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四個月的黑馬 酷我暢聽以內容生態+流量攪動顛覆長音頻市場?

2021-01-13 娛樂獨角獸

文 | Mia

「關上燈,打開手機。戴上耳機之後,我的世界仿佛安靜了。」一名酷我暢聽APP的用戶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感受。「閉上眼,聲音的世界仿佛可觸摸。耳邊伴隨著主播的情感故事,或者追一下新出的國漫新番,仿佛回到了小時候的睡前故事時刻,很安心溫暖的感覺,不知不覺就睡著了。」現在,酷我暢聽已覆蓋越來越多的用戶,用聲音陪伴他們。

前瞻產業研究院將中國網絡音頻的發展歷程分為播客時代(2005-2011年)、移動時代(2012-2016年)和全場景時代(2017年至今)三個時期。在「耳朵經濟」邁入百億級別的全場景時代,演變出了更多的「音頻+」創新可能。

距離4月23日酷我暢聽誕生剛滿四個月,酷我暢聽近日站內開啟「聽·你說」專題活動,蕊希、程一等頭部主播在宣傳片中發聲,平臺加大流量扶持力度,全方位展示多位聲音創作者及作品,為聲控粉絲們帶來一場豪華聲音盛宴。

作為TME長音頻發展戰略中的先鋒產品,酷我暢聽不僅有優質的主播資源,還擁有更為豐富的內容和用戶生態。歷經十年的發展,音頻行業已趨成熟,而以酷我暢聽為代表的新入局者,正在探索從根本上解決主播生態困境的解決方案,並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探索在線音頻市場新模式的可能。

巨頭紛紛「觸礁」IPO,資本競速下何去何從?

有觀點認為,「耳朵經濟」正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據易觀數據顯示,2019年12月,中國音頻娛樂行業用戶規模由7.87億增長到8.45億,漲幅7.3%。艾瑞諮詢預計,2020年中國網絡音頻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72.4億元,同比增速為54.9%。音頻,作為一種「陪伴式」的媒介,正在爆發出商業潛力。

隨著音頻行業的加速洗牌,幾大音頻平臺紛紛有意識地選擇資本化,但現實不盡如人意。「音頻第一股」荔枝上市暴漲33%,其後一路低迷,隨即跌破了發行價。而老牌音頻行業玩家喜馬拉雅,則面臨內容版權糾紛、主播廣告發布報備糾紛、盈利模式的不清晰、一再推遲的上市進程。而另一個明星公司蜻蜓FM,也是一直未有明朗動向。

從目前來看,長音頻平臺和視頻平臺大多同樣處於「盈利難」的狀況。年初上市的荔枝FM,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據公開資料顯示,喜馬拉雅在2017年虧損1億元,目前仍未能實現盈利。產業轉型升級關鍵節點將至,各平臺競爭將進一步加劇,深耕行業多年的行業巨頭尚且如此,對新入局者更是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在競爭越發激烈的環境下,酷我暢聽作為剛剛上線4個月的長音頻行業新入局者,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最新成績單:官方數據顯示布局長音頻領域的「酷我暢聽」季度內授權內容增長300%,長音頻的MAU滲透率在迅速增長的有聲書、廣播劇、脫口秀、獨家內容的共同推動下,從4.6%翻倍到9.4%。

依託堅實的後盾TME,酷我暢聽擁有深厚文娛生態資源,依託巨頭強大的資本力量和流量紅利,有極大可能將改寫長音頻行業競爭格局,拓展長音頻行業發展的增量空間。

「主播」頻頻與平臺「再見」,如何行業困局?

在內容行業中, IP是內容形態的最高載體,而音頻行業中「製造聲音」的主播們,承擔了UGC(用戶生產內容)、PGC(專業用戶生產內容)的內容,也是構建聲音「IP」的關鍵環節。

在4月23日的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戰略發布會上,酷我音樂副總裁肖軼稱:酷我暢聽以優質的有聲內容、海量的主播以及卓越的用戶體驗為穩固的3個支點,構建酷我暢聽全娛樂音頻平臺的「核心鐵三角」。

從主播的生態上看,各大平臺爭相扶持新人主播,都推出了不同層級的激勵計劃,但並沒有根本解決新人主播難以得到流量和資源扶持的問題。

一名主播在知乎「長音頻主播到底怎麼做?」的提問下回答道:「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們公司旗下的一個主播剛剛結算了上月十幾萬的直播費。我看著我每月固定薪資2k,默默哭了。」 頭部主播「盆滿缽滿」、腰部主播「生存掙扎」,新晉主播「顆粒無收」,可以說是絕大部分平臺主播的生存狀態。

在馬太效應之下,平臺流量和資金投入持續流向5%的頭部主播,95%的腰部及尾部主播得不到重視已成常態,平臺和主播的矛盾日益突出,甚至引發了「集體跳槽」事件——近日,驢蛋先生、神採飛揚、京城人文君、Fmt8可樂姐姐等,百餘名某平臺頭部音頻主播,因不滿優質內容得不到推薦位和高曝光,降低綜合排名、取消優質主播資質等不公待遇,陸續從喜馬拉雅等其他平臺跳槽,入駐酷我暢聽。一場主播圈格局震蕩悄然而至。

這批百餘名最近新入駐的主播們,在社交平臺上集體了「再見,喜馬拉雅。你好,酷我暢聽」,打動他們的主要是平臺降低內容激勵門檻,對於頭部主播和中腰部主播的扶持力度,使得他們能夠擺脫生活壓力,不再是「用愛發電」。

娛樂獨角獸觀察到,2020年上半年,酷我暢聽從「百億聲機計劃」升級推出「主播全薪成長計劃」,根據S、A、B不同等級劃分,為主播提供1-3萬元實打實的入駐激勵金,及20-100萬元起的獨家籤約費,並鼓勵主播創作,向爆款專輯發起挑戰。

除了生存的現實因素之外,主播們更看重的一點是未來成長空間。例如平臺能根據主播不同的風格、定位、音色特點,量身定製獨家節目,主播才能獲得更大的創作自由度和關注度成長空間。「酷我暢聽依託TME在影視、文學、動漫、遊戲等泛文娛行業豐富的生態資源,給予創作者強大的資金支持和流量扶持,並配備完善的創作者培訓體系,這些扶植在之前都是不可想像的。」一名主播如是說。

當然,主播的生態搭建只是酷我暢聽「鐵三角」戰略的一環,更為重要的是,用戶對於優質內容的渴求:隨著音頻市場日趨成熟,用戶的收聽習慣已經基本建立完成,對於音頻內容的需求同時也變得更加多元起來,更多垂類和細分市場的內容需求等待被充分挖掘。

主播政策差異化打法下,音頻格局即將迎來變化?

在內容「長尾效應」的推動下,垂類和細分的音頻市場需求亟需更為豐富和完整的主播生態。

當我們將目光投向各大平臺的主播戰略,各大平臺爭相扶持新人主播,覆蓋全場景分發:喜馬拉雅推「萬人十億新聲計劃」,蜻蜓FM推出「天聲計劃」、「主播激勵計劃」貫徹主播生態戰略,荔枝推出播客學院,先後啟動多場主播選拔大賽尋找優質主播,頭部平臺已經意識到,主播作為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大的影響著平臺調性。

然而各大平臺的主播生態都面臨商業化和主播利益的不均衡:從整體主播生態策略來看,喜馬拉雅今年6月發布的《喜馬拉雅主播/媒體自接廣告合作政策(2020年)》暴露出其在商業化方面的焦慮,以平臺利益為重而犧牲了部分主播利益,急於短線收割主播紅利而忽視了主播生態的長期建設。

而另一大平臺蜻蜓FM由於自身PUGC的內容定位,在主播策略上相對保守,主要邀請垂類知名KOL,自2018年以來才逐步降低了主播準入門檻。荔枝早年間以「人人都是主播」為Slogan,後改為「用聲音在一起」發力聲音社交,準入門檻相對最低,專業性相對匱乏。由此,三大平臺的探索引發了思考:如何在專業主播與素人主播之間尋找到最佳生態建設平衡點?

作為行業的新力軍,酷我暢聽針對上述主播困境,升級了包括現金激勵和流量扶持在內的全面解決方案——主播全薪成長計劃。在大力吸引主播人才之後,酷我暢聽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頭部主播-腰部主播-成長期主播」矩陣,正是因為酷我暢聽極具吸引力的主播政策,在誕生短短四個多月已入駐垂類主播過萬名,包括蕊希、程一等覆蓋用戶上億的頭部主播。

娛樂獨角獸觀察到,2020年上半年,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酷我音樂由「百億聲機計劃」升級為酷我暢聽的「主播全薪計劃」,再度升級為「主播全薪成長計劃」,實現了「聲態圈」資源三級跳。

從「百億聲機」開始搭建主播生態,到「全薪計劃」的三重現金回饋方式,再到「主播全薪成長計劃」的差異化激勵機制,從頭部主播到腰部主播的全面覆蓋,酷我暢聽持續深耕並完善平臺內主播生態,拿出百億資金+流量雙重助力,對主播生態進一步激活,讓主播生態能夠健康長遠的發展,從某種程度上也不難看出平臺對於優質內容的渴望。而這正是酷我暢聽的「護城河」。

背靠整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生態,酷我暢聽擁有其他平臺無可比擬的內容資源整合優勢及流量優勢:今年TME宣布和閱文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共同孵化閱文旗下原創網絡文學IP衍生品,並與縱橫中文網、中文在線、快看漫畫、有妖氣等上遊版權方達成合作。從《詭秘之主》到最近上線的《白夜追兇》,擁有龐大用戶基數的爆款IP接踵而至, 為創作者免除版權方面的後顧之憂,能夠專注於創作,並憑藉國民IP影響力擴大自身粉絲基本盤,得以成功出圈。

從國漫到人文IP,酷我暢聽一口氣拓展了明星自製、國漫、相聲評書、歷史人文等19個內容品類,並已有劉蘭芳、紀連海、張其成等品類頭部大咖攜作品獨家入駐,更為明星獨家打造《接招吧!韓雪》《江疏影紅唇說》等爆款音頻類節目。其中明星節目《榜樣閱讀》現在的全網播放量已超10億。而情感類電臺《程一電臺》《蕊希電臺》播放量達5.6億和2.2億;其他廣播劇中,《盜墓筆記》《雪中悍刀行》等播放量也已破億。

不同的主播策略最終將導致各平臺形成不同的生態,也由此產生差異化的商業模式,和在資本市場上不同的競爭力。儘管喜馬拉雅等傳統三大音頻應用具有先發優勢,但市場格局遠未塵埃落定。

極速前進的酷我暢聽或將帶來顛覆式的革新與啟迪。如果說過去音頻行業是喜馬拉雅、荔枝、蜻蜓FM「三足鼎立」的三強格局,那麼黑馬酷我暢聽的入局,無疑為行業帶來了更多的變數和看點。發展已近十年的音頻行業會迎來競爭格局的劇變嗎?答案正在揭曉。

相關焦點

  • 誕生四月的黑馬,酷我暢聽以內容生態+流量攪動顛覆長音頻市場?
    距離4月23日酷我暢聽誕生剛滿四個月,酷我暢聽近日站內開啟「聽·你說」專題活動,蕊希、程一等頭部主播在宣傳片中發聲,平臺加大流量扶持力度,全方位展示多位聲音創作者及作品,為聲控粉絲們帶來一場豪華聲音盛宴。
  • 首創「沉浸式彈幕」,酷我暢聽為什麼是音頻產業的標杆玩家?
    在「內容生態+流量攪動」兩手準備之下,酷我暢聽不只以亮眼的運營數據,真正意義上探索出了在線音頻市場新模式,更值得關注的是,其被同為新玩家的競品「像素級」致敬,更坐實了行業發展新標杆的地位。 無獨有偶,酷我暢聽的「沉浸式彈幕」上線兩個月後的9月8日,網易雲音樂上線新內容版塊「聲之劇場」,宣告繼續加碼長音頻市場。
  • 《德雲鬥笑社》落戶酷我暢聽,攪動江湖的「造浪者」
    9月,熱門喜劇綜藝《德雲鬥笑社》音頻版宣布在酷我暢聽獨家上線,頭部綜藝類IP與新貴音頻平臺的聯合再次引起行業與用戶市場的關注,酷我暢聽以更加碎片化、精準化的形式將綜藝熱點輸出至音頻用戶,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內容體驗
  • 酷我暢聽創新破局,長音頻市場格局生變
    網易雲音樂此舉或許是為緩解其面臨在線音樂流量見頂的壓力而推出的,同樣劍指長音頻。其功能也與酷我暢聽「沉浸式彈幕」如出一轍,即以音頻為基礎的同時,實時匹配精美場景圖,同時增加彈幕互動,營造社區氛圍及互動體驗。  巨頭的眼光不謀而合地瞄準了長音頻市場。
  • 騰訊音樂攜「酷我暢聽」入局長音頻賽道 新一輪洗牌浪潮即將襲來
    日前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TME)宣布全力進軍長音頻領域,重磅推出長音頻品牌「酷我暢聽」,長音頻賽道將迎來新的發展格局。酷我音樂副總裁肖軼在接受創業家&i黑馬媒體採訪時表示,酷我暢聽的推出,並非一時衝動,而是經過反覆推演和估算之後,判定業務能夠快速增長,並能推動行業正循環後所做出的戰略性決策。
  • 酷我暢聽以教課書級標杆打法,破局長音頻
    作為行業的新玩家,背靠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的生態資源與成熟的運營經驗,酷我暢聽正在以創新引領者的角色成長為長音頻領域的「新標杆」。對比來看,TME旗下的酷我暢聽,致力於打造全品類、全場景和年輕化的內容矩陣;字節跳動旗下的「番茄暢聽」,主要是依託番茄小說的海量免費內容布局;網易雲音樂的長音頻戰略更強調社區化的氛圍,也沒有單獨承載的產品,屬於網易雲音樂產品大框架下的一部分。
  • 對話酷我暢聽主播負責人:來酷我暢聽,開啟"全薪"主播生涯
    從創作源頭出發,實現了對整體內容生態的補充和再升級。以百億資源+資金扶持長音頻內容創作並激勵創作者持續為用戶提供豐富的&34;資源。2020年6月1日,酷我暢聽發布&34;。計劃提供了三種現金回饋方式回饋主播。
  • 多品類主播齊聚酷我暢聽,全面打造泛娛樂生態主播矩陣
    隨著用戶需求的不斷細化,在精耕頭部內容的同時深挖垂直內容領域,拓展內容細分品類,滿足千人千面的收聽需求已經成為了音頻平臺發展的重要趨勢。而背靠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TME」)豐富的泛娛樂資源和頭部版權,長音頻賽道新玩家酷我暢聽在這一領域顯然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區別於其他長音頻平臺,擁有海量音樂版權和用戶資源的酷我暢聽從「誕生」時起就有著強大的泛娛樂基因。
  • 酷我暢聽上線三個月,看長音頻賽道新入局者如何乘風破浪
    隨著音頻行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類型豐富的頭部節目和精品內容被打造出來,推動用戶付費收入大幅增長。此外,音頻內容的呈現模式和互動方式也更加新穎有趣,用戶甚至可以介入到節目製作環節。「陪伴式」全場景聲音消費習慣的養成和音頻行業生態的深化發展,更是為整個網絡音頻行業帶來更多想像空間,將推動網絡音頻行業市場規模進一步增長。
  • 對話酷我暢聽主播負責人:來酷我暢聽,開啟「全薪」主播生涯
    從創作源頭出發,實現了對整體內容生態的補充和再升級。以百億資源+資金扶持長音頻內容創作並激勵創作者持續為用戶提供豐富的「聲態圈」資源。2020年6月1日,酷我暢聽發布「百億聲機——主播全薪計劃」。計劃提供了三種現金回饋方式回饋主播。
  • 酷我音樂推出「酷我暢聽」長音頻新品牌
    4月23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TME)召開戰略發布會,首次正式發布集團長音頻戰略,同時重磅推出長音頻新產品「酷我暢聽」。騰訊音樂娛樂集團CEO彭迦信寄語:「長音頻將是未來TME持續發力的戰略領域。」並表示「TME將通過在線音樂和社交娛樂服務的協同,助力長音頻業務發展,並加速推動音樂與音頻的融合發展,為用戶提供更豐富和優質的視聽內容與產品體驗。」
  • 酷我暢聽精耕內容IP創新,廣播劇「破圈」讓長音頻未來發展可見
    近段時間來,長音頻市場「花樣」頻出。12月26日,酷我暢聽聯合COSTA推出的《谷圍南亭》廣播劇主題店在COSTA屯三裡永利店火熱開啟,動漫場景高度還原、多重主題活動以及現場豐厚的南亭「賞」放送,引發各路粉絲強勢圍觀以及市場廣泛關注。
  • 酷我暢聽精耕內容IP創新 廣播劇「破圈」讓長音頻未來發展可見
    近段時間來,長音頻市場「花樣」頻出。12月26日,酷我暢聽聯合COSTA推出的《谷圍南亭》廣播劇主題店在COSTA屯三裡永利店火熱開啟,動漫場景高度還原、多重主題活動以及現場豐厚的南亭「賞」放送,引發各路粉絲強勢圍觀以及市場廣泛關注。
  • 酷我暢聽打造升級音頻體驗 吹響2020新IP發布集結號
    趙倩指出,酷我暢聽要不斷研究新的市場趨勢和用戶變化,以內容創新加速度、用戶互動新體驗和行業合作新計劃,探索音頻行業更多可能,用更多製作精良、體驗升級的音頻作品,打造音頻娛樂風向標。同時,酷我暢聽還積極地進行主播培養計劃,為主播提供入駐激勵金和獨家籤約費,鼓勵主播創作爆款專輯。從「百億聲機計劃」到「主播全薪計劃」,酷我暢聽已入駐蕊希、程一等垂類主播過萬名。很多音頻主播在短短半年時間,從原來的沒有收入到獲得用戶高關注和高收益。這些主播的優質內容,也極大豐富了酷我暢聽的內容生態。
  • 酷我暢聽探索「音頻+」融合發展,重磅發布2020新IP計劃
    趙倩指出,酷我暢聽要不斷研究新的市場趨勢和用戶變化,以內容創新加速度、用戶互動新體驗和行業合作新計劃,探索音頻行業更多可能,用更多製作精良、體驗升級的音頻作品,打造音頻娛樂風向標。從「百億聲機計劃」到「主播全薪計劃」,酷我暢聽已入駐蕊希、程一等垂類主播過萬名。很多音頻主播在短短半年時間,從原來的沒有收入到獲得用戶高關注和高收益。這些主播的優質內容,也極大豐富了酷我暢聽的內容生態。 依託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酷我暢聽幫助明星嫁接資源並打造IP,給用戶展示明星的更多面,同時也憑藉大咖的明星效應及其影響力,吸引更多用戶和資源向平臺聚攏。
  • 酷我暢聽驅動音頻行業破圈 開啟IP「輕開發模式」
    肖軼指出,在線音頻行業經過10年來的發展,用戶規模得到大幅提升,隨著音頻硬體多樣化,使用場景多元化,音頻使用時長也在快速增長,但行業滲透率近5年來卻一直難以突破。音頻行業頭部玩家紛紛推出自己的主播生態計劃,但現實中卻只有頭部主播才能賺到錢,很多中小主播依然在「為愛發電」,不足以支撐行業高速向前。酷我暢聽希望打造一個主播、內容、用戶三者互為依託的行業生態,讓主播賺到錢、讓內容更優質、讓用戶更喜歡。
  • 酷我暢聽發力多元內容矩陣 數十款「暢聽緯度」隨心聽
    作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長音頻先鋒者,酷我暢聽一直致力於圍繞用戶「聽」的需求,來打造全品類、全場景、年輕化的內容矩陣,並發力情感、二次元、廣播劇、有聲書、國漫、兒童等多元化內容,滿足用戶不同場景隨心聽要求,構建全「聲」態下的音頻娛樂平臺,不僅聽·見所想,更通過優質內容來為用戶提供卓越體驗,截至目前,酷我暢聽已搭建多元內容矩陣,數十款「暢聽緯度」
  • 頭部主播扎堆入駐 酷我暢聽在長音頻行業「滾雪球」
    此次入駐酷我暢聽,上官文露堅持「人生有限,只讀經典」的理念,為用戶帶來《渴望生活:梵谷傳》《月亮與六便士》《百年孤獨》等多部橫貫東西方、流傳數個世紀的經典名著。毫無疑問,她的入駐,將進一步豐富酷我暢聽的音頻內容生態,吸引更多優質主播加入酷我暢聽,共同創作多元的精品內容。
  • TME進軍長音頻,先鋒者「酷我暢聽」的進
    「酷我暢聽是TME在長音頻領域的第一支兵。」酷我音樂副總裁肖軼在會後的媒體訪談中表示。大量的資源傾斜與高調的發布動作,不難看出整個TME集團對酷我暢聽寄予了厚望。去年末的「百億聲機」計劃是初嘗試,如今宣布全面進入長音頻,TME明確表露出發力國內長音頻市場的決心。
  • 最前線|騰訊音樂發布「酷我暢聽」App,正式進軍長音頻市場
    36氪獲悉,4月23日晚,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US)舉行長音頻戰略發布會,會上正式推出長音頻APP「酷我暢聽」。據酷我音樂副總裁肖軼介紹,「酷我暢聽」App邀請部分明星、聲優、廣播劇主播等參與音頻內容製作,目前已覆蓋有聲小說、評書相聲、故事兒歌、情感綜藝等19個品類的有聲內容。閱文集團是「酷我暢聽」有聲內容的合作方。酷我表示,閱文旗下諸多超級IP的廣播劇開發計劃已經啟動,包括《盜墓筆記》《詭秘之主》《白夜追兇》《雪中悍刀行》《鎮魂街》等,其中部分作品是首次獨家開發廣播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