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Mia
「關上燈,打開手機。戴上耳機之後,我的世界仿佛安靜了。」一名酷我暢聽APP的用戶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感受。「閉上眼,聲音的世界仿佛可觸摸。耳邊伴隨著主播的情感故事,或者追一下新出的國漫新番,仿佛回到了小時候的睡前故事時刻,很安心溫暖的感覺,不知不覺就睡著了。」現在,酷我暢聽已覆蓋越來越多的用戶,用聲音陪伴他們。
前瞻產業研究院將中國網絡音頻的發展歷程分為播客時代(2005-2011年)、移動時代(2012-2016年)和全場景時代(2017年至今)三個時期。在「耳朵經濟」邁入百億級別的全場景時代,演變出了更多的「音頻+」創新可能。
距離4月23日酷我暢聽誕生剛滿四個月,酷我暢聽近日站內開啟「聽·你說」專題活動,蕊希、程一等頭部主播在宣傳片中發聲,平臺加大流量扶持力度,全方位展示多位聲音創作者及作品,為聲控粉絲們帶來一場豪華聲音盛宴。
作為TME長音頻發展戰略中的先鋒產品,酷我暢聽不僅有優質的主播資源,還擁有更為豐富的內容和用戶生態。歷經十年的發展,音頻行業已趨成熟,而以酷我暢聽為代表的新入局者,正在探索從根本上解決主播生態困境的解決方案,並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探索在線音頻市場新模式的可能。
巨頭紛紛「觸礁」IPO,資本競速下何去何從?
有觀點認為,「耳朵經濟」正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據易觀數據顯示,2019年12月,中國音頻娛樂行業用戶規模由7.87億增長到8.45億,漲幅7.3%。艾瑞諮詢預計,2020年中國網絡音頻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72.4億元,同比增速為54.9%。音頻,作為一種「陪伴式」的媒介,正在爆發出商業潛力。
隨著音頻行業的加速洗牌,幾大音頻平臺紛紛有意識地選擇資本化,但現實不盡如人意。「音頻第一股」荔枝上市暴漲33%,其後一路低迷,隨即跌破了發行價。而老牌音頻行業玩家喜馬拉雅,則面臨內容版權糾紛、主播廣告發布報備糾紛、盈利模式的不清晰、一再推遲的上市進程。而另一個明星公司蜻蜓FM,也是一直未有明朗動向。
從目前來看,長音頻平臺和視頻平臺大多同樣處於「盈利難」的狀況。年初上市的荔枝FM,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據公開資料顯示,喜馬拉雅在2017年虧損1億元,目前仍未能實現盈利。產業轉型升級關鍵節點將至,各平臺競爭將進一步加劇,深耕行業多年的行業巨頭尚且如此,對新入局者更是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在競爭越發激烈的環境下,酷我暢聽作為剛剛上線4個月的長音頻行業新入局者,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最新成績單:官方數據顯示布局長音頻領域的「酷我暢聽」季度內授權內容增長300%,長音頻的MAU滲透率在迅速增長的有聲書、廣播劇、脫口秀、獨家內容的共同推動下,從4.6%翻倍到9.4%。
依託堅實的後盾TME,酷我暢聽擁有深厚文娛生態資源,依託巨頭強大的資本力量和流量紅利,有極大可能將改寫長音頻行業競爭格局,拓展長音頻行業發展的增量空間。
「主播」頻頻與平臺「再見」,如何行業困局?
在內容行業中, IP是內容形態的最高載體,而音頻行業中「製造聲音」的主播們,承擔了UGC(用戶生產內容)、PGC(專業用戶生產內容)的內容,也是構建聲音「IP」的關鍵環節。
在4月23日的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戰略發布會上,酷我音樂副總裁肖軼稱:酷我暢聽以優質的有聲內容、海量的主播以及卓越的用戶體驗為穩固的3個支點,構建酷我暢聽全娛樂音頻平臺的「核心鐵三角」。
從主播的生態上看,各大平臺爭相扶持新人主播,都推出了不同層級的激勵計劃,但並沒有根本解決新人主播難以得到流量和資源扶持的問題。
一名主播在知乎「長音頻主播到底怎麼做?」的提問下回答道:「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們公司旗下的一個主播剛剛結算了上月十幾萬的直播費。我看著我每月固定薪資2k,默默哭了。」 頭部主播「盆滿缽滿」、腰部主播「生存掙扎」,新晉主播「顆粒無收」,可以說是絕大部分平臺主播的生存狀態。
在馬太效應之下,平臺流量和資金投入持續流向5%的頭部主播,95%的腰部及尾部主播得不到重視已成常態,平臺和主播的矛盾日益突出,甚至引發了「集體跳槽」事件——近日,驢蛋先生、神採飛揚、京城人文君、Fmt8可樂姐姐等,百餘名某平臺頭部音頻主播,因不滿優質內容得不到推薦位和高曝光,降低綜合排名、取消優質主播資質等不公待遇,陸續從喜馬拉雅等其他平臺跳槽,入駐酷我暢聽。一場主播圈格局震蕩悄然而至。
這批百餘名最近新入駐的主播們,在社交平臺上集體了「再見,喜馬拉雅。你好,酷我暢聽」,打動他們的主要是平臺降低內容激勵門檻,對於頭部主播和中腰部主播的扶持力度,使得他們能夠擺脫生活壓力,不再是「用愛發電」。
娛樂獨角獸觀察到,2020年上半年,酷我暢聽從「百億聲機計劃」升級推出「主播全薪成長計劃」,根據S、A、B不同等級劃分,為主播提供1-3萬元實打實的入駐激勵金,及20-100萬元起的獨家籤約費,並鼓勵主播創作,向爆款專輯發起挑戰。
除了生存的現實因素之外,主播們更看重的一點是未來成長空間。例如平臺能根據主播不同的風格、定位、音色特點,量身定製獨家節目,主播才能獲得更大的創作自由度和關注度成長空間。「酷我暢聽依託TME在影視、文學、動漫、遊戲等泛文娛行業豐富的生態資源,給予創作者強大的資金支持和流量扶持,並配備完善的創作者培訓體系,這些扶植在之前都是不可想像的。」一名主播如是說。
當然,主播的生態搭建只是酷我暢聽「鐵三角」戰略的一環,更為重要的是,用戶對於優質內容的渴求:隨著音頻市場日趨成熟,用戶的收聽習慣已經基本建立完成,對於音頻內容的需求同時也變得更加多元起來,更多垂類和細分市場的內容需求等待被充分挖掘。
主播政策差異化打法下,音頻格局即將迎來變化?
在內容「長尾效應」的推動下,垂類和細分的音頻市場需求亟需更為豐富和完整的主播生態。
當我們將目光投向各大平臺的主播戰略,各大平臺爭相扶持新人主播,覆蓋全場景分發:喜馬拉雅推「萬人十億新聲計劃」,蜻蜓FM推出「天聲計劃」、「主播激勵計劃」貫徹主播生態戰略,荔枝推出播客學院,先後啟動多場主播選拔大賽尋找優質主播,頭部平臺已經意識到,主播作為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大的影響著平臺調性。
然而各大平臺的主播生態都面臨商業化和主播利益的不均衡:從整體主播生態策略來看,喜馬拉雅今年6月發布的《喜馬拉雅主播/媒體自接廣告合作政策(2020年)》暴露出其在商業化方面的焦慮,以平臺利益為重而犧牲了部分主播利益,急於短線收割主播紅利而忽視了主播生態的長期建設。
而另一大平臺蜻蜓FM由於自身PUGC的內容定位,在主播策略上相對保守,主要邀請垂類知名KOL,自2018年以來才逐步降低了主播準入門檻。荔枝早年間以「人人都是主播」為Slogan,後改為「用聲音在一起」發力聲音社交,準入門檻相對最低,專業性相對匱乏。由此,三大平臺的探索引發了思考:如何在專業主播與素人主播之間尋找到最佳生態建設平衡點?
作為行業的新力軍,酷我暢聽針對上述主播困境,升級了包括現金激勵和流量扶持在內的全面解決方案——主播全薪成長計劃。在大力吸引主播人才之後,酷我暢聽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頭部主播-腰部主播-成長期主播」矩陣,正是因為酷我暢聽極具吸引力的主播政策,在誕生短短四個多月已入駐垂類主播過萬名,包括蕊希、程一等覆蓋用戶上億的頭部主播。
娛樂獨角獸觀察到,2020年上半年,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酷我音樂由「百億聲機計劃」升級為酷我暢聽的「主播全薪計劃」,再度升級為「主播全薪成長計劃」,實現了「聲態圈」資源三級跳。
從「百億聲機」開始搭建主播生態,到「全薪計劃」的三重現金回饋方式,再到「主播全薪成長計劃」的差異化激勵機制,從頭部主播到腰部主播的全面覆蓋,酷我暢聽持續深耕並完善平臺內主播生態,拿出百億資金+流量雙重助力,對主播生態進一步激活,讓主播生態能夠健康長遠的發展,從某種程度上也不難看出平臺對於優質內容的渴望。而這正是酷我暢聽的「護城河」。
背靠整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生態,酷我暢聽擁有其他平臺無可比擬的內容資源整合優勢及流量優勢:今年TME宣布和閱文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共同孵化閱文旗下原創網絡文學IP衍生品,並與縱橫中文網、中文在線、快看漫畫、有妖氣等上遊版權方達成合作。從《詭秘之主》到最近上線的《白夜追兇》,擁有龐大用戶基數的爆款IP接踵而至, 為創作者免除版權方面的後顧之憂,能夠專注於創作,並憑藉國民IP影響力擴大自身粉絲基本盤,得以成功出圈。
從國漫到人文IP,酷我暢聽一口氣拓展了明星自製、國漫、相聲評書、歷史人文等19個內容品類,並已有劉蘭芳、紀連海、張其成等品類頭部大咖攜作品獨家入駐,更為明星獨家打造《接招吧!韓雪》《江疏影紅唇說》等爆款音頻類節目。其中明星節目《榜樣閱讀》現在的全網播放量已超10億。而情感類電臺《程一電臺》《蕊希電臺》播放量達5.6億和2.2億;其他廣播劇中,《盜墓筆記》《雪中悍刀行》等播放量也已破億。
不同的主播策略最終將導致各平臺形成不同的生態,也由此產生差異化的商業模式,和在資本市場上不同的競爭力。儘管喜馬拉雅等傳統三大音頻應用具有先發優勢,但市場格局遠未塵埃落定。
極速前進的酷我暢聽或將帶來顛覆式的革新與啟迪。如果說過去音頻行業是喜馬拉雅、荔枝、蜻蜓FM「三足鼎立」的三強格局,那麼黑馬酷我暢聽的入局,無疑為行業帶來了更多的變數和看點。發展已近十年的音頻行業會迎來競爭格局的劇變嗎?答案正在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