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Versa腦科學和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揭牌

2021-01-08 驅動中國

5月31日,由上海交通大學與人工智慧公司Versa聯合組建的校級「上海交大-Versa腦科學與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浩然樓報告大廳舉行了揭牌儀式。

上海交通大學科研院副院長李衛東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黨委書記蘇躍增,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黨委書記、聯合實驗室校方主任張麗清教授;Versa創始人、執行長蔡天懿,Versa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官、聯合實驗室企業方主任趙維傑;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鄭慶生;真格基金副總裁關山行;英諾臻雲基金投資總監邵帥;以及知名藝術家Nowhere等出席了儀式。會議由Versa合伙人兼戰略發展總監歐強主持。

在揭牌儀式中,上海交通大學科研院副院長李衛東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科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黨委書記蘇躍增分別發表了致辭並對「上海交大-Versa腦科學與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的成立願景做了詳細闡述。

李衛東副院長表示,人工智慧技術是當前全球熱門的研究領域,也是十九大之後,我國重點布局的產業。此次合作,對於上海交通大學和Versa來說都是引領全球腦科學與類腦計算發展一次重要的機會,希望實驗室能夠在上海交大和Versa的共同努力下,成稱為世界一流的人工智慧研究機構。

蘇躍增書記表示,此次與Versa的合作,具體由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計算機系牽頭,是學院計算機系與人工智慧企業合作的一次重大機遇與挑戰。他認為,交大計算機系多年的學術積累,結合Versa的突破性的人工智慧研究最新成果,勢必將為我國乃至全球的人工智慧研究,做出巨大的貢獻。

同時,聯合實驗室企業方主任、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的張麗清教授分享了建立聯合實驗室的背景、設想和展望。張麗清教授說:這次與Versa設立聯合實驗室,是在國家人工智慧戰略的三步走目標的大背景下的一次頗具意義的合作。實驗室將專注於類腦計算的理論演進及在文化創作方向上的應用,使個人創作者可以通過人工智慧技術突破設計和創意的極限。

張麗清教授同時表示,將以此次聯合實驗室建立為契機,將「人工智慧、人才建設、技術、藝術創作」四個維度有機地結合、統一。從而構建中國創新創業新模式。

Versa首席技術官、聯合實驗室企業方主任趙維傑首先向在座嘉賓介紹了Versa以及團隊建立一年多以來取得的成果。他表示:Versa是一家致力於將「人工智慧」與「文化」結合的公司,其使命是「為創作者賦能,打造玩美主義者的樂園」。Versa旗下的人工智慧圖片處理 APP上線,目前用戶總數已經突破1200萬。趙維傑同時表示,Versa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探索中,取得了多個世界第一。尤其是在圖片/視頻風格遷移、圖片/視頻人景分離、3D姿態估計、人臉建模等領域,遙遙領先於世界上其他的人工智慧研究團隊。

對於聯合實驗室未來的發展目標,趙維傑指出,為下一代類腦人工智慧理論研究與應用技術,奠定堅實的科研基礎。同時他提出了聯合實驗室的三大願景:

1、發展類腦計算與概念表示理論,突破認知與表示能力的邊界

2、推進腦科學與概念學習的理論研究,創造具備感知、聯想、推理能力的類腦神經網絡

3、 推動類腦計算與概念學習理論在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理解等方向的技術應用

Versa合伙人兼戰略總監歐強分享了Versa在「藝術文化」上的探索。歐強說,Versa正在積極建設「Versa藝術聯盟」(VIA),VIA由國內外藝術家、藝術團隊,設計師、建築師,院校,非盈利研究機構,美術館、博物館,藝術節等組成。VIA即將推出線下的Versa Space,打造高顏值,互動性人工智慧+藝術的空間體驗,屆時將定期舉辦展覽,論壇,以期給創意者提供交流和學習的平臺,並且探索AI+文化的無限可能性。

歐強透露,目前Versa已經和Cinzia Campolses、Tango、Nowhere等國內外頂級藝術家,CAC、Athens Digital Arts Festival、藝倉美術館等頂級藝術機構合作。在不久之後,大家就可以在全球各大城市看到來自Versa和藝術家協力創作的頂尖藝術作品和互動體驗空間。

據悉,上海交通大學-Versa 腦科學與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是一個理論研究與科技成果轉化相結合的創新型研究平臺,同時兼具高科技人才培養,配合上海市打造人才高地。將依託上海交通大學與Versa的科研能力與產業資源,在「類腦神經網絡的感知與聯想能力」、「類腦計算與概念表示理論」等方向進行深入合作和研究,為下一代類腦人工智慧理論研究與應用技術奠定堅實的科研基礎。

Versa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官趙維傑擔任實驗室企業方主任,上海交通大學張麗清教授擔任實驗室校方主任。實驗室的主要人員由Versa的人工智慧算法科學家、以及張麗清教授帶領的的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腦科學與類腦計算研究團隊組成。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聯合速眠成立數字睡眠與腦科學實驗室
    2020年7月24日,首屆中國國際智慧睡眠發展高峰論壇暨數字睡眠與腦科學聯合實驗室成立儀式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舉辦,以線下峰會,線上直播兩者聯動的方式進行。去年,深圳首個腦科學「諾獎實驗室」——深圳內爾神經可塑性實驗室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正式授牌,意味著在這個領域的研究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此次和企業聯手,就是希望打造國內睡眠科技方面具有影響力的聯合實驗室,為中國的睡眠科研做出貢獻。
  • 國新健康--北京大學醫療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
    7月1日,國新健康保障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大學軟體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醫療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國新健康北京總部舉行。、部分員工出席揭牌儀式。他介紹,國新健康是中國國新控股的健康醫療大數據公司,緊緊圍繞「健康中國」國家戰略和國家「三醫聯動」的政策部署,在「一體三面」的業務框架下,利用公司的健康醫療大數據優勢,為各級政府提供「三醫聯動」綜合性解決方案。希望醫療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的成立,能將國新健康在健康保障領域20餘年的積累和實戰經驗與北大軟體工程中心的科技研發能力良好結合,順應大數據時代趨勢,取得碩果。
  • 澳門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共建腦與認知科學實驗室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澳門3月20日電20日,澳門大學與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澳門成立了腦與認知科學聯合實驗室,將引領澳門在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領域的發展,為粵港澳大灣區相關學科的發展、人才培育作貢獻。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長許瑞明籤署了相關合作協議,雙方還為實驗室舉行了揭牌儀式。中科院部分院士、研究員和澳門科技與教育界代表出席了籤約和揭牌儀式。宋永華致辭時表示,澳門大學重視腦科學與認知科學領域的發展,不斷開展相關的交叉研究工作。該實驗室的成立,不僅是對雙方在腦與認知科學領域方面研究成果的肯定,且有利於雙方優勢互補、強強聯合。
  •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許昌)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揭牌
    10月20日,記者從許昌市政府獲悉,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許昌)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日前揭牌,致力於提升許昌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技術研發創新能力,推動黃河鯤鵬產業發展。據悉,該聯合實驗室採取院地合作共建模式,發揮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人工智慧團隊在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視覺等領域的人才技術優勢,以黃河鯤鵬伺服器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為主要方向,並對許昌黃河鯤鵬產業在適配開發中的關鍵環節提供技術諮詢服務和外部資源對接,打造國內領先的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新型研發機構,推動技術成果在許昌轉化和應用,促進許昌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高端化、產業化、規模化集聚發展。
  • 上海電力大學-安芯教育-Arm中國嵌入式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揭牌
    打開APP 上海電力大學-安芯教育-Arm中國嵌入式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揭牌 安芯教育 發表於 2020-12-17 16:24:11
  • 福州大學「合成科學聯合實驗室」揭牌
    近日,福州大學-江蘇極易新材料有限公司「合成科學聯合實驗室」籤約及揭牌儀式在福州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會議室舉行。福州大學王心晨副校長、江蘇豐縣姚鳳騰副縣長、江蘇極易新材料有限公司趙崇鑫總經理以及學校相關部門、學院的領導出席了此次籤約儀式。
  • 復旦大學與中國一汽成立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新聞—科學網
    11月4日,復旦大學與中國一汽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揭牌成立。
  • 蘭州大學文交奇譽人工智慧實驗室今日揭牌
    蘭州大學文交奇譽人工智慧實驗室揭牌  每日甘肅網3月22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楊 文/圖)今日上午,「2019人工智慧西部高峰論壇」在蘭州大學召開。蘭州大學黨委書記袁佔亭、甘肅省文化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盛文濤、奇譽科技董事長董軍賢等嘉賓共同為實驗室揭牌。據介紹,該實驗室旨在通過整合產業資源和學校資源,以產教融合整體解決方案為人工智慧產業培養和輸送更多的應用型技術人才,今年將正式開始對外招生,開展本科及研究生層次的聯合人才培養課程。
  • 華東理工大學成立心腦科學研究實驗室 聚焦腦科學商業應用
    供圖 攝   中新網上海11月17日電 (丁婉星 許婧)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視友科技心腦科學研究實驗室17日在華理商學院正式揭牌,來自國內外近20位傑出腦科學研究專家、管理學者、商業精英和投資人齊聚華東理工大學,深度探討全球化背景下腦科學發展趨勢,並就腦科學的商業應用、創業機遇等多個議題展開交流。
  • 北大加入BIGO朋友圈,共建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
    12月30日下午,歡聚集團旗下BIGO攜手北京大學宣布正式成立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共同在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推薦技術等領域開展前沿技術研究,促成人工智慧技術在網際網路產業化中的應用,深入推動人工智慧行業的發展。
  • 中科院腦功能和腦疾病重點實驗室在中國科大揭牌
    4月23日,中國科學院腦功能和腦疾病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行。中國科大副校長朱長飛、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段樹民院士、中國科大施蘊渝院士、實驗室全體成員及相關專家學者出席揭牌儀式。揭牌儀式由中國科大生命學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滕脈坤教授主持。首先,朱長飛和段樹民共同為實驗室揭牌。隨後,實驗室召開了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 全拓數據與上海交通大學成立聯合實驗室,推進數據研發的產學研進程
    2021年1月13日上午,教育部直屬的國內一流重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與全拓數據達成合作,共同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工程系全拓數據 – APEX聯合實驗室」,並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舉行了揭牌儀式。此次揭牌儀式的正式啟動,標誌著全拓數據與高校合作的又一大數據聯合實驗室落地。
  • 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9.4T核磁設備順利進場 助力腦科學和人工...
    9.4T磁共振成像設備將用於狨猴等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高解析度(可達微米尺度)腦結構與功能成像,將助力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研究先進的神經系統成像方法與神經活動測試手段,有望在語言、情緒、社會交互、決策等神經科學核心問題上取得突破。「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在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方面,指出要瞄準人工智慧、腦科學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 復旦大學與中國一汽成立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
    11月4日,一汽與復旦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九章AI算法研究院揭牌儀式暨中國九章人工智慧產學創新生態聯盟發起儀式在南京隆重舉行。此次復旦大學與共和國汽車長子攜手聯姻,是雙方服務國家科技創新重大戰略,深化校企合作的重大布局,希望通過成立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強強聯合、聚力創新,連結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以學術界和工業界深度融合的方式構建產學研協作命運共同體,共同致力於破解人工智慧算法應用場景供需兩端的對接瓶頸,共同引領人工智慧算法產學研重大科技創新實踐,在下一代人工智慧算法原始創新和解決重大產業急需上真正有所作為。
  • 浙江中醫藥大學-早稻田大學「中醫大數據智慧健康聯合實驗室」揭牌
    近日,浙江中醫藥大學-早稻田大學「中醫大數據智慧健康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舉行。浙江中醫藥大學原副校長郭清、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副處長蔣劍鋒、人文與管理學院副院長許才明、早稻田大學副校長弦間正彥、早稻田大學人類科學學術院院長藤本浩志、早稻田大學人類科學學術院副院長金群、早稻田大學人類綜合研究中心主任扇原淳等出席了揭牌儀式。郭清和藤本浩志共同為「中醫大數據智慧健康聯合實驗室」揭牌。
  • 大象機器人-華南理工大學「智慧機器人聯合開發實驗室」正式揭牌
    2019年12月11日上午,「大象機器人-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智慧機器人聯合開發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正式成立,並隆重舉行掛牌儀式。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史步海教授與大象機器人聯合創始人&CTO伍祁林先生共同為聯合實驗室揭牌。
  • 上海交大與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北京中科騰雲科技有限公司...
    他表示,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航天強國,三方籤訂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強強聯合,建設國內一流的態勢感知領域平臺,有著「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希望三方能以此籤約為新的起點,發揮各自優勢,不斷推進態勢感知領域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和產業化,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及經濟社會發展。肖海斌代表中科騰雲講話。他提到,中科騰雲自2009年成立以來,始終服務於國防科技建設事業。
  • 人工智慧實驗室建設情況匯總
    蘇州工業園區高貿區成立「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    7月22日,蘇州工業園區高端製造與國際貿易區成立「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由蘇州得爾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與上海交通大學蘇州人工智慧研究院共同成立。
  • 【行業】貴廣網絡成立「人工智慧應用研究聯合實驗室」
    來源: 南京炫佳 12月23日上午,貴廣網絡與南京炫佳「人工智慧應用研究聯合實驗室」成立揭牌儀式在貴廣網絡深圳研發中心舉行。
  • 全民K歌聯合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人工智慧音樂聯合實驗室
    本屆論壇針對當前我國音樂產業的發展狀況進行總結和預測,圍繞音樂產業跨界融合的發展特點,尤其以「音樂+科技」為重點,聚焦多領域全方位創新模式,致力於促進音樂「產、學、研」一體化,為音樂產業新時期的發展注入活力。活動現場,中國傳媒大學音樂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暨人工智慧音樂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