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全國人民慶祝"雙節",特斯拉再次以大降官方定價的方式登上熱搜頭條,一舉將中國製造的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的補貼後售價拉低至24.99萬元。據不完全統計,這已是國產特斯拉Model 3自2019年10月發布以來的第四次調價。
這波降價節奏怎麼看都像極了近年的中國股市,說降就降的能力絕對超越預期。而早期的特斯拉車主就如"大閘蟹"一樣,不少只是早了10天提車的車主,甚至還來不及上牌,就直接虧掉2萬多元,這酸爽的感覺真是誰買誰知道。
對於還沒有出手的特斯拉意向消費者而言,這波大降價其實也不完全是好事。誰知道再過1-2個月是否還得再降,什麼時候出手感覺都在吃虧!怎麼破?
有媒體甚至認為,未來特斯拉將會以一種類似摩爾定律的方式不斷的降價,直至把新能源基礎款車的價格降至趨於免費。這並非天方夜譚,當年賈躍亭已經玩過這一手,當時樂視的手機和電視一度是免費送。
唱衰中國電動車企的人一定沒看懂銷量表
不可否認的是,特斯拉每一次"割韭菜"的確都能激發其銷量的快速增長。伴隨而來的則是唱衰中國電動車企的聲音。
在剛過去的北京車展上,關於特斯拉"狼來了"的問題不斷出現在中國新能源品牌車企的QA環節上。而最帶正能量的回應則源自廣汽新能源——今年1-8月同比增長75%,9月成為全球最快完成10萬銷量的新能源車企。在廣汽新能源的帶領下,還有幾家新勢力品牌在今年前三季度取得不俗的銷售表現。由此可見,特斯拉的異軍突起並沒有影響到具有實力的中國車企。畢竟新能源市場基數還很小,當前各車企更應聚焦於如何把這新興市場做大做強。
所以只能說,某些專業人士緊盯銷量榜首位置大做文章的做法過於目光短淺了。當然,這或許也是他們對中國車企的一種期待,希望能在這個位置上看到中國車企的名字吧!但唱衰,實在沒此必要。
中國電動車企同樣有著深厚的技術儲備
誠然,特斯拉的確是純電動汽車的先行者,經過17年的專注積累,擁有著全球領先的EV技術。但在新能源車技術路線上,中國車企與國外其實處於同一起跑線,並因擁有全球最大市場的先天優勢,中國車企在EV技術上並沒有落後,甚至已經在部分領域實現了對特斯拉的超越。
就以上面提到的廣汽新能源為例,它是全球除特斯拉外,第二家擁有純電專屬平臺技術的車企,並已發展至第二代的全鋁純電專屬平臺GEP2.0,這為其埃安系列產品擁有長續航、大空間、高安全、高智能等優秀綜合表現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同時,廣汽新能源還擁有全球首個"三合一"電驅系統,使車型的性能表現和電耗表現同樣亮眼。例如埃安LX的百公裡加速僅用時3.9秒,續航超過650km。在北京車展上發布的兩擋雙電機"四合一"集成電驅,更是將埃安系列車型的百公裡加速時間縮短至2秒,毫不遜色於特斯拉。
如果大家對廣汽新能源的動向較為關注,一定會知道在國慶節前夕,廣汽和華為籤署了一份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將依託廣汽的平臺架構與華為的軟體系統,全力打造智能新能源車的"安卓系統"。
目前,華為是全球5G技術的絕對領導者,而5G則是高階自動駕駛和萬物互聯實現的關鍵技術。這對於特斯拉而言可謂是最致命的威脅,而特斯拉宣稱繞開L3自動駕駛直接研發L4的根本原因也正是5G技術的缺失。可以預期,在高階自動駕駛技術的競爭上,中國車企將因為5G技術而實現對特斯拉的超越。目前,埃安LX已經通過搭載ADiGO3.0自動駕駛系統實現了高精地圖脫手自動駕駛,這又是一個特斯拉做不到的技術動作。而廣汽新能源是全球第一家獲得可量產應用的中國版高精地圖,它們家的埃安V也即將在11月開始交付搭載ADiGO3.0自動駕駛系統的量產車型。
此外,中國車企在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還有另一優勢,那就是"智能座艙",這是特斯拉一直忽視的領域,卻恰恰是最能影響中國消費者購車選擇的關鍵點。當前,中國品牌智能車已經搭載了AR實景導航、遙控泊車、駕駛員監測,甚至是很創新的中藥香氛技術,這些在最頂尖豪華的特斯拉車型上是全部缺失的。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大膽地下結論——中國車企在ICV技術領域有著特斯拉難以追趕的優勢。
25萬元的Model 3性價比依然不高
此外,得益於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多年積累,中國車企在製造成本上同樣有著優勢,從而讓產品售價能一直保持足夠的競爭力。如業內領先的廣汽生產方式,那是基於廣汽長年與日系品牌合作積累總結的高效高質低成本的生產模式。廣汽新能源更是通過建設專業生產純電動汽車的智能生態工廠,具備鋼鋁車身柔性生產、數位化自主決策、互動式定製和能源綜合利用等全球領先優勢,升級廣汽生產方式,首次實現了大規模定製化生產的新模式。
回看特斯拉Model 3通過降低購車門檻提升性價比的做法,其實也暴露了其暴利的本質——降價來得過於隨心所欲,後續再大降顯然也並非難事。
現階段Model 3接近25萬元的起售價,帶給用戶的僅僅是458km的續航裡程。要知道,早在去年4月上市的埃安S,同樣是純電轎車,其NEDC續航已經達到了510km了,而埃安S的主力銷售價格區間卻僅為15萬元。
如果要說性價比最高的新能源車型,今年6月上市的廣汽新能源埃安V同樣能秒殺Model 3。這款補貼後起售價僅為15.96萬元的智能SUV,NEDC續航達到了600km,不但擁有L3自動駕駛、5G智能健康座艙等超越特斯拉的科技,在車內空間體驗上更是讓特斯拉汗顏。
愛用戶,從持續創造價值的服務開始
回到開篇的話題,特斯拉"割韭菜"最受傷的無疑是他們的固有用戶,而更關鍵的是接下來還會不會繼續"收割"?誰也說不準!
對用戶的關愛,我們習慣用"服務"一詞來概括,雖然兩者不一定是完全統一的關係。但就服務而言,國外品牌即便再專業,也不可能比中國品牌更貼近中國消費者的購車、用車需求,畢竟"近水樓臺先得月"。
在智能車用戶服務領域,我們不禁要再次舉廣汽新能源的"一鍵尊享服務"為例子與特斯拉式"割韭菜"進行對比。廣汽新能源通過線上APP+線下25小時體驗中心相結合的方式,打造了應該是全球第一個"用戶-經銷商-主機廠"金三角服務模式,讓車企可以直連用戶並服務用戶,這在過去的4S店時代是不可想像的。
"一鍵尊享服務"是從購車開始,用戶可以一鍵定製愛車,購車後一鍵享受維保,甚至通過APP可以在疫情期間讓車企或經銷商給家裡送菜……如此貼心的服務的最終效果是"為用戶持續創造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埃安全系車型均已推出"電池、電機、電控"終身質保服務,堪稱全球唯一。通過整車OTA,埃安用戶還能時刻體驗到最新的車載科技成果,讓車輛常用常新。
最後再來回答標題的問題——如果不想被"割韭菜",為何我們不把目標聚焦在產品技術儲備同樣深厚,服務更為貼心的中國車企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