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消息,正如之前外界傳聞的那樣,當地時間周五,高通正式對外宣布已從美國政府獲得向華為出售4G手機晶片的許可。
高通發言人表示:「我們獲得了多款產品的銷售許可,其中包括一些4G產品。」顯然這與之前的傳聞一樣,5G晶片依然處于禁售之列。
不過,高通發言人表示,高通還在向美國政府申請其他許可。所以,不清楚這其中是否包括有5G晶片。
至於具體高通的哪些4G晶片獲得了向華為供貨的許可,高通發言人則拒絕透露,只表示這些產品與行動裝置有關。顯然這裡說的就是4G手機晶片。
投行伯恩斯坦分析師斯泰西·拉斯貢(Stacy Rasgon)表示,高通獲得的許可「影響有限」,因為這一許可僅針對4G晶片,而消費者正在轉向5G設備。拉斯貢說,目前還不清楚美國政府是否會向高通發放向華為出售5G智慧型手機晶片的許可證。
對此此消息,華為和負責發放許可的美國商務部代表目前沒有回應。
今年5月15日,美國發布新的禁令禁止臺積電、中芯國際等晶圓代工廠利用美國的半導體設備為華為代工晶片,這也使得華為海思自研的晶片在120天的緩衝期(9月15日)之後無法繼續製造,而在這之後,華為的包括手機、通信等業務所需的自研晶片只能依靠庫存晶片來維持。
為了解決自研晶片無法供應的問題,華為也開始積極的引入非美系第三方的晶片來替代自研的海思晶片,比如引入了聯發科的天璣系列5G手機晶片,並應用於多款華為及榮耀智慧型手機之上。
但是,在今年8月,美國再度升級了針對華為的禁令,禁止第三方向華為供貨基於美國技術設計或製造的晶片、零部件等。這也使得聯發科等一眾非美系晶片廠商,以及三星、SK海力士、LG、索尼等眾多日韓廠商在9月15日之後,也無法繼續向華為供貨。這也使得華為各項業務的開展面臨更為巨大的挑戰,自研晶片製造受阻,購買第三方的晶片及相應零部件的路徑也被阻斷,這也意味著當華為現有的晶片及零部件耗盡,華為各項業務或將陷入停擺。
所幸的是,自9月下旬以來,陸續開始有一些供應商成功拿到了美國商務部的許可,可以繼續向華為供貨。截至目前,除了高通之外,Intel、AMD、三星Display、索尼、Skyworks、微軟等廠商都已經拿到了向華為供貨的許可。傳聞臺積電也拿到了向華為供貨的許可(未得到臺積電確認)。雖然有些產品的供應還是存在限制,比如消息稱三星Display的供貨許可不包括顯示驅動晶片,傳聞臺積電的許可也不包括先進位程,同樣此次高通的許可也不包括5G晶片。
雖然目前不少廠商拿到的向華為供貨的許可仍存在限制,但是對於目前深陷困境之中的華為來說,總歸是好事,也有利於華為一些業務的恢復和維持運轉。
回到高通可以向華為供應4G手機晶片這件事本身,對於華為來說,至少可以利用高通的4G手機晶片來繼續維持中低端的智慧型手機業務。而這也能繼續為華為帶來一定的現金流,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華為在智慧型手機市場以及產業鏈當中的地位的下滑速度。
但是,目前5G已經成為了眾多智慧型手機廠商新機的標配,並且5G手機也已經進入了千元級,5G手機的滲透率在不斷提升,相比之下4G手機的出貨正在快速降低。特別是在國內市場,留給4G手機的空間已經不多。
根據中國信通院的數據也顯示,2020年10月,國內市場5G手機出貨量1676.0萬部,佔同期手機出貨量的64.1%;上市新機型16款,佔同期手機上市新機型數量的57.1%。
在此背景之下,華為自研的5G手機晶片及5G基帶晶片製造依然受阻,如果無法購買高通或其他第三方的5G基帶晶片,只能購買4G晶片,那麼華為的手機業務仍然是難以繼續發展,因為無法進入5G的增量市場,只能是在4G存量市場吊著一口氣。
因此,高通獲得4G晶片供貨許可對於華為的影響是相對有限的,除非美國政府允許高通向華為供應5G手機晶片,否則華為的手機業務仍將不可避免的持續萎縮。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