答,是的話就讓墜子前後擺動,不是則左右擺動,但不要用手動。」大家都屏住呼吸,何放勳問了四五個很簡單的問題,比如「我不叫小彭」,奇蹟出現了,墜子左右輕微擺動了下,他明明死死握緊了小彭的雙手,小彭不可能動墜子,那是什麼讓墜子動起來?
「是他的潛意識在指揮手上的微小肌肉,帶動墜子。」何放勳說,他不需要知道別人的隱私,只需要打開被催眠者的潛意識通道,讓其潛意識回答自己的問題。
接著,他用同樣的方法對記者催眠,但記者總有種排斥感,怎麼看也不能把手指「看」在一起去。「這種感應性的催眠體驗,思維處在活躍狀態的人來嘗試是不行。」他說。
記者問小彭當時被催眠的感覺,他說:「何教授說『手指是不是在慢慢靠攏』時,我真地覺得有股力量把它們緩緩吸在一起。我知道你們在旁邊說什麼,但我只對他的話有反應。」
當晚,記者和何放勳一起到達武漢大學的講座現場。「你們不要把催眠看得那麼神奇,早上起來照鏡子就是自我催眠,女生愛拿手機45度角自拍也是的。」「男生追女孩子就帶她去爬山,越爬越陡峭,女孩開始害怕(注意力轉移到身體上,腦袋開始放空,男生任何一句關心愛護的話都較容易會進入潛意識),同時出現諸如心跳加快,呼吸加快,面色潮紅等體徵,這些體徵會在一路的驚險當中與在一起的男生建立關聯(條件反射),當次日在校園相見時,條件反射開始,心理暗示下,女孩相信遇到了愛情。」他幽默的開場白,一下把學生們的興趣調動起來。
講座中,多位同學自告奮勇接受了催眠體驗。何放勳還是那套手法,用略帶誘導性的語言讓接受體驗的學生跟著他的要求一步步做--「左手是不是像託著鉛球一樣重,右手像牽著一隻氫氣球,很輕很輕。」大概過了四五分鐘,這些同學都進入了「沉思狀」,有的閉上了眼睛,有一個男生因笑場而退出。
這種狀態持續了七八分鐘,突然意外發生了,一位圍觀的男生不知什麼原因,突然湊到一位接受催眠的女生耳邊大吼一聲,女生立刻被嚇哭了。而其他幾位被催眠的同學還保持原狀,何放勳忙把他們喚醒,其中一個同學說,剛才是聽見有個很大的聲音,但自己大腦像不聽使喚,不能馬上醒來。
講座到晚上9點半結束,何放勳又把那位受驚嚇的女生留下進行心理輔導。「這個女生長期抑鬱,當時哭,很大原因是在催眠狀態下,那個意外的大吼觸動了她內心淤積已久的傷痛。」事後,他對記者說,經過他的幹預,這次意外不會對她造成心理傷害。
催眠竟能治病和戒酒癮
「大部分心理疾病,是人的潛意識和意識不協調造成的。」何放勳說,有的身體疾病不是生理性的,而是情緒引起的,這樣用催眠來治病就不是不可能。
去年12月23日下午,記者來到武漢理工大學餘家頭校區,在何放勳的辦公室--應用心理研究所,見證何教授如何給人看病。第一位病人是位60來歲的長者,他被失眠困擾了10多年,每天睡覺都是靠藥物維持,差不多改善睡眠的藥都吃遍了,儘管如此,一晚也只能睡一兩小時。
何放勳還是用那個「看手指」的方法讓老者慢慢進入催眠狀態--
「我從1數到3,眼皮是不是粘住了,越想睜越睜不開。」他將長者的右手垂下說「是不是很酥軟無力」,又將長者左手懸空說「是不是很有力量」,他不斷用很緩很柔和的聲音和長者聊天:「想像自己赤腳走在軟軟的草坪上,清新的空氣吸進肺裡,很舒服……」
長者似乎進入了夢鄉,斜靠在桌椅上,雙眼緊閉,額頭有微汗。何放勳開始問診:「你睡不著覺如果是情緒原因,請把雙手食指動一動。」長者果然輕輕動了下食指,何放勳說「信號再大些」,長者食指果然動得明顯大了點。
何放勳說,經初步探查,發現有兩個情緒困擾長者睡眠,一個是煩躁,一個是焦慮,經催眠釋放,他睡著了。因為下一個病人就要到,何教授只讓他酣睡了七八分鐘。當被喚醒後,長者很興奮地說:「比昨晚睡一兩個小時還睡得好,很舒服,頭不懵了。」
記者後來回訪了解到,被催眠的當晚,長者比平時多睡了一兩個小時,但後來又和往常一樣。何放勳說,因為長者去外地沒能及時跟進治療,所以效果沒能鞏固,「像歲數大的人,一般要強化三至五次才行。」
另一位病人到了,是個小夥子,以前接受過強制戒毒,又到武漢市精神病醫院接受戒除酒癮治療,這是他第二次來治療。
何放勳將小夥子催眠後,將一瓶白酒放在他嘴邊,問他想不想喝,他連忙把頭轉過去,說有股臭味。何放勳說,首先把困擾他喝酒的情緒釋放掉,然後在小夥的潛意識裡加了一個「把白酒味等同於臭味」的暗示,並將其放大。陪同他一道來的女友說:「以前每頓飯前,他到處找酒喝。到這做了第一次後的兩天裡,他只喝了一次啤酒,因為家裡有應酬,但半杯啤酒居然沒喝完。」
這個小夥子是由同在市精神病醫院戒酒的一個病友松松(化名)介紹來的。以前松松天天離不開酒,喝了十年酒把身體喝垮了,去年11月2日湖北經視《咵天》欄目報導了他在何放勳這接受催眠治療的場景,對著鏡頭,松松聞到白酒也說臭。昨天記者回訪了他,他29歲,說在這前後治了10次,不僅把酒癮戒掉了,還治好了其他病,「有次因為頸椎疼,想用喝酒來麻痺自己,結果酒剛進口就吐出來了。」
催眠能幫助孩子學習和成長
何放勳除了在大學,還在一些婦聯以及婦幼保健院講催眠,好多媽媽都成了他的粉絲。
前不久,一名女中學生在父母陪伴下找到他。父母說,女兒最近學習狀態很不好,總說胸口悶,而且內分泌失調。何放勳看女孩欲言又止,嘴唇往裡抿,還不斷有吞咽的動作,判斷她關閉了表達心情的大門。
經過催眠,他導出了孩子痛苦的心結,女孩嚎啕大哭,一家人也抱在一起哭,父母沒想到,自己經常的責罵會給女兒傷害這麼深。後來他得到反饋:孩子情緒穩定,樂觀了很多。
「何教授,我兒子赴美國留學的選拔考試通過了,真的很感謝您。」前不久平安夜,何放勳接到一位女士的電話。一周前,這位女士帶著17歲兒子找到他,因為兒子非常害怕這次考試,他對這次考試能不能過不確定,儘管平時也很努力。何放勳很快讓小夥子進入催眠狀態,並釋放掉他恐懼、煩躁的情緒,小夥子被喚醒後,開心地與何放勳擁抱。
何放勳說,其實,媽媽是最偉大的催眠師,比如對孩子反覆暗示「看電視20分鐘後就要吃飯啊」,孩子以後在看電視20分鐘後,媽媽只要一提醒就會主動關閉電視。因為孩子最信任母親,而催眠者與被催眠者之間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信任。
曾在武漢市心理醫院開設催眠療法的文有生主任醫師表示:「催眠是一門科學,它不該被誤解,也不應被神化,一切皆有規律可循。」
他解釋,催眠不是「催睡」,而是用各種技術讓被催眠者處於清醒和睡眠之間的臨界狀態。此時被催眠者的思維仍然活躍,對催眠者的暗示具有極高的反應性。此外,催眠還可以提高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和協調性,也能讓學生提高學習的專注度,「這些是通過心理引導,把一些不良的心理暗示去除,讓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記者:從您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經驗看,您是法學碩士,教育學博士,主要從事心理學教學。您的催眠術是從哪學的,有國家認可的證書嗎?
何放勳:我學過心理學,也在華中師範大學進修過,師從江光榮老師,後在武漢大學讀碩士選擇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方向,有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證書。但催眠是自學的,通過琢磨國內外的書籍和視頻,自學了有10多年。目前我國催眠領域還沒有「國字號」證書,但國外有職業催眠師認證及培訓機構。
記者:催眠會被壞人利用嗎?經常有報導,老人被陌生人忽悠幾下就回家取錢送人,騙子是不是也會催眠?
何放勳:哪怕進入深度催眠狀態,被催眠者還是有著基本的價值判斷,比如想套取銀行卡密碼,被催眠者一定會自我警醒過來。據公安部門介紹,老人被騙的案件中,還未發現有被催眠的情況,老人被騙根本原因還是心理弱點。
記者:為什麼有些人不容易被催眠?
何放勳:容不容易被催眠,與性別、意志力、受教育程度關係並不大,只和每個人的感受性、敏感度和接受暗示的能力有關。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