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和華中農業大學,都是211重點大學,是我國農業院校的「領頭羊」,其中中國農業大學還是985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是近些年發展迅速的一所211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中國高等農業教育起點之一。學校前身是清朝光緒年間湖廣總督張之洞1898年創辦的湖北農務學堂。幾經演變,1952年,武漢大學農學院和湖北農學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學等6所綜合性大學農學院的部分系科組建成立華中農學院。1979年,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全國重點大學,直屬農業部。1985年,更名為華中農業大學。2000年,由農業部劃轉教育部直屬領導。2005年,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行列。2017年,列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
1、辦學規模
華中農業大學有學院(部)18個,本科專業6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5個。全日制在校學生27673人,其中本科生18684人,碩士生6296人,博士生2255人,留學生438人。
2、師資力量
華中農業大學有教職工2635人,其中教師1610人,教授465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人。
3、科研平臺方面
華中農業大學有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專業實驗室5個,國家級研發中心7個。
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肇始於1905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1949年9月,北京大學農學院、清華大學農學院和華北大學農學院合併成立北京農業大學。1952年10月,北京農業大學農業機械系與華北農業機械專科學校、中央農業部機耕學校合併成立北京機械化農業學院,同年11月,平原農學院併入北京機械化農業學院,1953年7月更名為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1985年10月更名為北京農業工程大學。1995年9月,北京農業大學和北京農業工程大學合併組建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簡稱「中國農大」(CAU),坐落於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和北京市共建的一所全國重點大學,位列「雙一流」建設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入選「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為中國―加州大學系統"10+10"合作科研聯盟成員高校。
學校有博士後流動站1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型13種、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領域20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9個、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6個,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6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1個。
中國農業大學有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
1、中農大師資力量
中國農業大學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860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員)672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員)917人。研究生導師140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904人。學校有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8人。
2、中農大辦學規模
全日制本科生12182名,全日制研究生8930名,其中全日制碩士研究生5086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844名;在站博士後研究人員260名。
學校擁有19個博士後流動站,2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13種專業學位類型,20個專業學位領域,66個本科專業。
中國農業大學入選學科9個,分別是生物學、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
華中農業大學入選學科5個,分別是生物學、園藝學、畜牧學、獸醫學、農林經濟管理,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
在學科建設上,中國農業大學相對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